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文学》韩文版《灯光》出版
11月2日,《人民文学》杂志韩文版《灯光》出版暨中韩文学交流报告会在韩国文化中心举行。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吴义勤,韩国驻华使馆文化参赞、韩国文化院院长韩在爀,《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中国作协外联部主任张涛、副主任李锦琦,《人民文学》副主编宁小龄、徐坤、李东华,《人民文学》韩文版编辑总监金泰成及作家徐则臣、崔曼莉、朵渔、刘汀等与会。
《人民文学》外文版创刊于2011年,计划推出十多个语种,韩文版是其中已出版的第九个语种。吴义勤谈到,中国和韩国之间的文学交往源远流长,两国的知名作家都有作品被翻译出版。中韩文学交流还有很大的空间,中国当代文学有着巨大的丰富性,尤其是正在成长起来的一大批中青年作家,他们的声音应该被世界上更多的人听到。此次韩文版《灯光》的主题是“家”,这也是文学永恒的主题。通过对“家”这样的文化印记和人类情感的表达,中韩两国读者能够更好地相互理解,也能更好地沟通和对话。
中韩两国流行文化的交流一直热度未减。但正如金泰成所说:“韩国文化在中国的传播,除了韩剧和韩国明星,还需要能够丰富中国生活的另一种韩国文化现象。”中国文化在韩国的译介也是如此,除了孔子和《西游记》,韩国读者也需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中国人。他认为,中国社会变化太大,韩国人阅读中国当代文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文学作品更具体地了解最近中国人的生活风景。施战军也有感于两国文学交流的滞后,他认为韩国当代文学是一个还没有被完全发掘的丰富宝库,韩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有一定相似性。而中国文学通往韩国或其他国家的幅面也远远没有展开。更年轻的一批作家在创作上的深度和灵动度,以及作品的丰富样貌,应该让世界上更多的文学读者感应到。《灯光》只是为两国作家通向各自的文学目标找到了一条路,两国青年作家的创作应该形成一种自然的互动和交流。
在座谈中,大家还关注到文学翻译和对外推介过程中对作品选择的标准。两国的作家、学者都认为,文学交流的主题,首要的应该注重文学上相通的东西,应该从文学本身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