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用文艺作品抒写长征精神

来源:文艺报  |   2016年10月24日08:00

 

翟俊杰:三拍长征,永恒主题的多元表达

翟俊杰执导的《大决战》《血战台儿庄》《西藏风云》等多部影视作品脍炙人口、耳熟能详,他的作品几乎囊括了中国电影华表奖、“金鸡奖”、“百花奖”等所有国家级影视奖项。电影市场资本活跃,他却甘愿“自讨苦吃”,一直钟情于长征这条“地球的红飘带”,多次重走长征路。冰封雪山之巅,粮食运不上去,他捧起雪团拂去尘埃切身体味了一把红军当年饥饿袭体只能吃雪的滋味;川北红原草地上,他时常会想自己的脚下说不定就有一位当年陷进去长眠的烈士;湘江河堤,河水每每退去便出现多具白骨,翟俊杰猜想这可能是红军先烈遗留下的,便和同志们一起四处搜罗,在河边的小树林掩埋起来告慰先灵。自古表现长征精神的文艺作品不计其数,翟俊杰导演三拍长征,以寓教于乐的审美表达对长征精神进行了多元表达,不断探索中国主流电影新的美学路径。

一拍长征:悲壮的传奇色彩

1993年,翟俊杰执导了影片《金沙水拍》,影片讲述了遵义会议召开之后,红军长征经过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故事,这是翟俊杰第一次拍长征,前期他做了大量功课,他发现长征沿途处处都是好故事。影片《金沙水拍》中,翟俊杰精心选择了古庙托孤、图谋行刺、义释刺客、子珍负伤、智截敌车、回村风波、巧渡金沙、剥衣夺枪、裸女挡道、歃血结盟、篝火之夜、处决敏仁等情节,构成了一条明晰的情节链条。例如古庙托孤一场戏中,贺子珍在“鸡鸣三省”之地生下一个女儿。刚刚重返红军领导岗位的毛泽东面临两难抉择。最终他选择把孩子托付给苗族老乡,从此骨肉分离。孩子连名字都还没来得及起,毛泽东目睹苗族夫妇抱着孩子消失在雪夜里,眼泪不禁顺颊而下;义释刺客一场戏中,毛泽东险遭不测,但他却大度地释放了向他打黑枪的滇军彝族青年军官,少数民族兄弟终被感召;处决敏仁一场戏中,贺子珍的小弟贺敏仁——一个稚气未脱的红军战士,为了给姐姐治病,擅取了寺庙里的几十个铜板而遭处决。毛泽东为此喟然长叹:“做我们家的亲戚,难啊……”这些重要情节的设置,强化了悲壮的传奇色彩,打破了以往同类影片节奏缓慢而形成的沉闷感。

二拍长征:诗意化全景展现长征历程

1996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翟俊杰二拍《长征》,影片全景式展现了长征历程,拍摄体量与难度都有所提高。翟俊杰谈到:“过去我们表现长征时,往往是从胜利走向胜利,而实际上长征并非工农红军所愿,而是在博古、李德等人执行王明“左”倾错误路线与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大背景下被迫选择长征,电影《长征》侧重表现了从失误走向胜利艰苦卓绝的全过程。”影片中重点表现了两次大的党内路线斗争,一次是以“遵义会议”为代表的毛泽东同李德之间的军事路线斗争,另一次则是中央与张国焘逃跑主义路线的斗争。在翟俊杰看来,长征是充满诗意的悲壮篇章,他极力在其作品中增强这种诗意。例如影片中音乐的使用,他采取声画对立的手法,明明是惨烈的战争景象却配以哀婉凄美的《十送红军》。他还将这首歌的最后一句词修改为:“问一声亲人红军,此一去西征何时才回还?”绝大多数战士在长征途中倒下,永远回不来了,此处声画对立手法的使用能够引起观众的心灵震撼与丰富的艺术联想;再如影片中别具心意的拍摄手法也大大加强了诗意化,遵义会议召开前夜,毛泽东带着警卫员走在湿漉漉的青石板上,伴着夜里百姓家新生婴儿的啼哭声,毛泽东抽烟凝神思索,导演用特写镜头拍摄毛主席的一双破旧棉鞋,并使用叠画的手法,随即出现了从地平线缓缓走来出席遵义会议的各位领导人,从而增强了诗意化的艺术感染力。

