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成都凸凹:蒋蓝的“超极写作”

来源:文艺报 | 成都凸凹  2016年10月28日13:49

这些年来,诗人蒋蓝在散文界的陡崖式崛起,令人刮目相看。他的作品独树一帜、异彩纷呈、波谲云诡,如《复仇之书》《媚骨之书》《梼杌之书》《极端动物笔记》《极端植物笔记》《一个晚清提督的踪迹史》《霜语》《故宫神兽》《豹典》……形成了一道炫目的奇景。有人说这是诗性写作,可左右一看,诗性写作的何止他一人;有人说他是“百科全书式写作”,但这不完全对应于文学谱系;有人说他是非虚构写作,可这又太狭隘了。但我认为,这都不能完全概括和提炼蒋蓝的写作实践与成就。

我认为,蒋蓝的写作,可以称作超极写作。首先,蒋蓝文本众多、繁复、令人眼花瞭乱,如狐步于迷宫,但大体可梳理成5个部分。一是历史类,皇皇一部《一个晚清提督的踪迹史》和那些写侠客等历史人物的《复仇之书》可纳入此类。二是非虚构类,此类以写近现代人物为主,比如写陈子庄、林昭、何洁与流沙河、廖观音、凌君如等。三是诗性、思想性类,这一类主要由他的诗歌、诗学随笔、评论和片段式文本以及身体政治类文本构成。四是动植物类,包括传说、史书和当今生活中的动植物。五是田野调查类,包括上百万字口述实录和《一个晚清提督的踪迹史》以及人文地理考察。

当然,这只是一个便于言说和研究而给出的简单分类。事实上,这些类别也是相互穿插、渗透乃至覆盖的。比如,每个类别都有历史元素与方法、非虚构元素与方法、诗性和思想性、田野调查元素与方法,只有动植物元素没有完全波及和覆盖所有。

蒋蓝的文体自成一体、独创一格。一般来讲,我们看见的大多文章都是沿着时间的衍进枝蔓线路来布局的,随着空间的远近、大小来腾挪和走向的,但蒋蓝的文章基本上都是在扒脉刨根,深剥细剐,拂惯常信息还原一种惊心真相,逆庸常识见传达一种另类思想。因此,他往往从一个点起笔,而后用诗意想象与怪诞修辞等自由结合。他起笔的点也许是一个人、一则故事,也许是一阵釜溪河的回风。这就是蒋蓝文体的生成机制与法则,秘密向任何人公开,不上锁,但没有哪个人偷得走。

超极写作中的极,是极端、极限、极地、极致。蒋蓝的写作方法是有多种向度的,但他所有的向度都是带有“极性”的。否则,他就不会将他写动植物的书取名为《极端动物笔记》《极端植物笔记》。他迷恋破坏,迷恋“倒读与反飞”,迷恋“在梦的边缘徘徊的脚步”。他躲开主流,向边地进发、开辟根据地的努力与建树,不料却引来了主流的眺望与动乱。

文如其人,蒋蓝不仅擅长蜷缩书斋读万卷书、放下书向内里作文,还擅长让长而结实的身体大展其形,彰著口锋之技、手脚之厉。可谓:文也文得,武也武得。他是一位异数,是一个三星堆的“转世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