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寓言之父列子的故事(1)
已入化境的人
在周穆王时期,地处最西端的那个国家出了一个能幻化的人。这个人能力极大,能出入于水火,能在岩石中穿行,能翻转山河,能移动城市,他还能悬停在空中,世间没有物体能阻碍他,他千变万化没有穷尽。他不仅仅只有这些能力,还能改变事物的形状,以及改变人的思绪。
有一年,这个能幻化的人来到中国,周穆王对他像神祇一般的敬重,像待国君一般的侍奉,不仅把自己的寝宫让他居住,还把祭祀神灵的食品让他餐用,并指派佳丽乐队为他提供娱乐服务。然而这个能幻化的人却不领情,放言穆王的宫殿低矮、条件差得不能居住;并说穆王的膳食腥臭得不能食用;还用诬枉的语言说穆王的嫔妃丑陋羶臭不可近人。
于是穆王便为这个能幻化的人大兴土木,建造宫殿,雕梁画栋尽显豪华,且使用达到了极其方便的程度。穆王几乎耗竭了府库的钱财,才把演出楼台建成。这楼台高达八千尺,高出了终南山,称为中天之台。穆王还专门派人挑选了郑国和卫国的苗条佳丽。这群美人儿俊眼娥眉,面胭红唇,体洒香水,佩戴珠玉耳环手镯,穿上东阿细布的广袖衣裙,拖上齐国的绢绸,并带上各种香草走上这座楼台,常为他演奏《承云》、《六莹》、《九韶》、《晨露》等动听的音乐。伺候的人还每天为他送上味美的膳食,每月为他送去最美的服装。可他还是不高兴,只是勉强地住进宫殿,勉强地去看佳丽的演奏。
有一天,这个能幻化的人邀请穆王一同出去游玩。他叫穆王拽紧他的衣袖,接着两人便腾云而上,到了苍穹中央才停下来。穆王跟着能幻化的人进到他的宫殿。这宫殿是用金银建造的,装饰物都是珠玉,它悬在白云和雷雨之上,不见依托的物体。这地方,耳朵听到的,眼睛看到的,鼻子闻到的,舌尖尝到的,都是人间所没有的。因此,穆王就认为自己已经置身于紫微、钧天、清都、广乐这些天帝所居之地。穆王低下头往大地看去,见到自己那一大片宫殿楼台就像叠在一起的土块。此时的穆王就认为如果让自己在这仙境之地住上几十年,他也断不会想念自己的国家的。
接着能幻化的人就陪同穆王游玩。两人所到之处,仰视见不到太阳和月亮,俯瞰见不着江河湖海。迎面光影投来,穆王两眼昏花,一片模糊;四周声音飘来,穆王两耳嗡嗡,听不清楚。很快,穆王感到他的百骸及五脏六腑都在不由自主地颤抖,精神出现低迷,意志正在丧失,便请求能幻化的人带他回去。能幻化的人没有迟疑地推了他一把,穆王就在虚空之中一惊便醒来了。他环视四周,自己还是倚坐在原先的地方,侍候他的人仍然是熟悉的面孔。他再看近前的东西,杯里的酒是刚倒出来的,冒着热气地菜肴是刚放好的。眨眨惺忪的眼睛,穆王问左右的人:“我刚才是从哪里回到这里的?”应道:“大王就在这里静静地养了一会儿神。”
这之后,穆王的精神出现了恍惚状况,常常走神,答非所问,数月后才逐渐恢复正常。一天他就自己感觉神不守舍的问题请教能幻化的人。
能幻化的人告诉他:“那次是我与您的精神出去游玩,在您身上呈现的状况是精神出走,身体自然是不会移动的。”
“我只是精神与你在外游玩,身子一直在宫殿?”穆王双目瞠着。
“是啊。”能幻化的人又问穆王,“大王在天上居住的宫殿,与您的宫殿有什么不同呢?大王在天上游玩的花园,与您的花园有什么不同呢?我知道大王习惯于常常见到的东西,对发生变化的东西持有怀疑。其实就算是变化最大的事物,无论是变化快一点还是慢一点,怎可能做到如实地描述出来呢?”
