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雪野再次走进泉州 和你谈诗
来源:闽南网 峡都市报电子版 |   2016年10月28日10:24

“2015秋天开始的一学年里,我走了有二十一个省,给六万两千多名老师上过课,我要唤醒每一个语文老师七岁以前的感受。无论你现在是二十七岁,还是三十七岁,还是多少岁”。10月24日下午,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雪野,带着美好的愿望,走进泉州池店镇雁山中心小学,为三年级孩子们上了堂公益童诗课《花儿朵朵》,并与老师们分享了他的《童年·童诗·童话》专题报告。

IMG_6794

作为担当者行动首席公益阅读顾问,这是雪野老师第二次亲临泉州,开展公益教学。虽然课堂结束了,但留给老师们的感动与思考却仍没有停止。

IMG_6793

课堂上小男孩第一次做诗人:

“我从没上过这样的课”

“花儿朵朵,花儿...朵朵,细细聆听,脑子里出现了什么画面呢?”

小女孩第一个举手,雪野静静等待她的答案,女孩似乎有点紧张,轻声说:“缓缓下起了花雨”。又一个男孩,羞涩举手,轻声细语说:“风儿吹来,像是在和小花打招呼”。孩子们的思维就这样被雪野牵引着,慢慢打开,迸发出独特的发现,与众不同的想象。

多媒体屏幕出现的一张昆虫图片,吸引住孩子们的眼光,“蜜蜂在花丛中飞舞”,又一个孩子回答:“花儿张开了自己的臂膀”,雪野微笑着,跟着孩子们的答案,心也跟着一起一伏。又一个孩子:“花蕊像花灯一样照亮了蜜蜂的全身”。一个孩子欲言又止的表情吸引雪野老师注意,他缓缓走过去,把话筒递给他,微弱的声音传来:“但是灯光太亮了,会伤到蜜蜂的眼睛。”

“一首童诗诞生了”,雪野老师欣喜地说,“仔细观察、大胆联想、合理表达,诗的味道就出来了。把想象和爱心嫁接在一起,就有了这首童诗的出现。”

慢慢地,越来越多的孩子打开了思维,和花儿对话,不再局限于眼睛所见的画面,而是开始学习聆听、学习感受,一句句话就从孩子心底自然流出。不知不觉,40分钟的课程延续成一小时,孩子们仍津津有味。

“我没有想过自己还可以写童诗,也从来没有上过这样的课”,那位在雪野老师指引下创作出童诗的小男孩说。

雪野老师问在座老师:“今天的课,在等待孩子们模仿表达上,破费了一些时间,可如果把这些时间扣掉,这堂课还有价值吗?”雪野老师分享道:“其实,教育是等待的速度,是慢的速度,慢了诗歌的味道就跳出来了。

对于“看见”与“想象”的命题,雪野老师觉得:发现并有自己独特的见识才是“见”,要看加上发现并有见识时才是“看见”,由“看”到“见”中间需要巨大的桥梁,那是想象。

课堂结束了,讲座结束了,但留给老师们的感动与思考却远远没有停止。

“听说我们平时最不起眼的孩子都作诗了,我赶紧跑到多媒体教室看看还留在黑板上的诗句。‘一滴滴的雨水\不停的落下来\批评\批评\再批评\花低着头说\你能表扬我一次吗’心中某个柔软的部位被这弱弱地一问击中了。”雁山小学魏副校长如是说。

IMG_6796

儿童诗教育推广者 雪野一直在路上

“孩子,是天生的诗人,可是我们真的懂孩子吗?当我看见孩子马上又有了力气,因为孩子给了我力量,诗歌的力量也让我有力量。”对童诗的爱,深进雪野老师骨子里,他从事文艺创作30年,致力于儿童诗教育,是“种太阳”儿童阅读慈善活动的主要发起人之一。现为《中国童诗》杂志主编,广东南方阅读研究院副院长、儿童诗歌研究所所长。

作为儿童诗诗人及教育推广者,他一直走在路上。他是担当者行动“阅读领航员”•教师成长计划•专家委员会首席特聘专家。在结识担当者行动之前,他就一直在参与公益,课堂展示及讲座遍及全国二十余省市八百多所中小学。

去年9月18日,雪野老师作为担当者行动阅读与成长讲坛的嘉宾老师,第一次辗转14余小时来到泉州,为泉州育群小学和茂厝小学的师生开展童诗观摩课和阅读讲座。这三所小学的在校学生都是城市外来工家庭的孩子,三所小学也都是担当者行动“班班有个图书角”的公益示范校。

听了雪野老师的课,担当者行动志愿者黄海南说:“雪野老师的话温暖有力量,也在我心里种下一颗小小的种子。我在工作中遇见好多好多0~7岁的孩子爸妈,他们能用真实的爱、不抱怨的陪伴、坚持的行动,引领孩子成长的,他们是我心中最优秀的父母。”(通讯员 刘小畅 陈志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