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诺贝尔文学奖将揭晓 今年该轮到美、非作家了?
来源: 中国经济网 | 郦亮  2016年10月07日09:24

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斯德歌尔摩当地时间10月6日,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就将揭晓。每年此时,各大博彩网站就会对获奖人进行预测,当然大部分是没有猜中,但也有猜中的,比如去年的获奖者阿列克谢耶维奇就在博彩榜单中排列第一。那么今年的获奖者可能是谁?或者说是代表哪个大洲的作家?是写什么方面题材的作家?青年报记者试图进行解读。

依然不要对村上春树抱有太大希望

在Ladbrokes和unibet两家著名博彩网站上,今年村上春树的赔率依然排在榜首。不过这应该已经不会引起人们的太大兴趣,因为年年都是这样,年年都是得不了奖。

有人笑言,现在村上春树位列预测榜单之首不是新闻,不在榜首倒是新闻了,当然,如若获奖那是最大的新闻。还有人给了村上春树一个绰号“著名陪跑员”。的确,这么多年来,位列预测榜单之首的村上春树不知道目送了多少其他上榜作家去获得诺奖,只留下他一个人孤单的身影。

但是从去年的预测结果来看,人们似乎又对村上春树今年获奖增加了一些希望。去年,白俄罗斯女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在最后一刻超过村上春树,位列预测榜单之首,最后她确实也获得了诺奖。还有,这几年入围预测榜单,最终也获得诺奖的作家越来越多,诺奖和预测榜单有一种同步的趋势,这是否意味着村上春树作为榜首作家今年获奖的概率会提高呢?

这大概只是一个理论上的可能。文学评论家止庵对青年报记者说,诺奖有两个任务,一个是“开拓文学视野”,一个是“确认文学成就”。而据止庵的观察,在所有获奖作家中,起码有一半的人是因为“开拓文学视野”的考虑才被授予诺奖的。这就是说,这些作家属于如果不获诺奖,就可能被遗忘,而因为获奖,才会被读到。这也体现了诺奖评委的文学主张,也是给那些有思考的冷门作家的一个鼓励。从这个角度来说,村上春树太受人关注了,作品太流行了,每年都会上预测榜,而且还是榜首,这样的作家还需要通过诺奖让读者关注吗?所以,村上春树获诺奖也只是理论上的可能。

同样的道理,今年上榜的肯尼亚作家恩古齐·瓦·提安哥,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及乔伊斯·卡罗尔·欧茨,以及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奥兹,都是年年争夺诺奖的热门作家,因为他们年年被提起,年年很热门,所以他们获奖的概率也是不大的。

该美国和非洲作家了?

青年报记者对近10年的诺奖作家进行了梳理。2006年获奖者帕慕克是土耳其人,算亚洲作家。2007年多丽丝·莱辛,英国人。2008年勒·克莱齐奥,法国人。2009年赫塔·米勒,德国人。2010年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秘鲁人。2011年,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瑞典人。2012年莫言,中国人。2013年艾丽丝·门罗,加拿大人。2014年莫迪亚诺,法国人。2015年阿列克谢耶维奇,白俄罗斯人。从中可以看出,欧洲作家最多,有6位,亚洲作家2位,南美洲1位,北美洲1位。这就是诺贝尔文学奖作为一个欧洲主导的文学奖的取向。

诺奖的评选机构瑞典皇家科学院代表了欧洲精英文化的传统。最近几年,外部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对欧洲的影响越来越大,这引起了欧洲知识界的反思,一些精英已经站出来公然抵制美国文化的进入。为了捍卫欧洲的传统,身为欧洲人的诺奖评委不得不动用了一点私心,把奖项更多地颁给欧洲作家。

但总这么做,是不行的。如果诺贝尔文学奖成了“欧洲文学奖”,自绝于世界人民,那对诺奖的声誉也是一种损害。为了不让人们说诺贝尔文学奖变成了“欧洲文学奖”,诺奖评委会有时也会搞点平衡,撒撒胡椒面。所以近10年中也会有亚洲、南美洲、北美洲的作家获奖。但是有一点也是显然的,近10年中,非洲一个作家也没有获奖,美国一个作家也没有获奖。于是人们猜测,即便是再看不惯美国,冷落了这么年,是不是也应该让美国作家获一次奖呢?毕竟美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还有非洲,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洲,能够被长期漠视吗? 这合理吗?

