蜣螂
黄孝阳,鲁迅文学院第十四届、第二十八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1974年生,江西抚州人,现居南京。著有长篇小说《众生:设计师》《旅人书》《乱世》《人间世》《遗失在光阴之外》《时代三部曲》等,小说集《是谁杀死了我》,文学理论集《这人眼所望处》等,曾获第三届、第五届江苏紫金山文学奖,以及“中国好编辑”、“中国书业十佳策划人”等。
1
几天前我在一个采访里说,“有的小说家是果。有的小说家是桃子。有的小说家是苹果与桃子。但对我来说,做水果是不够的,我希望我是超市,里面有水果,还有其他。”
结果有人批评我太狂妄了。
这是一种误解。某种意义上,苹果、桃子皆是完美的,是上帝的恩赐,是自然规律的真理性闪耀。相反,超市是不完美的,属于人的造物,有大量的冗余、废弃、可疑气息等。我所要说的,只是一个维度的变化,一种属性的转移,或者说是一次更富有整体性的系统描述——必然陷于庞杂与含糊不清,因为这是僭越。
在超市里,建构起人的道德(比如说苹果是好的)退居其次,苹果在货架上摆放的位置及其与他者的关系,成为首要。超市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产物,它是一个被苦心孤诣设计的结果。而它又给予人一个主体性的幻觉,比如自助。它还许下诚信的诺言,比如明码标价。许诺购物者保持缄默的权利……超市是一个介于幻觉与真实之间的奇异空间。在这个由时刻都在繁殖增长的货架所构建的迷宫深处,我偶尔能听到内心那头弥诺陶洛斯牛头怪的吼声。
是的,“牛头怪”,我不好意思说我的体内有龙。要接地气。更何况,我又是那么热爱牛肉这种食材,无论是煎炒烩烤。
挑上两斤新鲜牛肉,在人流熙熙攘攘的收银台前排队等候。这种感觉是如此荒谬又真实不虚。
我知道超市在身后看着我。我知道当深夜来临,最后一盏灯也熄灭的时候,那些关于人的故事仍然在这个奇异空间里回荡飘旋,仍然在那些密密麻麻的货架上,用一种我们还没有弄懂的语言窃窃私语,或大声交谈。
2
小说是一个国族的精气神,同时也是一个人的乌托邦。
前者是大的,后者是小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我喜欢白居易这首《琵琶行》。
能有幸生于这个极复杂、且日趋复杂的时代(在我的理解里,近几十年光阴是一个人类社会进化的临界点),是我生而为人的幸运,我当竭尽全力找到它所凝结的“那一小团特定的形式”,并把它表达出来。
我渴望读者与掌声,但不敢幻想此生能拥有多少读者或多少掌声。读者是一个很可疑的概念。幽谷有佳兰,不是说没有读者了,这朵兰花就不再开放。读者不是上帝,至少在我面前,我们是平等的。读者读我的书,是我的荣幸,不读,不是我的损失。
人只能是他自己的读者。如果说只能带一本书去一个荒岛(这真是一个永恒的问题),他首先,也必然要带上的,是他自己。
这个岛屿也将因为他的目光获得声色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