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读过的诗》之致敬诗人
2016年9月24日,《那些年我们读过的诗》新书发布暨“致敬诗人”诗歌朗诵会在北大英杰交流中心举行。活动由人民日报出版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高速公路交通广播、青年文学联盟共同举办。
2016年,中国新诗走过了一百年,正是为了纪念中国新诗百年,《那些年我们读过的诗》遴选出了经过时间淘漉的59首经典中文作品与进入诗歌史的52位中国诗人,这些诗和诗人照亮了中国新诗百年的灿烂星空。
为向在现代诗发展历程中有卓越贡献的三位当代诗人致敬——他们的写作与思考,他们对读者的影响,都是有目共睹的,人民日报出版社、中国诗歌网等机构联合授予翟永明女士、欧阳江河先生、西川先生为《那些年我们读过的诗》之“2016致敬诗人”!
《那些年我们读过的诗》2016致敬诗人之翟永明
诗人介绍
翟永明,祖籍河南,1955年生于四川成都。1980年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曾就职于某物理研究所。1981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4年,完成大型组诗《女人》,翌年发表,以独特奇诡的语言与惊世骇俗的女性立场震撼了文坛,被誉为“女性诗歌”在中国的发轫与代表作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翟永明一直在风格上寻求各种可能性。1986年离职,后专注写作。1998年在成都开“白夜” 酒吧,亦为文化沙龙,在此间策划、举办了一系列跨领域文化活动,经营至今。著有诗集《女人》《在一切玫瑰之上》《称之为一切》《终于使我周转不灵》《十四首素歌》《行间距》等九种,诗文集《最委婉的词》,散文、文论集《纸上建筑》《坚韧的破碎之花》《正如你所看到的》《天赋如此》等。作品被译为英语、法语、荷兰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德语等,并在上述语系国家发表出版。2007年获“中坤国际诗歌奖”,2012年获意大利“Ceppo Pistoia国际文学奖”,2012年获第三十一届美国北加州图书奖翻译类图书奖,2013年获第十三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杰出作家奖”。
致敬词
她的《独白》是一代青年的自我启蒙,从《静安庄》到《随黄公望游富春山》,从《女人》到“白夜”,她的创作实践见证了三十年来汉语诗歌的艰难、进展、可能和坚韧,为构造新的经典样式提供了异质因素。她是当代最具感召力和原创性的诗人,她的女性立场,与现代诗歌精神的觉醒与坚守连在一起,成为中国现代性诗歌谱系中一个独特的存在,她在时代的内部建构起语言的宫殿,又与现实之间保持了谨慎的距离,寂静的个人魅力让她的影响超越了任何世俗的荣誉。基于此,我们向翟永明女士授予“那些年我们读过的诗”之“2016致敬诗人”!
《那些年我们读过的诗》2016致敬诗人之欧阳江河
诗人介绍
欧阳江河,生于四川泸州,本名江河,诗人、诗歌批评家、书法家。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3年至1984年间,他创作了长诗《悬棺》。代表作有《手枪》《玻璃工厂》《汉英之间》《最后的幻像》《咖啡馆》《傍晚穿过广场》《凤凰》等。著有诗集《透过词语的玻璃》《谁去谁留》《事物的眼泪》《凤凰》《如此博学的饥饿》《大是大非》,评论集《站在虚构这边》等。他的写作理念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诗坛产生了重大影响。
从朦胧诗时代,他就已经成名,并以其持续的创作深刻影响了诗坛。这位以诗歌留名文学史的大诗人,有着宽广而强大的创造力。2016年3月,欧阳江河以新诗集《大是大非》获得第14届华语文学传媒“年度杰出作家”大奖。他以诗歌创作影响中国诗坛二十多年,“宝刀不老”!他穿越了一个个生命的广场,在每一个广场上都留下了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创造。
致敬词
透过词语的玻璃,他站在虚构这边,他是朦胧诗派诗人,为历史贡献出的诗歌经典流传至今,正如狄德罗所说:“我不属于任何人,而是属于所有的人。”他已经成为诗歌文明的一部分,他是中国现代汉语诗歌理论重要的发言者,他的声音穿过广场在历史中发出回声,他走在汉语前面,以如此博学的饥饿,在词与世界之间搭建起伟大的空虚,引领了一个语言的时代!基于此,我们向欧阳江河先生授予“那些年我们读过的诗”之“2016致敬诗人”!
《那些年我们读过的诗》2016致敬诗人之西川
诗人介绍
西川,诗人、散文和随笔作家、批评家、翻译家,1963年生于江苏,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系美国艾奥瓦大学国际写作项目荣誉作家(2002)。曾任纽约大学东亚系访问教授(2007)、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写作系奥赖恩访问艺术家(2009),现为北京中央美术学院文学教授、图书馆馆长,山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日本东京城西国际大学客座教授。出版有九部诗集和诗文集、两部随笔集、两部评著、一部诗剧。此外还翻译有庞德、博尔赫斯、米沃什、盖瑞.斯奈德、奥拉夫.H.豪格等人的作品。曾获鲁迅文学奖(2001)、上海《东方早报》“文化中国十年人物大奖(2001-2011)”、腾讯书院文学奖致敬诗人奖(2015)、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2015)、中坤国际诗歌奖(2015)、德国魏玛全球论文竞赛十佳奖(1999)等。其诗歌和批评文章被收入多种选本并被广泛译介,发表于二十多个国家的报刊杂志,其中包括英国《泰晤士报文学副刊》、美国《巴黎评论》、德国《写作国际》、日本《现代诗手帖》等。纽约新方向出版社2012年出版由Lucas Klein英译的《蚊子志:西川诗选》,该书入围2013年度美国最佳翻译图书奖并获美国文学翻译家协会2013年度卢西恩.斯泰克亚洲翻译奖等。西川曾于2014年出任国际笔会“新声奖”五大国际评委之一。
致敬词
大河拐大弯,青春的星空反转为汉语现代诗歌的大地,他在中西文明之间游荡,他是一只带来诗歌福音的大鸟,飞翔在寓言、生活与语言交织的迷宫,他的渊博时刻保持了诗的洞见,他呈现的是对未知世界的创造,他的诗里布满了新的星空,他踩着思想的钻石为我们写下了属于未来的诗篇。基于此,向西川先生授予“那些年我们读过的诗”之“2016致敬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