如果是给美国或非洲,但这个作家现在又不能太受关注,不是提安哥、菲利普·罗斯、欧茨这样的人,这显然很考验诺奖评委的眼力和脑力。

中国作家未来大有希望

这几年,中国作家也变成了诺奖预测榜上的常客。最经常上榜的应该是诗人北岛。但是2012年莫言第一次上榜就获奖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中国作家阎连科和北岛也入围了 Ladbrokes榜单,分列第39和40位。阎连科在去年首次进入该榜,今年排位迅速上升,这可能和近些年他的作品在海外的翻译和获奖有关。他的《四书》《炸裂志》《受活》等作品近些年在西方翻译出版广受好评,不仅获得卡夫卡文学奖,还入围了今年的布克国际奖。

但是今年中国人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概率并不高。在过去十年中,只有一个国家的两个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就是法国,不过勒·克莱齐奥和莫迪亚诺获奖也间隔了6年。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上还不是主流,要在几年之内再出获奖者的概率显然很小。而且中国作家习惯于认为“自己最好的作品是下一部作品”,他们确实具有继续写出优秀之作的能力,再过几年他们争夺诺奖的筹码会进一步增多。

但是中国作家未来获奖还是很有希望的。其一,中国作家不乏实力。莫言获奖之后,就有人认为其实中国和莫言写得差不多好的作家有很多,他们都有实力获得诺奖,只要继续努力创作,同时注重翻译和推广,多让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学。其二,中国读者恐怕是世界上最关心诺贝尔文学奖的人了。诺奖在中国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如果每一年都让中国读者失望,诺奖评委会估计都有点过意不去。这一点诺奖评委会一定会好好考虑的。

为什么对出版界来说诺奖那么重要?

离10月6日的揭晓还有几天,亚马逊中国盘点了2000-2015年历届诺奖得主作品在2016年1-8月的销售表现。数据显示,莫言依旧在国人最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占据重要地位,但近年得奖的其他作者在2016年同样得到了读者的很高关注。

根据亚马逊中国的统计数据,从2016年1-8月亚马逊中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2000-2015年)作品排行榜前十来看,2015年得主白俄罗斯作家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有多达四部上榜,成为作品排行榜的大赢家。而从作家排行榜来看,阿列克谢耶维奇夺得作家排行榜第一名,第二及第三名则分别是莫言和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今年8月,阿列克谢耶维奇在上海和北京举办了多场读者和媒体活动,一周时间的高密度曝光,显然有助于她的作品在市场上有很好的表现。

亚马逊中国2016年1-8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2000-2015年)作品排行榜前十分别是:《二手时间》、《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公开的秘密》、《切尔诺贝利的悲鸣》、《丰乳肥臀》、《我脑袋里的怪东西》、《蛙》、《锌皮娃娃兵》、《我的名字叫红》、《酒国》。

相应的,亚马逊中国2016年1月-8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2000年-2015年)作家排行榜前十为: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慕克(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V.S.奈保尔(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迪亚诺(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略萨(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库切(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热门文学奖对文学作品的销售一直有较明显的推动作用,其中诺贝尔文学奖最为显著: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在亚马逊中国的销量获奖后一个月比获奖前一个月增长了近74倍;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其作品销量在奖项公布后的一个月内呈现240倍的增长;而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作品的销售表现更为突出,她的作品在获奖后一个月销量比获奖前一个月增长了近15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