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翩然君子风
 | 1124062883  2016年10月13日09:59

  皑皑阳春雪,谦谦君子风。只要想到君子的清风在空中飞扬,虽是酷暑,也会感觉清凉;即便严寒,也会倍觉温暖。

  我家的客厅里悬挂着四幅梅兰竹菊的竖轴国画,曾经以为,它只是室内点缀,给简陋的居室增添色调。慢慢发觉,这四种植物,以君子的形象从画家的笔下诞生,它不仅是一幅幅画,更是一种生命的象征和高尚品质的追寻和沿袭。梅坚强、勇敢、苦尽甘来,凌寒绽放,让人仰慕;兰幽静迷人,即便身处幽谷,不为大众所瞩目,依然尽情地吐露芬芳;竹谦卑虚心,虚怀若谷,面向长空,壮志凌云;菊冰清玉洁,凌寒不屈,优柔中透露着风骨,俗尘中隐含着雅洁。四君子,集所有美好于一身,有时仰望它们,心中的波澜也会化为花儿绽放。

  生活中的君子,它不如画面中的那么简洁直观,有时它是以大雅大洁、大道至简、大智若愚的姿态慢慢展现在我们面前,如果没有一双穿越红尘的慧眼,又怎能辨认它就是你生命中路遇的君子;如果遇见了,又该以何种姿态与它相迎,或许没有固定的答案。我的梦中住着一位君子,我偶尔与它对语,只因为曾经我只是从旁观者的角度路过它,后来它已远行,我才发现它真正而与众不同的美。它总是谨言慎行,谦和友善,彬彬有礼,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很符合它。曾经我自问,生活中纯粹的君子凤毛麟角,太过高洁是否缺少生活气息。后来发现,在群体中有矛盾争议时,它总是保持一种中庸之道,或付之沉默或莞尔一笑,日积月累,你会感觉这才是做人的高智慧;在自我利益和它人利益相悖时,它总能矜而不争,宽容友善让之待之,不为功名,做人处事只为心安便无忧,让你不钦佩它的仁爱也不行;无论你如何看待它,它总能谦和处之,礼貌待之,我想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应该就是如此吧,今朝如此,明岁也如此。更可贵的是它淡淡的言语后面,却能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正如孔子曰: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虽然它言谈少,但它总能恰到好处地处理很多别人忽略的问题,让人如沐春风,这是它独特的大智慧和高尚品质,这也许就是君子风范吧。果不其然,当旁人赞叹它的功德满堂时,它又退还到原点开始了新的历程。

  无论我在哪里/它总在原处/挺拔成一棵树的风姿/无忧无惑无惧不卑不亢地面对着风雨/迎接众生的来去,让我如何不生爱恋。著名爱国诗人屈原总爱把江离、辟芷、秋兰一些美好的清香植物戴在身上,用以比喻人的唯美品格,于是衍生了“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我手笔那么笨拙,也只能用“岸芷汀兰,心若芷萱”来形容它了。窗外的修竹在风中摇曳,犹如它在风中对我的呼唤,我自我调侃:青青玉影绿山坡/君子情怀绕碧萝/我恋竹风叶叶秀/竹风笑我更婀娜。秋风中漫山遍野的菊花黄了,我赋予它:勿须妖艳独争光/淡淡清姿玉色妆/独占秋闱持傲骨/琴心静锁待飞觞。

  君子的美好也许只是梦中的惊鸿一瞥,时隐时现的在梦中出现,也是一幅不染纤尘的画面,期望它沾满尘世的烟火来见我,可我又开始自嘲了:“你怎么能如此俗不可耐呀,不近不远,坚挺如一的姿态就是君子的风格,用距离来定格君子的形神,不是很好吗”?是的,我已悟出了君风的味道,怎堪站成高枝的姿态与君风共物语,还是等待静心修练吧。弹一曲高山流水,俞伯牙与钟子期千年一遇的知音情怀在琴弦中流淌,不做高君,但期望此生能遇见如君子般美好的人,是众生的夙愿。如果俞伯牙与钟子期第二次能会面,如今知音的故事又该如何续弦,弦在手中,乐音中也许能遇见一个更美的自己。

  风决定了蒲公英的方向,翩然君子风在心间流淌,也是四季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