这次对话使穆王十分愉悦。他从此不再过问国家大事,也不与大臣和嫔妃亲近,他频繁地外出游玩,甚至毫无顾忌地去遥远的地域游玩。
为了游玩,穆王特颁诏用天下最好的八种骏马来驾车。他乘坐的马车当中左边的服马叫绿耳,右边的服马叫骅骝(huá liú),两边靠左的骖马叫白义,靠右的骏马叫赤骥,由造父驾驭,泰丙为车右。随从的马车,当中左边的服马叫逾轮,右边的服马叫渠黄,两边靠左的骖马叫盗骊,靠右的骏马叫山子,由柏夭为主车,参百驾驭,奔戎为车右。
有一次他们策马驰骋一千多里,到了巨蒐(sōu)氏的国家。巨蒐氏毕恭毕敬,献上了白鹄( hú名马)的血液让穆王饮用,备好了牛马的乳汁供穆王洗脚;并对所有乘车和驾车人接待周到。他们吃饱喝足后继续行进在游玩路上,当天歇宿在昆仑山一弯凹处,位于赤水(传说中的水名)的北面。次日他们登上了昆仑山顶峰,观览了黄帝的宫殿,并提出修缮整新的建议,以便长久地传给后世。
他们继续前行,又成了西王母的座上宾,宴饮于瑶池。宴毕,西王母给穆王朗诵歌谣,穆王也来了兴致跟着唱和,那些谣辞充满悲婉。后来他们又观赏了太阳入山的情景。
对于游玩一天达万里,穆王愧叹:“哎呀!我不顾道德修养而只知道玩乐享受,后世的人恐怕要认为这是罪过而谴责我吧?”周穆王也许是世间的神人吧,他这一生享尽了世间的快乐,却仍活了一百岁才去世,而那时的民众还认为他是升天了。
老成子学幻术
老成子跟随尹文(战国时的哲学家)先生学习幻化术,不想尹文先生三年中没让他学到一点东西。老成子对此有些想法,就问尹文自己究竟哪里做错了,并提出了退学要求。尹文先生先是向他默声作揖,然后把他引入室内,在叫走了室内的其他人后才对他说:“昔日老聃(dān 即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往西去的时候我送他,他回过头来对我说:‘一切有生命之气和形状的东西,都是虚幻的。创造万物之时,阴阳之气的变化叫做生和死。懂得这个规律且顺应这种变化,并根据具体情形来变易的,叫做幻和化。而创造万物的技巧微妙、功夫高深,很难做到全部了解与把握。根据具体情形来变易的技巧明显、功夫低浅,故随时在发生,又随时在湮灭。只有懂得了幻化与生死没有本质的不同,才可以学习幻化之术。其实我和你也在幻化着,为什么一定要再去学呢?”
老成子回家后,成天思考着尹先生所说的话。三个月后,他便能能自如地时隐时现,还能交错四季,使春天收割,秋天播种,冬天打雷,夏天结冰;使飞鸟行走于地上,走兽飞行于天上。遗憾的是,他直到终生也没有把这些法术写成文字,因而失传于后世。
列子先生说过:“世间善于幻化的人,他的道术平常而隐秘,他的功绩与普通人别无二致。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的德行,三王(燧皇、羲皇、农皇)的功绩,不一定是来自他们的智慧和勇力,也许就来自于幻化。但谁能通过推测来断定呢?”
醒的征兆梦的原因
醒着有八种征兆,梦着有六种原因。醒着的八种征兆是:在重复过去的事情;在做新的事情;已有收获;已有丧失;已有悲哀;已有喜悦;即将新生;即将死亡。这八种征兆,都是形体与事物接触产生的事情。梦着的六种原因是:致梦源自自然而然;致梦是因为惊愕;致梦是因为思虑;致梦是因为醒悟;致梦是因为高兴;致梦是因为畏惧。这六种原因,都是精神与事物相遇而产生的。不懂得神灵感应所引起的原因的人,事情已发生了却不知是怎么回事;懂得神灵感应所引起的原因的人,一旦事情发生就明白是怎么回事。明白是怎么回事,还畏惧什么呢?
