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讲述更多原创中国故事
来源:文艺报 | 刘秀娟  2016年10月10日06:42

近日,全国创意写作大会在京召开,来自各高校的专家与活跃在创作一线的作家汇聚一堂,探讨“创意写作”的现状与未来。会议由中国作家出版集团、文艺报社、上海大学中国创意写作中心共同主办。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主任何建明出席并致辞。

何建明谈到,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尤其在当今世界,文化不但要满足本民族的精神生活需要,而且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今天的中华民族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伟大复兴的目标,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更应该重视和发挥文化原创、文学原创的作用。当前,我们的文化发展与经济、科技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还不相匹配,而文艺创作中的原创力不足正是制约文化发展的瓶颈之一。近年来创意写作在各高校蓬勃兴起,许多作家和大学生从事创意写作,这已经成为一种文学趋势。创意写作有利于更新文学创作思维、创新文学教育模式、探索中国化的写作人才培养模式,它不但促进了高校文科教育的发展,也给文学创作带来了巨大的活力。举办这次大会,既是对过去几年来高校推动创意写作教学实践的总结,也是对未来学科发展的促进与提升。何建明认为,时代给了中国大发展的机遇,中国当代社会正发生着历史性的巨变,社会形态复杂而丰富、生动而精彩,到处都是精彩故事。精彩的中国故事需要有精彩的艺术表达,创意写作可以为讲好中国故事服务。希望通过此次研讨,能真正有效地促进创意写作的发展,使得文艺作品能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设立“写作中心”、“创意写作专业”以及“驻校作家”等文学教育新体系,带来高校文学教育从“文学史认知”、“文学理论教授”到“创作实践”、“服务社会”的渐变。从2009年国内第一家创意写作研究中心在上海大学成立到现在,短短几年内,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近百所高校均已开设创意写作课程。随着中国创意写作学科的稳步发展,“中文系的教学目标是不是培养作家”、“作家能不能教”等最初饱受争议的话题已经不是问题,如何打通创意写作上下游的联系从而使创意写作服务于文化产业和公共文化,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创意写作体系,如何进行创意成果的转化,如何与国际创意写作文化接轨等实践性问题成为当前热点。

会议期间,上海大学创意写作中心执行主任葛红兵和徐忠志、程光炜、刁克利、王宏图、兴安、丁晓平、李骏虎、曹有云、付秀莹、马娜等50多位作家、学者,围绕“传统写作与创意写作的融合”、“影像时代的中国创意写作”、“创意写作与中国文学国际影响力”等议题展开研讨,提出了很多有益的见解。

《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主持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