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论貌美
 | 一叶菩提  2016年10月26日11:01

姣好的容颜几乎是每一个人的心之所向,然而在出生的那一刻就无可更改的现实,使的仿佛有些人成为了上帝的宠儿,有些人不免要黯然神伤。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容貌这神圣不可侵犯的所在也渐渐摆脱了天生如此的魔咒,具有了极强的“可塑性”,而引发这一场“变脸”革命的关键,便是“整容术”,其中又以韩国技术最为炙手可热。此技术一经问世便引得爱美人士跃跃欲试,如今更是如火如荼难以遏制。尽管它为一些因相貌损毁而倍觉苦恼者带来了福音,但极大风险的存在,却使“整容”这一行为备受争议。不少人似乎难以理解,何至于对一幅皮相执念于斯,竟不惜拿自己的健康甚至生命做赌注。

我想在诸多因素中,人们对美的追捧大约起着不可或缺的推波助澜之功效。自古而今由于生的出众轻而易举得人“青眼”的例子比比皆是:潘安因相貌俊俏引得路人争相围观,并享受掷果盈车的待遇,“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传颂的亦是女子娇颜,就连我们伟大的周总理也因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的称谓,在硝烟弥漫、金戈铁马的年代得了份朦胧与浪漫……不仅尘世俗人对美趋之若鹜,即便圣智者人有时亦不能免俗。《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刘备见罢便恭然下拜,敬之如师。再看三国中另一位庞统,据说他与卧龙智谋于伯仲之间,大隐士司马徽曾夸赞说“卧龙、凤雏得一人便可得天下”,其治世之才可见一斑。然而不同于诸葛亮,庞统的致仕之路却甚为坎坷。鲁肃推荐庞统于孙权,“但权见其人浓眉掀鼻,黑面如髯,形容古怪,”心甚不喜,令其且退,待有用之时再相邀请。后又经过诸葛亮劝说来到刘备帐下,但是刘备见其相貌易于常人,便不肯委以重任,仅以小小耒阳县令之职。虽然,我们不能以小人之心妄言将庞统的不如意归结为颜值偏低,但对比两人的际遇不难发现,俊美的外表更容易获得别人的好感,从而进一步得到青睐,反之,则非也。相貌上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心里学的“首因效应”中,得到完美的阐释,更何况中国有句古话叫“相由心生”,在这种心理暗示之下,感性的人们将会作何选择,想必大家也是一目了然。

尽管大家不约而同的推崇“美”,然而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积淀的民族的一员,以貌取人确实甚为不齿,而一些正派人士甚至搬出道德的大旗对抗“外貌控”的行为也并不罕见。但是当俊美的外貌与高尚的灵魂,就如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时,我们是否能够依然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的抉择呢?法国作家雨果的行为似乎带给我们些许启示。加西莫多是雨果小说《巴黎圣母院》中的男主角,他的内心仿佛山涧的泉水一样干净明朗,然而不幸的是他却有一副世界上最丑陋的脸庞:几何形的脸,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参差不齐的牙齿,独眼,耳聋,驼背……所以尽管他深深的爱着艾丝美拉达,而艾丝美拉达也能清晰地觉察到那份炙热的爱,可仍然无法欣然接受。艾丝美拉达却对骑兵队长弗比斯一见倾心,尽管他是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花花公子。艾丝美拉达是雨过笔下堪称完美的女主人公,美丽善良又聪慧热情,尽管如此,她依然毫不犹豫的做出了被认为是肤浅、愚昧的选择。睿智的作者怎么会没有发现这样的举动会让自己笔下完美的女神有了瑕疵?可他依旧听之任之。我想这正是一个作家的伟大之处吧。人性是难以掌控的,尽管从理性的角度我们都明了正确的选择是什么,可是欲望却会旁枝斜出,挣脱理智的管辖,搅动起人心底最隐秘的渴求,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飞蛾扑火,至死无悔。正确的,并不一定是可以接受,这是人性的悖论,作者早就窥探了这奥秘,明知无解的问题又怎会苦心孤诣去寻找救赎之路,到不如用一颗宽厚、仁爱的心来理解和包容。说到这里,我不由得想到了中国文学上另一个女子——潘金莲,当然,我并无探讨她偷情杀夫的行为道德与否的兴趣,我想说的是,强行令一个花一般的女子时时面对一张她极度反感的脸身上本就是不人道的行为,而此恰恰也是促成一切罪恶的根源。

我无意去论证迫使人接受一张远低于预想值的面孔并且还要心悦诚服甚至满心欢喜的可能性和道德性,然而有一点我们不得不予以正视,那就是“美”对一个人而言尤为重要,这无关于德性,仅是人性使然。农业文明时期,条目繁多的清规戒律,让每个人都如履薄冰不敢有丝毫逾矩,而今天,封建思想的坚冰早已被打破,思想解放的步步深入,让人们越来越清晰的明白内心的召唤。人们不再遮掩对美的向往,而是正大光明的表达自己的喜好和欲望,并为之努力。从衣着服饰,到发式,再到各种养颜化妆品、补品,足可见人们对美的挚爱。而商品经济的兴盛,也富于了美貌产生社会效益的属性和机会。从个人的婚姻问题到工作问题再到各种人际交往,美貌都可能起到或多或少的作用。而娱乐事业的繁荣,网络的发达,亦使俊美的外表有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多聚敛名利的机会。在这个“颜值”当道、利益横行的时代,“整容术”应运而生,那么自然总会有一部分人因为可言说或不可言说的各种理由,不惜磨刀霍霍向着自己的“脸面”下手。

不可否认,具有自主选择的机会和能力,无论如何也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进步,然而任何事情又都是过犹不及的。对美的追求可以成为张扬个性的代言也可以成为圈禁灵魂的囚笼。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整容,“锥子脸”、“蛇精脸”如雨后春笋粉墨登场,那一张张批量复制僵硬如蜡像一般的脸庞到底是美丽,还是病态?更有甚者,为了实现所谓的完美,恨不得把身体的每一部位都回炉重造,而最终跌入“整容失败”深渊,顶着一副人鬼难辨的面孔恓惶度日,连最基本的平稳生活都不复存在,更遑论那曾经心心念念的遥远梦幻的荣耀。不知夜深人静、辗转难眠之时,会作何感想。更有一类人恐怕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了,就如超女王贝,试图借组容貌这个跳板去获得更多的鲜花和掌声,可最终却配上了性命,死于手术台上,回想前尘显得多么荒谬、可笑又可悲?而这样的事例却还并非独此一家。这一幕幕,一例例不应当引起我们的反思和警醒吗?作为沐浴过现代文明的人,眼界开阔,思想开放,更应该有正确的审美。清风,白云,山脉,江海不同形态之美,牡丹富贵,玫瑰香艳,兰花幽雅,菊花清傲,不同气质之美,从不雷同亦不模仿各自展示其不同风骚方有这大千世界的妖娆和繁复,试想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这样的美带给人的是惊艳还是惊悚?美本没有统一的标准亦没有不可超越的巅峰,安然的绽放属于自己的独特魅力岂不不好吗?也许,有人会说,美貌可以带给人自信。我想说的是,自信是能力和认知产生的强大的精神力,它的源泉是内在的修养,并不是一张漂亮的脸蛋可以承受的起的。徒有外在而没有神韵的支撑,美就会使无根的花朵,更易枯萎凋零。更遑论明明满腹才华却舍本逐末,将外貌当成叩开成功大门的金钥匙,而枉送性命,这是何等的愚昧啊。

美貌固然重要,可远没有到唯一的地步。望我们善待美貌,善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