三拍长征:小人物的成长史

10年前,翟俊杰导演的《长征》诗意化全景展现长征历程;10年后,电影全面推进产业化改革已取得了初步成果,观众的观影习惯与审美方式都已发生了变化。2006年,翟俊杰三拍长征,这部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而拍摄的献礼片《我的长征》以一个普通红军小战士王瑞的命运为主线,前后贯穿了长征过程中的各个重大事件。影片中王瑞的父亲、姐姐、姐夫、战友、连长都在长征的不同阶段倒下了,王瑞历经磨难最终成长为一名优秀战士。王瑞的成长史折射出长征中若干重大事件,如血战湘江、遵义会议、娄山关大战、乌江大捷、通过彝区、飞夺泸定桥,甚至是作为情感延伸部分在结尾出现的雪山草地等大事件,而导演从小人物与身边亲友生离死别的故事入手,更能够引发现代观众的情感共鸣,从而在宏大叙事与社会个体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有效桥梁。翟俊杰谈到:“曾经有人采访邓小平时问他在长征中做什么?邓小平回答说‘跟着走’。影片《我的长征》的主题恰恰是这三个字——跟着走,王瑞跟着党走、跟着红军走,跟着信仰走,从而完成了自我成长与蜕变”。《我的长征》上映后,得到了许多年轻观众的喜爱,并赞赏该片是中国版《伊万的童年》。翟俊杰三拍长征,常拍常新,他说:“在敌情危重,我军饥寒交迫、武器装备低劣的情况下,长征精神带领我军走向胜利;如今我们的生活条件同长征时期已有了天壤之别,我们更该坚信,长征精神是人民无往不胜的动力源泉”。 (许莹)

刘劲:一直走在长征路上

演员分两种,一种是你记住了他的角色却忘记了他的名字,另一种是你记住了他的名字却记不得他的角色。对于演员刘劲本人,或许有的人还不太熟悉,然而对于他所饰演的角色我们却不陌生。20多年的时间里,他扮演周恩来60余次,因为他,人们不仅看到了温文尔雅风度翩翩的周恩来,也看到了大义凛然热血个性的周恩来。在前不久由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话剧团排演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献礼话剧《从湘江到遵义》中,刘劲再次成功塑造了周恩来这一领袖形象。在首场审查演出中,他意外受伤却坚持演出,后被确诊为骨折,按照医生的诊断意见他必须静养六周后方能上台演出,得知此事刘劲立刻通知道具临时赶制了一根拐杖,并在舞台上架着拐杖坚持完成了第二日的首演。记者问刘劲是什么让他轻伤不下火线,坚守舞台阵地,他说:“这就是长征精神在我身上所起的实际作用,它是我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源泉”。

