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杵瓜香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荔枝在大文人苏轼笔下入诗,在杨贵妃眼里是水果中的极品。可比山寨里的八月瓜,那就差多了。
八月瓜虽然好,可我不大喜欢。它是木本藤蔓植物,常常只有攀附他物,才能昂扬向上。俗语说:不进茨芭林,就不被茨挂。在荆棘中,儿时的我伸手去撷瓜,受到刺蜇,即使得到瓜,也还会有什么好感吗?
今年中秋夜餐,两家人去吃火锅,路过县城关门岩大桥,只见桥头一男一女趸着两背篓八月瓜,有的灰黄色,有的紫红色,大的一个有半斤,小的一个也有一两重。“十元三斤”他们逢人便喊道,叫卖着。有的讨价还价,有的先称为快。看到我去投去目光,女人堆着一脸的笑说,是你呀,买八月瓜,你看多新鲜。似曾相识,但又不知她是谁,我心想,拿钱买瓜,熟人与否都无所谓,钱足秤够可也,再说小时在农村上山去亲自采摘都不嫌麻烦,而今有新鲜的果实在眼前,何不买点尝新。我选了三大一小,差不多一斤,也没过称,付给十元,她高兴地收了钱,煞有介事说道:瓜皮熬水洗脚治脚气。谢谢提示!我道谢后迈开腿去追妻儿们。追到向氏烂火锅,大伙拿到一吃,一个个深感新奇,都说果肉清香而甜,口感绵软,比吃香蕉还清爽,籽粒多而黑色亦可吃,看到读高中的雪银侄女吃得开心,我感到无比爽心。华女带着乳儿姗姗来迟,看见小瓜,舍不得吃,一直留着到饭后。
用力扮开厚厚果皮的,白生生、水汪汪、圆滚滚的果肉就裸露出来。一口咬下去,清爽的果汁满口生香,顿时侵入我的五脏六腑,妙不可言。荔枝比她甜,但没她芬芳;香蕉有她的滑嫩,没有她的润泽;荔枝有她的圆润可爱,但没她的深邃厚情。八月瓜的味道,就是山果之精华,不带一丝儿凡尘。正因如此,土家山寨有这样的戏言“女人好看一枝花,好吃不过八月瓜”,因这开口的八月瓜酷似女性生殖器,因此就成了茶余饭后男女戏言的题材。未婚的女子是不知道这个的,因成人们都讲文明,有未婚男女在一起时,缄口不谈此事。要是此时有粗暴口之人就说:“八月瓜、九月奓,嫂嫂吃了想j b”,定会被大伙嗤之以鼻,喊大流氓。
小时无知,只知道八月瓜可吃,但并不知其还有它用。回到家,立马读了《辞海》《本草纲目》对八月瓜(札、炸)的记载,让我对她有新的认识、新的了解。它不仅能吃,而且还具有药用价值。
看看网上,即知八月瓜的学名为八月札,在不同的地方叫法不同。渝东石柱人称之八月瓜,湖南张家界称为牛腰果、猪腰果,福建一带称之八月拉。湖北称之野香蕉。虽然叫法各异,但功效一样,生长环境也差不多,海拔六百米以上两千米以下的阔叶林缘或稀疏灌木林丛,常常有暮春开着白紫花,雄性为白花,雌性为紫花,夏季挂绿青果,渐渐果皮成黄色,秋季八月果色多成紫红色。果实圆柱形或弯曲像香蕉。熟透的果实腹皮裂开,肉眼可见果瓤——袒露洁白的果肉。根据成熟季节和果实形状特征,老百姓叫之八月瓜,或称八月奓,野香蕉,也有叫八月炸(札)的,只是写法不一而已。石柱土家俗语有“八月瓜,九月奓,十月撷来诓娃娃”,因高海拔地区成熟较晚,故有此说。百度上,八月札又名杵瓜。
