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真善美 抒写关中情 长篇小说《哑巴》在咸阳研讨
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陕西省作协、咸阳市总工会、咸阳市文联等主办的石竹长篇小说《哑巴》研讨会近日在咸阳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高洪波,陕西省作协主席贾平凹、党组书记黄道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中共咸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俊民,以及白描、雷涛、李国平、李星等参加活动。
《哑巴》是中国作协重点扶持作品,以现实主义笔触集中书写了上世纪60年代末至改革开放初期发生在关中农村几代人身上的故事,塑造了一批勇于担当、执著坚守的艺术形象,在他们身上展现着真善美的传统美德。整部作品厚实、灵动、大气,是对中华传统乡村文化心理的深度挖掘和文学性呈现,字里行间体现出一个文化理想主义者对传统文化信仰的坚守,生动表现了优秀传统文化习俗对一个家庭、一个村子、一个社会的精神凝聚力。与会者认为,《哑巴》是文学陕军再出发的重要收获,作品既是一幅表现地域生活的民俗风情画卷,又折射出时代风云,是对中华传统乡村文化心理的深度挖掘和艺术呈现。作品努力表现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虽表面上充满了艰辛和磨难,却让人感到一种温暖、醇和、绵长、厚重的情致和韵味。其中表现出的仁义礼智信的传统价值体系,是乡村乡民的精神支撑、伦理支撑。这种文化有着牢固的形态和强大的基因,使得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红线,就是对传统道德和伦理秩序的持守。作者力图为当今社会人们的精神困境寻找出路,美好的田园理想是否真能成为救世良药,这也值得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