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杨桃干
记忆中村子里有几棵大杨桃树,每到夏季,树上挂满累累果实。一个个杨桃熟得金黄透明,个头都不小而且非常水灵,煞是诱人。
约上几个小伙伴一起通力合作,摘下了许多,无比地开心,咬上一口之后,酸得差点吐掉牙齿。此后对那些酸杨桃树久久都提不起兴趣,很是失望。
一天傍晚,在院子里吃晚饭的时候,我把这件失望的事情告诉了父亲。父亲笑了,但他却已有了想法。记得那天的黄昏特别美,我一个人坐了许久,看着绮丽的晚霞,心想那些漂亮的酸杨桃只能白白浪费掉吗?
第二天,父亲和小堂哥摘回了很多很多酸杨桃,令我非常意外。父亲告诉我,他们要把这些酸杨桃制作成酸杨桃干,那一天我们忙得很快乐。
先把采摘回来的新鲜酸杨桃用刚打出来的清凉井水洗干净,然后削掉杨桃瘪的棱边,用水果刀分五瓣或六瓣切开,成条状。放入大铁盆里,加入适量的粗食盐拌匀,用大块干净平滑的石头碾压在上面,挤掉酸杨桃体内多余的水分,等时间差不多时,就把它们拿出来,分散开装入准备好的竹匾里晾晒风干,让每一块酸杨桃都充分享受到海岛的炽热阳光。
晒干后的酸杨桃干皱巴巴的,食相不是很好看,吃起来比较有嚼劲,味道酸中带咸,别有一番风味,而且非常开胃。父亲把它们装在洗净晾干水后的腐乳玻璃瓶中,扭紧淡红色的塑料瓶盖,以防装在瓶里的酸杨桃干受潮,放在木质的红色厨柜里。
比起这种酸杨桃干,我们还是更喜欢父亲从汕头带回来的那种洒有白色糖霜的陈皮干。只有没零食又嘴馋的时候,才会想去打开那些玻璃瓶。
但印象中,村里有位和爷爷一般年纪的老爷爷非常喜欢吃父亲做的这种酸杨桃干。夏天炎热的时候,他时常拄着一根木拐杖,穿着白色汗衫,摇着一把蒲扇到我家来和父亲喝白沙绿茶。每回喝茶,他都会让父亲拿一些酸杨桃干给他,父亲是十分乐意的。后来这位老爷爷去世了,父亲也再没有制作过酸杨桃干。
这些年,那几棵酸杨桃树被砍掉了,改种花梨。
后来父亲同我们聊天时,说起酸杨桃干其实不是多么好吃的食物,但老爷爷经历过困苦的生活,在食不饱寝不暖的年代,有七八个子女需要养育,有过许多忍饥挨饿的日子,沉重的生活压力背负在他身上,辛劳了一生,有简单的粗茶淡饭便已让他十分满足,何况是不用花钱又能帮助消食而味道也不差的酸杨桃干,所以只有他最喜欢吃父亲做的酸杨桃干。
其实父亲同这位老爷爷非常有感情,因为父亲说在他年轻的时候,这位老爷爷给予过他许多帮助和鼓励。那时父亲走南闯北,经营生意失败,带着妻子和孩子身无分文回到村子,遭遇父母兄弟的冷眼旁观。父亲一个人徒手砍树去卖,母亲用稻谷和卖菜的二婶换油,那时的日子十分困窘。后来为了养活一家五口,父亲不得不学习割胶种菜种水稻,如何耕田就是这位老爷爷手把手教父亲的。
一转眼,很多年就过去了,故乡的许多事情依然鲜活在我的记忆中,酸杨桃干的味道,穿白色汗衫的老爷爷,父亲卖力砍树在手掌上留下的茧子等等。我在慢慢长大,故乡却在渐渐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