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阿之:网络戏剧的弊端是固有的吗? ——从《漂流宅》说开去

来源:文学报 |  阿之  2016年11月01日12:08

今年乌镇戏剧节的特邀剧目中,来自中国“85后”戏剧人孙晓星的《漂流宅》在一部分观众和戏剧自媒体中,获封“最差戏剧”。尽管我个人对这种说法并不苟同,可是评分的动机却可以理解——因为包含景区门票,戏剧节的戏票往往是普通演出票价的至少两倍,而《漂流宅》是部玩概念的戏,成本低、篇幅短、特效简陋,花高价来看这样的一部戏,怎么看性价比都不高。

《漂流宅》其实并非新戏,但最初的版本并非以剧场的方式呈现。2014年,百度公司与戏剧导演孟京辉合作了一个“48小时微戏剧”的项目,获胜者将获得组委会提供的创作基金将作品发展完成。参赛导演将带领他们的创作团队在48小时内随机抽取任务,并完成一部不短于20分钟的作品,而这48小时的创作过程,将被百度直播间同步直播,网友可以通过上线观看这一创作过程。

很显然,吸引观众进直播间的,是观看创作者如何在倒计时的压迫中迸发灵感,这个过程带着充满未知的新鲜和刺激。创作出来的最终成品反而是其次,因为常看戏的观众都知道,48小时内在一个密闭空间创作出来的作品多少都带着纰漏与局限性。而此次在乌镇戏剧节公演的版本,是来自于当时“48小时微戏剧”的最终成品,时长大约只有45分钟,尤其当它被贴上“网络戏剧”的标签而最终却未能突破传统的观演体系,观众的失望也就无可厚非了。

那么《漂流宅》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呢?戏里有四名演员,在台上的大部分时候都没有交集,他们分别坐在舞台的某处,仿佛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演员们在台上的活跃与静止分别象征在线和下线的状态,而当两个本无交集的人同时活跃起来时,就代表他们在网络上发生联系,网络表情、网络用语都是使他们产生连结的工具,这些抽象的网络语言则通过道具或幻灯片来体现。

这部剧里几乎没有台词,模拟了人们在上网时的失语状态,在语言缺席的情况下,演员的肢体就显得格外重要。遗憾的是,演员们的肢体语言都过于松散,不知是舞台功底不够过硬,还是主创有意用肢体上的松散来表达人们上网时的慵懒和涣散,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对观感都会造成一定影响,相信网络上的差评也与之不无关系。

了解了这部剧的演出过程,笔者再分享一些观剧之前有趣的小花絮。在《漂流宅》的演出现场碰到了几位戏剧媒体圈的同行,大家一起讨论导演孙晓星过往的作品。其中一位说,他通过微信群的方式观看过孙晓星的几部“网络戏剧”,每次都被网友的聊天记录刷屏,其中一次还导致手机死机。

自从“网络戏剧”(Cyberformance,又称“赛博戏剧”)作为一个概念被创造出来,已经十几年过去了,该概念创立之初,就是秉承着以网络作为演出媒介,观众可以抛开地域的限制观看演出。但上述“刷屏”的案例也表明,相比传统戏剧,网络戏剧中观众的参与度提高的同时,还带着极强的随机性和不可控因素,而这些随机突发事件不但打乱了戏剧本身的叙事逻辑,也让观演感受大打折扣。

而孙晓星让我佩服的一点是,他在探索网络戏剧的过程中,一直努力地对观演关系做出突破和改善。孙晓星的几部网络戏剧代表作《漂流宅》《——这里是分割线——》《漂流网咖》观演体系都有差别:《漂流宅》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网友之间可以进行热烈的探讨,可是却不会影响到表演者创作;《——这里是分割线——》则是“超文本戏剧”的一次尝试,主创为这部戏专门建立了一个网站,当观众进入这个网站时,一切带有下划线的文字都有附带链接,而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链接路径,看到的也是全然不同的内容,在这个作品中,观众和表演者无需同步在线,观众之间也无需同步在线。

网络戏剧因模糊了生活和戏剧的界限,而常让观众找不到看戏的感觉。在乌镇戏剧节上,“网络戏剧”让人觉得新鲜的,仅仅是个观念而已,内容反而和我们的日常生活一样,是平庸无常的。从孙晓星以往的作品来看,他是个重观念大于重故事的戏剧导演,但仅有观念是否能让内容充实,这似乎是他下一个该思考的问题。

除了网络戏剧内容和题材的挖掘,另一件需要做的,是让观众找到观看网络戏剧的意义。这个“意义”当然可以有千百种答案,可如果网络戏剧内容和日常生活中的上网行为并无二致,那么观众也没有必要采取特定的手段或进入特定的空间观看这样一场“演出”,到头来,“网络戏剧”也只是个咬文嚼字的空泛概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