在中药用里,它属于三叶木通类的果实。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载:八月札为木通科植物木通的果实。性寒味甘,功能疏肝理气、解郁,主治肝气郁结、胸胁胀痛等。另有三叶木通、白木通的果实,亦作“八月札”用。《图解本草纲目》(2014年5月江西科技出版社)载:预知子(又称圣知子、圣先子、盍合子、仙沼子)蔓生,依大木上;叶绿,有三角,面深背浅。七月、八月有实作房,生青,熟深红色……子仁,苦寒无毒,主治杀虫疗蛊、诸毒……根,苦冷无毒,每用三钱解毒,温水服,立刻见效。《本草纲目》载有神奇功效:“取其子二枚,缀衣领上遇有蛊毒,则闻其有声,当预知之”。因此,中药名“预知子”由此而得。何为蛊毒?蛊是一种以毒虫作祟害人的、较古老的、神秘而恐怖的巫术,主要流行于中国南方各地和一些少数民族中。稻谷储藏仓太久,谷壳表皮会变成一种飞虫,古人称之为蛊。左传昭公元年说:“谷之飞,亦为蛊”“谷久积,则变为飞蛊,名曰蛊”。孔颖达《十三经注疏》曰:“以毒药药人,令人不自知者,今律谓之蛊毒”。《本草纲目》中说:造蛊的人捉蛇蛊、犬蛊、猫蛊、蝎蛊、蛤蟆蛊、虫蛊、飞蛊等一百只虫,放入一个器皿中。让其互咬,大虫的吃小虫,经年开之,必有一虫尽食诸虫,此即名曰蛊。蛊是一种专门治毒疮的药,后被人用来害人。晋干宝《搜神记》说:“盒有怪物,若鬼,其妖形变化,杂类殊种.或为猪狗,或为虫蛇,其人皆自知其形状。常行之于百姓,所中皆死。”
但是,放蛊者一贯谋财害命,史上一直将它列为严打对象。《汉律》中就有“敢蛊人及教令者弃市”的条文;唐宋以至明清的法律都把使用毒蛊列为十恶不赦的大罪之一,处以极刑。官府对所谓施蛊者的处罚极其残忍。明人邝露说,壮族地区的“峒官”提陀潜抓到施蛊妇女后,将其身体埋在地下,只露出头部在外,再在蛊妇头上浇上蜡汁点火焚烧。现代,我国刑法规定对投毒者,也是列为重刑犯处理。而八月瓜真有预知蛊毒之灵么?也许吧!
不过,八月瓜富含维C和十几种氨基酸,美容且养颜,养生又保健,将未熟的八月瓜切片晒干后,就是中药名“预知子”了,性味苦、凉,能有清热利湿、活血通脉、行气止痛之功能,主治小便短赤、淋浊、水肿、风湿麻痹、跌打损伤、乳汁不通、子宫脱垂、睾丸发炎。苏医《中草药手册》载:将八月炸、金樱子、海金砂根各四两、天葵子八两,煎汤分三天服,可治淋巴结核。《圣惠方》乳香煎方剂称:如果人腹有虫,致使皮肤生疮,语声变,鬓眉毛落,将预知子二两、雄黄二两、乳香三两各研成细末,先用乳香末在银锅中煎水一斗,慢火煎至五升,再加入预知子末、雄黄末,用慢火煎成膏,盛入瓷器中,每日取一汤勺膏用温酒空服,可治疗大风腹脏有虫,后有虫如马尾随大便出来。
那天吃的八月瓜,余皮由妻带回,因卖者说用其皮煎水洗足,可去脚病。妻却带到半路就用搞丢了,真是遗憾。八月瓜皮还可炒煮来吃,可解热烦口渴、反胃少食、膀胱有热。查看《本草汇言》一书,其中早有记载:取八月瓜六个,剥去果皮,加蜂蜜水适量煮熟食之,可治胃病、膀胱炎。如将八月瓜皮切成小块,倒食用油、放入小茴香、蒜末、葱末、咖喱粉、切成块的西红柿,最后加八月瓜片,然后加入一勺子酱油再炒。用作下饭菜,可食疗之。
每当中秋之时,飘香的八月奓(瓜)就如期而至,杵瓜又让人们大饱眼福,大开食欲,默默无闻地造福人类。她的无私奉献精神,能不让人钦佩么?人有《八月瓜》七绝曰:
紫果中秋串串佳,山间木本两家花。
攀依大树朝天长,早有药书赞彩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