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专家研讨知青题材电视剧《遥远的距离》
来源:文艺报 | 许 莹  2016年11月04日07:01

专家研讨知青题材电视剧《遥远的距离》

不能忘却的坚强一代

1968年毛泽东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一夜之间,全国的知识青年响应中央号召,奔赴贫穷落后的农村。贵州作为接受知青的大省,孕育了浓厚的知青文化。例如由叶辛撰写的贵州知青题材作品《蹉跎岁月》曾引发追忆上世纪70年代知青岁月的文化现象,由《蹉跎岁月》改编的4集同名电视剧也曾在1982年掀起万人空巷的收视热潮。34年后,贵州知青题材电视剧《遥远的距离》在山东卫视与安徽卫视播出,该剧再次直面了外地知青在贵州的情感史与奋斗史。10月31日,由中国电视艺委会、海宁原石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电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电视剧《遥远的距离》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与会专家围绕该剧的人物塑造、思想主题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与会专家认为,该剧并未只拘泥于知青时代的表述,而是通过知识青年的人生际遇贯穿起上世纪70年代到本世纪初30年间的社会发展变革,一系列改革开放后的新生事物都在剧中主人公身上有所体现。有专家谈到,这一代知青当中的佼佼者现已成为当今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在逆境当中磨砺成长,是不能忘却的坚强一代,所以对知青一代人的荧幕塑造也是切实践行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的具体体现。对于剧中知情形象的塑造,有专家表示,创作者对主人公人性层面的表现更多还是从主观设计而非社会实践的角度出发,建议应该围绕时代和历史的真实来讲述符合人物性格与情感逻辑的故事。(许 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