通常说来,一个人的体格和精力的状况怎样,是充实、空虚、增强、亏损,都无不与天地相通,与外物相应。一般来说,阴气太旺盛了,就会梦见大河而产生恐惧;阳气太旺盛了,就会梦见大火而产生灼烧感;阴阳二气都很旺盛,就会梦见生死残杀的惊悚场面;吃得太饱入睡,就会梦见把财物给予别人;没有吃饱入睡,就会梦见去抢夺别人的财物;病症是元气浮虚的,就会梦见身体在空中飘飞;病症是元气沉实的,就会梦见身体埋进了土里;枕着带子一类的东西睡觉,就会梦见蛇虫;入睡后被飞鸟衔住头发,就会梦见在飞翔;天气行将阴晦,就会梦见大火;身体行将生病,就会梦见吃饭;喝酒以后入睡,就会在睡梦中忧愁;唱歌跳舞后入睡,就会在睡梦中哭泣。
列子说过:“精神与事物相遇就会生成梦,形体与事物接触就会生成事。因而白昼的思虑与夜晚的做梦,都可以解释为精神和形体遭遇到某些事物的缘故。不过精神凝聚的人,白天不会放纵思虑,晚上就不会做梦。真正醒着的人不用去言语,正在做梦的人其梦境纷乱。醒着、做梦、形体、精神是相互转化中的一个个过程。古时候的真人,醒着的时候是忘我的,入睡的时候不会做梦,难道会是虚假不可凭信的?”
古莽国中国阜落国
西方极地靠南的角落有个国家,不知是与哪些国家接壤,其名为古莽之国。这个国家的阴气和阳气因不交会,所以没有冬天与夏天的分别;还因为太阳和月亮的光芒不能照耀,所以也没有白天与黑夜的分别。这个国家还有一个现象,就是老百姓不吃饭穿衣,入睡的时间很长,五十天才醒一次。他们把梦中的所作所为都当着真实的,却把醒着时的所见所闻看成虚妄的。
而四海(东海、 西海、南海、和北海)的中央叫中国,它横跨大河南北,超越岱岳(泰山)东西,足足有万多里见方。这个国家的阴阳二气非常分明,故有一段寒冷期,一段炎热期;其昏暗与明亮也各占据一段时间,因而存在着白天和黑夜。然而这里的百姓有的聪明,有的却很愚昧。由于雨水充沛,气温适中,这里的万物受到滋养,十分繁茂,呈现出多姿多样的形态。这个国家的君主与臣民同舟共济,他们用礼仪和法律来维护国家秩序,其作为是不能以数字统计的。老百姓一段时间醒着,一段时间睡着。但他们却与古莽之国老百姓的认识相反,认为醒着时的所见所闻是真实的,梦中的所作所为是虚妄的。
东方极地靠北的角落有个国家名为阜落之国。这个国家的土地异常寒冷,原因是太阳和月亮的光芒只能照耀一星半点。所以这个国家的土地长不出庄稼,人们只能吃草根和野果,对于猎物也不知用火烧熟后再吃。再就是这块土地上的人性情刚烈强悍,他们以强凌弱,崇尚胜利而不讲礼仪。不可思议的是,他们行跑的时间很多,却很少静下来,并且常常是醒着不睡觉。
雇工与雇主的异梦
在周朝的时候,有户尹姓的人家已是家大业大了,但主人仍在极力地添置家产,致使他家的雇工从清晨到黄昏都得不到一刻歇息。其中有个年龄偏大的雇工已累得筋疲力尽了,仍然不停地被使唤,使得他白天干活时发出呻吟声,夜晚疲惫地沉睡而唤不醒。由于白昼紧张而劳累地干活,时日长了便导致他精神恍惚。他夜夜都梦见自己当上了国君,地位至高无上,统揽着国家所有大事,为所欲为;尤其是在宫中饮宴、在花园游玩时,令他无比快乐。然而当他梦醒、回归现实后,却是一切照旧。
