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慈化古镇侧记
2016年10月21日。往年这时,三国古城当阳正好享受初秋的温暖与清爽,少了夏日的烦躁。不料这天大早,阴雨绵绵, 气温随声附和地下降好几度。当阳市文联和作协联合寻觅古镇采风活动照常进行,真是外在环境阻挡不住文友内心世界的执着与约定。文友自觉而心愿地来了,一个也不少。随行的当阳电视台采编石磊主任颇有一番感叹:没想到艺术家们风雨无阻,我以为下雨可以停摆。文联王玉莲副主席说,活动成员来自不同的单位,大都是请假而来,十分珍惜。石主任接下来的话更让我长了见识: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说,秋雨中漫步,别有一番情趣,容易激活创作灵感。我是纯粹从摄像适宜环境来说的,空气湿度大,摄像机会自动关机,它不管你是谁,说不工作就不工作。这让我一下验证了一个真理,任何高级的东西,总有它自身不能自我完美弥补的短,甚至不堪一击。石主任担心没能留下倩影而遗憾,还说也许摄像机今天被大家的敬业所感动,不会停机,这样的可能性很大。好在如今的手机都有摄像功能,没人因此而气馁。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人生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与意外的幸运,万事做最坏的打算,总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但针对同一事件,在不同的人往往有不同的看法与处世风格,最终的结果各有千秋。这让想起我的女儿,上小学三年级老师让她午休时间负责班里的卫生区的保洁任务,我那善良的女儿在炎热的夏天,站在太阳直射下的卫生区,让我心里十分疼痛。但我是这样告诉女儿:你的责任心值得表扬,但你的具体做法不可取,你可以在教室的窗口俯视你的责任区,也可以在荫晾的地方平视你的责任田,还可以……女儿说,还可以搬来椅子在通风的走廊享受夏日的清晾。女儿出语惊人,我继续告诉女儿,下一代人更比上一代人有智慧,处理上代人未竟的事业。多年后,女儿在作文中提到,这件事让她开启了智慧之门,看问题会从多角度,处理难题会有多种方案,遇事处变不惊。女儿更让我感动的是,独立生活能力强,她的处世哲学就是,人生没有彩排,每一次机会都要好好把握,否则连失败的机会也没有。此时,天空中一架飞机轰鸣而过,有文友和我开玩笑说,也许你女儿正在飞机上。女儿海选进入航空公司工作,就是把握了人生难得的机遇。今天我们必须也要抓住机遇寻觅古镇,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有利于繁荣文化事业,为古镇的修旧如旧多几分文化自信。
思绪被文联何艳丽副主席打断,她是今天活动的召集人,一个八0后的女性,目睹今天满员的意外,说起话来比平时高了八度,不像以前我认为的只有美丽和内秀,今天多了一份霸气,有些古典韵味李清照的落落大方。她说:今天我们从当阳三大古镇之一的玉阳古镇出发.……一路欢声笑语,不觉就到了古镇慈化。
原来的行政编制慈化镇撤销了多年,但集镇充满神奇的传说,在这个多情的季节,依然在空中回荡。千年前一位老法师,讲佛游历至此,站在一座高山上,眼前一亮,一揽天下小,看中了这丰水宝地,在站立的山上修建慈化禅寺,寺的左边有漳河,右边有沮河,真是一寺挑起两河水,丰饶了两河夹道中间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滋养了这片勤劳勇敢的一代代黎民百姓,我恍惚站在高高的寺宇,登岳阳楼的感怀。遥想古人因寺取慈化地名的智慧,还有这片沃土上的慈化人,让我身临其境,深感他们处处充满善意,好茶好烟招待陌生的来客。我心里多了很多寂静喜欢,寞然相爱这片神奇的土地。人生有水有山有良田有风景,有绿水有青山相守,有寻觅之地的好客友善,告诉我古镇的今昔过往。今天的古镇之旅第一站,让我收获幸福多多。
随行的讲解员周天俗老师尽管有些独立独行的个性,还有生活在自己世界里的偏执。但二人行,必有我师。这是我与孔子先生略有不敢苟同的求学之道。我对一个人的个性,哪怕其优劣点,常怀敬畏之心。我和一个傻子相处,会发觉人的天性与劣根,傻子本无错,我们没有歧视他的理由。敬畏傻子至少给我创作的灵感,知道傻子人物描写的原始素材。但很多人就少这样的度量与哲学思考,将别人的与已不同之处,排斥在自己世界之外。同行的文友尹展兄自称自己前女友为当阳市数一数二的漂亮美女。大家笑笑,先后看过他存在手机里的照片。我好奇地暗暗地问同行的女文友,真的是当阳第一美女吗?她们弱弱示意我不算。我回想一下,与尹兄相识十多年,知道他是一个与我相似的“好为人师”,良心大大的好。他还自称是当阳文艺界文学功底排名一二的人。至今古文名篇张口就来,我自愧不如。我在想,他公务员身份提前退休来专攻电视剧创作,非我能企及,更无此雄心大志。只是如有的文友所言,他可能是一个智商有余,情商不足的人。有一句话很有意思:一个人的智商决定他水平的下限,一个人的情商决定他水平的上限。尹兄的下限很可能就超过我的上限了,所以我没有能力理解他的两项排名的论断。但我在这里说说他,是我很敬重他的人品,心有所想,口就有所言;我也很敬重他的文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我之所以想写写他,我很想以他为师,补补我的短板,以他之“慈”化我懵懂之心。另一个缘由,他与今天的周老师有很多相似之处,自信自己处于某个地域之某个领域之顶尖人物,我一直认为这不是坏事,更不是目中无人。我曾经走过这样的路,说过类似的话,而且是人生收获最多最有成效的时日。时光磨琴。如今锐角消失了很多,自己也就放慢了前进的步伐。但骨子里那份老子天下第一的想法还常常激励我。如果人生我还能活二三十年,甚至更长如五十年。那么我现在还有无限的时日去凝华去升华去慈化我的内心,与这两位老师一道去联手打一片新天地,甘心当他们的小弟或学徒,那是多么惬意多么美好多么荣景的人生未来。
慈心的周老师再次把我的思绪拉了回来。他边解讲,我们边寻觅了慈化石板街。周老师在这里长大,耳闻目睹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里的盛况,这里过去还分上街和下街。前不久我看了一部长篇小说《前街后街》,说的是有个村过去富人与穷人分居而同治。慈化的上街过去富有,下街贫穷。直到改革开放以后,赶上了勤劳致富的好时代,才彻底改变了上下街之贫富之分,从此这条街的居民更加和谐相处。我站在上下街之间的地方,举起双臂抒情: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历史是不能忘记的。给慈化取名的古人之良苦用心,我们不能忘记。呵护这片神奇传说的土地,我辈责无旁贷
车子缓缓离开慈化古镇,刚刚相识的慈化街民,向我们久久挥手告别。他们留恋的不仅仅是彼此的偶然相识,更多的是有份意想不到的感动,没想到枝残叶败的古镇痕迹,默默无闻地自生自灭地呆在那里多年,如今还有人来关心与爱护。这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他们先民的尊重,也让他们还有我们一起有了共鸣,那就是“慈化于心”,把慈化古镇的仁慈植入我们的基因,把善良的心交给慈化的未来把慈化人的梦,当阳人的梦,中国人的梦,慈于心来一起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让大慈大善普济天下生灵与百姓。
渐行渐远离慈化古镇的路上,周老师和尹兄的歌声两次打动了,顶尖级的人物必有我辈深深应慈化于心的善良之举。慈化古镇之行,“慈化于心”并不断绵长发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