戏里戏外,我与长征结缘

刘劲一开始并非特型演员。1995年,刘劲在由中国香港导演张婉婷执导的影片《宋家三姐妹》中饰演张学良,拍摄中刘劲遇到了他人生的伯乐——化妆造型师王希钟。王希钟对刘劲说:“你不仅能演张学良,还能演周恩来。”起初,刘劲只是把这番话当做笑语,彼时的刘劲还从未饰演过周恩来,更何况论语中说:“大贤之前,难为进也”,此前由王铁成塑造的周恩来形象已深入人心。刘劲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多月后自己竟然接到了《遵义会议》剧组的电话,原来在王希钟的推荐下,他得到了塑造周恩来光辉形象的机会。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而遵义会议从酝酿、准备、召开到完成,周恩来的努力至关重要。刘劲第一次出演周恩来,便与长征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翟俊杰导演拍电影《长征》,听说刘劲在《遵义会议》中成功饰演了周恩来这一人物形象,便决定让他在自己的电影中也出演周恩来。在刘劲看来,自己演周恩来形象的起点就在长征路上,而戏外的他,也早已和长征结下了不解情缘。1963年,刘劲出生于四川阿坝州,这里正是红军当年爬雪山过草地的地方,他高中毕业前一直生活在此。刘劲小时候听说卓克基土司官寨下面有三棵大树,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都在树下拴过战马,他便找到这三棵树,在树下又摸又转。2000年拍摄电视剧《长征》,剧组听闻刘劲儿时的故事很感动,便决定在这三棵树下举行开机仪式,以深切缅怀革命烈士。

以长征精神拍长征

这几年演员片酬逐年上涨,而许多演员动辄进棚扫描、捕捉表情、过度依赖替身与后期等行为屡屡遭人诟病。刘劲演戏从不走捷径,多年来他一直坚持以长征精神拍长征的信念,实地取景,亲力亲为。拍摄电视剧《长征》时,为更加真实地反映血战湘江战役中周恩来五天五夜指挥中央部队过湘江的辛劳,刘劲也接连大夜拍戏,现场埋了许多炸点,多日未眠的刘劲眼中挂满血丝,满脸都是爆炸飞溅的泥土;今年拍摄《长征大会师》时,刘劲不仅是周恩来的扮演者,同时还是该剧的剧本总策划。时间紧、拍摄任务重,刘劲率领一路人马在山上拍摄,拍摄期间一遍遍喊叫翻滚,他早已体力不支。拍完戏下山时他发现自己一瘸一拐的,但是他根本想不起来是何时何地受的伤。等回到车上,发现整个膝盖全肿了。刘劲谈到:“有一次拍戏,现场来了很多背着背篓的群众,背篓里面装满了核桃,剧组工作人员准备付钱买核桃,结果老百姓们就是不要钱,说是替他们的爷爷奶奶来送给红军的,说着就往剧组工作人员的包里塞。老百姓对红军的热爱是由衷的,我们又怎能辜负他们的一片深情?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心是滚烫的,所以我坚持必须用长征精神拍长征,只有亲自攀爬过雪山,人物才会呈现出缺氧与艰苦卓绝的状态,这些是装不出来的”。

一颗红心,继续走绿色长征路

除了影视表演艺术家的身份外,刘劲还是绿色中国形象大使。“绿色中国行”公益活动开展以来,刘劲先后走进北京、宁波、郑州、丽水等地,前不久,活动来到了长征途中著名的转折点——猴场会议所在地贵州省黔南州瓮安县,刘劲同众多公益人物一起挥锄执铲,挖坑填土,一棵棵红军树扎根瓮安沃土。刘劲之所以加入到这个活动中来,是因为他听国家林业局的同志讲,周恩来总理生前曾有一个很大的遗憾,就是当时为了社会主义建设砍伐了很多树,周总理还曾经提出过要有序利用、让青山绿水常在的建议。刘劲认为,自己作为周总理的扮演者,不仅要形似,更要神似。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刘劲身体力行,经常到全国各地植树。在刘劲看来,绿色中国行是新的长征。走好新长征路,需要在不忘初心中不断激发信仰的力量,他凭借一颗红心,继续走在绿色长征的路上。 (高小立 许莹)

李宝群:感受革命者的信仰之美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军委政治工作部话剧团创作排演了叙事体话剧《从湘江到遵义》, 以新视角、新思考、新形式,为我们展现了长征中“从湘江到遵义”这一段极为独特、极为严峻的历史岁月。在以往的话剧舞台上,曾经出现过《万水千山》《马蹄声碎》等多部反映长征题材的优秀剧目,积累了大量表现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经验;影视、小说、诗歌等也有不少长征题材的创作,那么,今天再次面对长征,怎样才能写出新意、有所突破?怎样才能让作品更有思想深度、更具艺术品质、具有长久的艺术生命力?这无疑是横亘在话剧创作者面前的一座大山。

