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尊重创作规律 塑造中国英雄
来源:文艺报 | 吴 京  2016年10月12日07:07

我一直认为,国内观众乐于买单的好莱坞大片其实和传统上容易被观众定型且不看好的主旋律片有共通之处,只是我们需要更为宏观的视角来表达。比如《战狼》,这个故事如果放在美国,可以拍成《碟中谍》,或者《碟影重重》,或者《敢死队》。故事套路是一样的,只不过我们把它放在中国,讲特种兵,讲家国情怀。

那怎么样才有市场?好故事就会带来市场。主旋律题材只要讲出漂亮的故事,或者抓住某一种情绪做到极致,一样可以让大众信服和买单。

再来说说电影风格,回过头来看《战狼》当然是有很多不足,但是《战狼》是故意要跟一些审美情趣对着干的。银幕上的中国男人形象应该更丰满,除了谋略,也要有能刺激荷尔蒙的阳刚、硬朗的形象。

具体说到《战狼》的创作,我们参考了好莱坞类型化创作的一些经验,在故事的架构、人物情感的走向、戏剧性的冲突这些方面是很较真的,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把中国式的英雄还原成有血有肉的人,在一种更感性的层面上吸引、打动观众。冷锋不是个完人,他有冷静尖锐的一面,也有暴躁别扭,不按理出牌的一面,对待感情又是机灵和笨拙并存的。

至于技术层面,从《战狼1》到目前还在拍摄的《战狼2》,我们还在摸索更风格化的画面语言、镜头调度和音乐,也在尝试和不同的动作、特效、音乐团队合作,希望能给这个系列更高的识别度。

只有内功深厚、有真材实料的作品才会活下来。所以说只要制作方静下心来做,市场自然会给予正向的反馈。用心以恒,用心以诚。这其实就是电影人的匠人精神。一个健康的市场不是你今天破了5亿,明天我逆袭你6亿打脸,而是每一种类型的影片都有生存呼吸的空间,都有底气和尊严接纳市场的检验。我们愿意为此努力,即使需要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