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中国人信仰之魂
信仰高于生命,方向决定成败,这是话剧《从湘江到遵义》对于历史的深刻解读,也是旷世之举长征成功的真正奥秘。一部历史剧,除了再现风雷激荡的遥远岁月,更重要的是在历史烟云中寻找到现实的着眼点,对此,《从湘江到遵义》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重温长征精神,重塑中国人信仰之魂。
湘江一战,是中国革命史上损失最惨烈的战役。该剧就从这场惨败开始,拉开历史的帷幕,把我们带回80多年前湘江岸畔的炮火硝烟中,让我们身临其境地直面奋斗与牺牲,共同经历中国革命最危难的岁月。这是过去许多历史作品有意无意回避的惨痛失败场面,而该剧的创作者们却以此作为开篇,这不仅需要艺术勇气,更需要叙事逻辑后面蕴含的价值指向。
回望历史,可以说没有坚定的信仰,长征不可能成功,这是长征最基本也是最强大的动力。然而,敌强我弱,正面硬拼,辎重拖累,行动缓慢,战术呆板,教条主义……错误的方法方针方向只能把不惧死亡的人们带向死亡。3万多人的生命换来了共产党人的清醒,换来了他们对战争的正确认识,换来了他们新的政治思考,催生出他们逐渐成熟的政治智慧,并从此彻底开启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思想路线,共产党人懂得了最宝贵的四个字——实事求是。湘江战役虽然失败了,但却引发了遵义会议,千疮百孔的革命航船终于回到了正确航线,在最深的谷底,萌发了最强的希望,在最深的暗夜,露出了终将磅礴的曙光。
但这个逆转谈何容易,一个政党有没有认识错误纠正错误的能力?关键时刻有没有人无所畏惧地挺身而出?那些能够辨析真理洞察方向的人,能不能站在舵手的位置握住方向盘?每一个面临选择的共产党人能不能经受住历史和现实的考验?中国革命真正正确的道路到底在哪里?《从湘江到遵义》用艺术的方式回答了这些严峻的历史诘问。
该剧采用了叙述体、史诗剧、思辨体戏剧相结合的全新戏剧结构,多点多线,块面结合。剧中人物在演出进程中既是叙述主体,也是戏剧角色。我特别喜欢这出戏中不同于传统戏剧的时空构置,十分自由灵动,生者与死者之间、领袖和官兵之间、百姓之间、亲人之间超时空的对话,展开人物心理空间的精神风暴。有时还让人物的思绪穿越历史,进入80年后的现代社会,直面当下,探究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血脉联系。整体节奏一改传统话剧的缓慢模式,进展快速、气氛紧张、扣人心弦。可以说,该剧用创新的方式找到了对历史独特的艺术表达。
剧作是根本,演员是灵魂。该剧用感人至深的表演让英烈们重回人间。我甚至相信这些演员们就是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有那样的身形,有那样的激情,有那样的信仰……整体性的史诗呈现,包括那些匆匆倒下没有看清面孔的小红军战士,都展现得真实感人。特别是几个主要演员,如赵旭、刘劲、洪涛、曾泳醍、尹诗先等,情感真挚,极具震撼力。其中饰演周恩来的刘劲彩排时受伤,右脚骨裂,但为了按时完成汇报演出,他不顾医生劝阻坚持登台,拄着拐杖满头冒汗行动艰难的刘劲更加真实生动地再现了长征路上的周恩来,这是之前剧本里没有的细节,是一位优秀演员对艺术的回应。
像湘江战役一样,该剧的主创团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总策划兼编剧之一的王宏说,“难,太难了!这就是一次艺术长征啊!”为什么难?长征是一个老题材,各种艺术门类使用次数太多,已经形成了传统的表达定式,难以出新。此番是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可谓一项时间紧迫的政治任务,压力山大。他们没有别的办法,只能遵从艺术创作规律,老老实实深入生活。除了大量研读史料外,编剧李宝群、王宏、肖力,导演宫晓东等一行数人风雨兼程,沿红军长征从湘江到遵义的路线进行深入采访、体验生活,从广西的兴安、全州、龙胜到湖南的通道,贵州的瓮安猴场、黎平、乌江,遵义,翻越娄山关,探访赤水河,行程2000多公里,采访相关人员100多人次,参观红军纪念馆十余个,祭拜红军陵墓数十处,收集了大量第一手材料,为剧本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然而这些仅仅是基础而已,伟大的长征两万五千里,选择哪一段作为叙事的基本脉络?为什么选这一段?这又牵扯到对主题及意义的思考,主题不明晰不仅无法确定时间和空间,也无法确立人物和细节,环环相扣,每一处都是创作的难点。团队内部一边采访,一边狂掀头脑风暴。
当下中国处于一个从没有过的历史阶段,改革持续深入,经济迅猛发展,社会在变革和转型中震荡,在追求富强的同时人们也陷入物欲膨胀的怪圈,精神萎靡、贪图私利、道德滑坡、价值观畸变……我们严重缺失了最宝贵的信仰,缺失了曾经让我们不惧牺牲,坚贞圣洁的革命理想,实际上我们也就缺失了精神的方向,毫无疑问,现实最迫切的呼唤是理想的回归、信仰的重铸。主创们终于从现实意义中找到了突破口,有了这个突破口就能在历史的现场找到切入点,80多年前的硝烟岁月、坚守和牺牲,80多年前共产党前辈们衣衫褴褛伤痕累累却紧紧怀揣的高贵信仰,就是今天急需的黄钟大吕。有了坚定正确的创作方向,作品也就有了灵魂,随后王宏他们的创作团队连续奋战,十易其稿,最终完成了排演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