“书写长征,我们不缺真诚、激情和敬畏之心,但写什么至为关键。”谈及此次参与长征题材的写作,该剧编剧之一的李宝群向记者谈起了他心中的长征和长征题材。“长征,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解读,不同的创作者有不同的生命体验。在我们看来,长征途中爬雪山过草地、恶劣的自然环境、饥饿与疾病、与各路围追堵截的敌人恶战苦斗流血牺牲,固然可歌可泣,但支撑红军将士一路走过来的是他们心中强大的信仰,是信仰给了他们以战胜种种艰难困苦的精神伟力。正是由于心怀信仰,红军将士打不垮、走不散,经百战而不溃,历千难而不馁;正是由于心怀信仰,他们在绝境中胸怀坦荡合力纠正错误,坚持真理,作出正确的历史选择,寻找通向胜利之路”。

李宝群认为,信仰并非高高在上、遥不可及,在当年的红军将士那里,信仰朴素而实在,他们共同梦想着一个贫苦百姓当家做主的新世界。“长征精神”就蕴涵在这些他们以生命为代价奋力跋涉、异常壮烈的“信仰之旅”中。“80年后的今天,中华民族仍在漫漫长征路上,但我们还有信仰吗?我们身上还流涌着那一代人的热血吗?还能像那一代人那样为信仰而战,为信仰而死吗?戏剧必须有对历史的反思、对现实的追问。这些感动、思考和叩问都被我们写入了剧作中。”

《从湘江到遵义》展现了湘江惨败之后,毛泽东、周恩来等众多红军领袖和广大基层指战员的内心世界,写他们在困境绝境中艰难的抉择,追求真理、纠正错误、寻找道路的大痛苦、大欢乐,大生大死面前的大情大爱,写他们的梦想和情怀,他们生命深处的精神光芒。“重走老路,再落窠臼,泛泛地、一般化地复制同类作品的套路肯定是死路、绝路,观众也会索然无味。创作必须破除多年不变的老套路旧模式,从内容到形式都要有突破。”李宝群表示,为了做好该剧的剧本创作,从2016年初春开始,该剧的主创们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的路线,跨越广西、湖南、贵州三省,经兴安、全州、入龙胜,过通道、黎平、猴场、乌江、至遵义,赴娄山关、访赤水河……风雨兼程2000余里,途中采访了近百人,掌握了大量异常珍贵的素材,也切身感受到了长征的艰难与伟大。“戏剧即人学,塑造出一个个真实可信、鲜活丰满,有温度、有灵魂的‘人’,让现代人感受那段铁血岁月里老一代革命者的精神之美、信仰之美、生命之美,让台下的观众和我们共同思考:现代中国,大到整个民族,小到每个人仍然需要信仰,需要为信仰苦战。这就是我们主创团队为该剧确立的主调”。

在艺术呈现上,该剧尝试用“叙述体戏剧”的表达形式呈现长征题材,充分借助剧场艺术独有的假定性特质展开“舞台叙事”,将叙述性、文学性和戏剧性相结合,将写实和写意、再现和表现相结合,并融入了诗化、浪漫、象征、内心外化、意识流等多种艺术手法。众多人物既是叙述主体,也在戏剧情境中进行角色表演,时空高度自由,逝去的灵魂和现实时空人物、乃至和台下的观众可以进行“超时空对话”。这在过去长征题材舞台作品的创作中是少见的。“我们希望用这种带有强烈现代意识和现代戏剧品格的艺术形式,重新发现和开掘长征的历史价值及现实意义。”李宝群说,“在当今这样一个信仰缺失的特定历史时期,我们期待以强有力的思想表达和强大的艺术力量,引领当代观众一起重温这段铁血征程,并穿越历史,直面当下,思索未来”。 (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