有人对老雇工的勤苦给予他安慰,不想他却说:“如果人的一生是一百年,那么白天和夜晚就各占一半。我白天做奴仆的确很苦,但夜晚做国君,则是无比快乐的。我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而那个尹姓的主人一门心思地经营着自己的家业,思虑每日都集中在相关事务上,身心很疲惫,夜晚也沉睡得唤不醒。他每晚都梦见自己在做奴仆,被使唤指派,苦累活都干,并挨骂挨打,领受着世间的屈辱。他夜夜在睡眠中呻吟和呼喊,直到天亮醒来才终止。
尹姓的主人因此而苦恼,便去谋求私交很深的朋友解除。有位朋友对他说:“你拥有的财产和地位足以支撑你的荣耀,你庞大的财产已超过别人很多,没人能企及你。至于你说的每晚梦见做奴仆的事,应该说是苦与乐的循环往复,是自然规律的使然。你想在醒着的现实中与睡梦中都无比快乐,怎么可能呢?”尹姓的主人听完他朋友的话,便放宽了雇工们完成工程的期限,这样他便不再思虑重重,摆脱了苦恼,雇工们的劳累也减轻了。
华子的健忘症医治
宋国阳里这个地方,有个叫华子的中年人得了健忘症。他早上取用过的东西到晚上就忘记放哪里了,晚上用过的东西到早晨就得满屋找;他在外赶路却忘记了行走,在家迎来送往后却忘记坐下;他分不清时间的先后,分不清古今。全家人因此为他苦不堪言,就请来史官占卜,但占卜的断语并不灵验;又请来巫师祈祷,做了一番捉妖驱邪的法事后却不见效果;最后又请来名医诊治,服用多副药后也不见好转迹象。
正在家人不知如何是好之际,鲁国有个读书人前来自我推荐,说华子这病他能治好。在什么法子都用过后却不能奈何此病,华子的妻子和儿女对有人毛遂自荐自然感到庆幸,他们愿拿出一半的家产作为治愈华子之病的报酬,就让这个读书人给华子诊断并开药方。读书人与华子交流后对他的家人说道:“这种病是不能靠烧龟甲占卜断结果的,也不是巫师祈祷就能逆转的,同样不是药物针灸能够医治的。我得去改变他的心灵更换他的思虑,这样也许能治好他的病。”
接下来,读书人就说服华子脱去了衣服,把他的衣服藏了起来,华子就去寻找衣服;不给他吃饭,华子就去寻找食物;把他关在黑暗处,华子就去寻找有光亮的地方。读书人把华子的这些表现告诉了他的儿子后说道:“你父亲的病是可以治好的。但我治病的方法是保密的,将来也只能传子孙,不能旁落外人。所以要请你及家人回避七天,我要单独与他住在室内。”华子的儿子表示同意,其家人都按读书人的要求行事。没有人知道读书人与华子在一起的几天里做了些什么,但华子患了多年的病就在这几天后的确荡然无存了。
谁知华子清醒以后就变成了另一个人,不仅大发雷霆,还修弃了妻子,惩罚起儿子,并手持戈矛驱逐那个为他治病的读书人。衙役捉拿他后问他这样做的原由,他回答道:“在很长的时间里我都健忘得很,脑子里空空如也,天与地是否存在也不知道。现在我突然明白了一切,那些沉淀了数十年的得失、好恶和哀乐都化着千头万绪全部涌上心头。我害怕将来这得失、好恶和哀乐还会像今天这样纷乱于心,要得到即使是片刻的淡忘,恐怕也很难。”
子贡听说了华子的事和他说的这番话后觉得不可思议,就向孔子作了转述。孔子对他说:“华子所说的不是你能听懂的啊!不过你去叫颜回记录下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