铁轨上的岁月
驾驶着机车奔驰在铁道线上的时候,苏维民经常看到银白色的高铁从远方飞驰而过。那些穿着白色制服、戴着大檐帽的高铁司机作为铁路高速发展的代表频频登上报纸、电视,进入人们的视野。与他们相比,开着货车走天下的苏维民和他的同事就显得有些落寞。这些拉着几千吨货物,不分白天晚上在铁道线上驰骋的货运火车司机,很少被外界知晓与关注,但是他们就像春天落在大地上的草籽,茂密生长,于无声中渲染出一片绚烂的春色。
苏维民是青岛机务段淄博运用车间的一名老机车司机,1982年入段,1983年6月登上蒸汽机车学习司炉,从此,他就没有离开机车,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再到电力机车,一开就是33年。
提起蒸汽机车,苏维民内心感慨不已。这个被存放进时光隧道的庞然大物开启了他人生的崭新大门。在此之前,他只是山东淄博博山的一名普通青年。博山以盛产陶瓷闻名,那里的人们熟悉陶瓷制作工艺和各种各样的瓷器,对于火车极其陌生,如果不是参加铁路工作,苏维民也许会成为陶瓷厂的一名制瓷工。
苏维民家祖祖辈辈没有一个铁路职工,当他把将要驾驶火车驰骋大地的消息告诉家人时,家人都对他投来敬佩又赞许的目光。
敬佩与赞许苏维民的不仅有家里人,还有许多苏维民不认识的陌生人。有一次,苏维民与同事驾驶蒸汽机车到达济南。休息期间,他与工友穿着深蓝色帆布工作服到市区闲逛,见过世面的济南人向他们投来敬佩、赞许和羡慕的目光。
那一刻,苏维民觉得做火车司机是件非常骄傲的事情。
初登蒸汽机车,苏维民看什么都新鲜。巨大的可以装40吨水的锅炉,盛满了煤碳和水的煤水车,燃烧着熊熊烈火的巨大的炉床,这一切给他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蒸汽机车内有四个人,司机、副司机、司炉和司炉学徒。司机负责开火车,其他人负责填煤、上水。跑一趟车,比如:从淄博火车站到兰村西(现更名为青岛西)火车站,机车需要燃烧七八吨煤,遇到天气恶劣,行车时间由五个多小时延长至十几个小时,就得烧十五六吨煤。所有的煤,都是苏维民与师傅一铁锨一铁锨填进炉床。一铁锨煤重20多斤,一趟出乘下来,填了多少锨煤,谁也数不清。填煤时有一定的技巧,比如:前腿躬,后腿蹬,手抓稳,投得准。煤投进炉床时要中间少撒,两边多撒,这样不用风机,煤就燃得很旺。再比如爬坡的时候,火要烧得旺,产生的蒸汽足,机车才有力气爬坡,下坡的时候,蒸汽用得少,就在炉床上洒上一层煤,压上火,撒煤不能撒得太多,将火压灭,可就麻烦了。做司炉学徒,使苏维民学会精湛的烧煤技巧。有一年,朋友请他帮忙烧锅炉,苏维民烧得又好,用煤又少,朋友对他赞叹不已。
蒸汽机车内整天烧着大锅炉,夏天的时候,车内温度高达40℃。苏维民与师傅们的衣服一会儿就被汗湿透了,他们将衣服脱下来,凉水里泡泡,拧干接着穿上。冬天,本以为蒸汽机车内会温暖如春,哪知道四处透风,寒风像小刀子一样割在身上,要多冷有多冷。
寒来暑往,春夏秋冬,蒸汽机车上,苏维民从司炉学徒到司炉到副司机,最后终于考取了司机。他坐在驾驶座上,拽动汽门、手把,“呜”地一声长鸣,伴随着巨大的烟汽喷出,列车缓缓启动。看着树木、村庄一排一排向后快速倒走,看着铁路附近的居民向他热情招手,成就感在苏维民内心油然而生。
1989年,苏维民所在的原淄博机务段招考内燃机车司机,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招考程序格外严格,苏维民一道一道过关,关关合格,如愿以偿成为内燃机车司机。内燃机车依靠燃烧柴油产生动力,不用烧煤,工作量陡减,所有人都说“干净,轻快”。苏维民的感觉与别人稍微不同,“动力足,拉货多,跑得快”,每次蹬上内燃机车,苏维民都忍不住要翘起大拇指,夸赞这个新伙计一番。
从1989年到2008年,苏维民开了19年内燃机车。19年里,令他难忘的事情只有一件——支援“大京九”。京九铁路开通运营后,为满足货物运输需求,路局安排原淄博机务段、青岛机务段分期分批组织优秀司机赴原聊城机务段培训司机。1997年,在苏维民的主动要求和组织选拔下,他成为第一批支援“大京九”的人。苏维民与12名同事胸戴大红花,由段长和车间主任亲自送到聊城机务段,聊城机务段为他们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在那里,苏维民与同事受到大家的爱戴与尊敬。值乘之外,他们不分白天黑夜地向年轻司机传授技艺,帮助他们尽快成才。
爱戴与尊敬苏维民等人的不仅有聊城机务段的职工,还有聊城市民。那个时候,通讯不发达,与家里通电话需要到邮电局拨打长途,每次去邮电局,苏维民都会受到热情接待。
2008年,苏维民考取了电力机车驾驶证,成为一名电力机车司机,2010年又考取了电力机车单乘单司机驾驶证。在同批参加考试的人当中,苏维民的年龄较大,因此考取单乘单司机驾驶证后,同事们很是佩服了他一把。
多年的驾车经历,使苏维民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比如:下雪或是下雨,车轮容易打空转,操纵机车时就要适时撒砂增加粘着力、合理调整手柄级位;尽可能利用下坡提起速度,这样爬坡时,就能充分利用动能闯坡。这些工作经验加上平日的谨慎小心,使得苏维民跑车33年,安全行车150余万公里,没有发生一起责任事故。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火车司机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没有人再羡慕火车司机这个职业,开行货物列车的火车司机更是极少进入人们的视野。但是苏维民从未产生调换工作的念头。他觉得工作不是做给别人看的,不能因为别人羡慕或不羡慕,影响自己的人生。
“干工作要对得起自己的本性,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所以不管别人怎么看待,苏维民依然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开好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