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马文运:加强阵地建设,全面繁荣发展网络文学

来源:中国作家网 |   2016年09月30日09:48

上海市作协党组副书记 马文运

在中央以及上海市委的关心、支持,特别是中国作协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下,上海市作家协会认真贯彻中央的这些指示,在2014年就成立了上海市网络作家协会。主要工作方向与内容如下:

第一,引导网络文学创作生产。今天的主题是引导和管理,我们把引导和管理应用于我们的服务当中去。我们作协主要以签约作家和重点创作扶持的形式,鼓励网络作家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另外,我们也积极开展了健康的文学精品,建立了网络文学评论家队伍,希望逐步建立起符合网络文学发展规律的理论、评论体系,形成适合网络文学特质和读者特点的审美标准,对网络创作和阅读进行有效的引导。

具体的做法:一是举办了网络文学好作品的评奖活动。比如联合上海《劳动报》已经连续两年举办了网络文学年度优秀作品评选。另外我们与新华社上海分社、上海团市委共同发起主办“中国梦 我的梦——寻找未来文艺之星”网络小说原创大赛,实现了对网络文学的一个价值引导,催生更多的反映正能量一些的网络作品。另外我们也协助阅文集团与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共同举办了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征文大赛,从去年到今年覆盖了很多面,现在作品的覆盖面比较广,有些作品也是引人关注。另外为了促进网络的创作,我们除了作协的重点扶持之外,也促进上海市文化发展基会来对网络文学进行扶持。主要有这么两个方面,一个是支持网络作家创作体现主流文化价值的作品,以及对这些作品的集结出版、评价和推荐进行一些资助。这个以现实题材为主,也兼顾其他类型的网络文学的式样,这也是学习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的办法,另外对线上纸质出版也给予了支持。第二个是支持了相关协会和网站为网络作家组织的学习培训以及作品评论,以及网络作家深入现实生活、了解社会现状创造条件。除此之外,基金会对网络文学的支持还包括对传统作家的优秀原创作品数字化出版,支持了一些优秀的小说、纪实文学、诗歌等传统样式和短小精悍的导向正确的文艺评论在网络上的一些传播。另外我们要建立一个评论家队伍。上海传统文学的评论家队伍非常强,但是网络评论的队伍还比较弱,我们促使了一些传统评论家向网络文学关注,向网络平台进行转化,现在也初步有了一个队伍,特别是中青年的一些评论家,让他们来关注这方面。另外网络作协推出了一个电子刊《网文新观察》,已经出来了两期。另外我们想跟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和阅文集团、上海大学一起合办建立一个中国网络文学研究和培训基地,准备今年年底之前搞一期研讨和培训活动。

第二,创新了文学组织机制,为网络作家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我们主要是通过开展经验交流、书网推介、作品研讨,由上海传统文学的活动非常多,像国际文学周、国际诗歌之夜、思南读书会、上海写作计划等等,这些活动当中,我们都加大了对网络文学方面的扶持,也加大对他们的一些推介和交流。最近我们加强对与一些区县的合作,建立了网络作家文学沙龙,马上准备跟静安区搞一个“上海老客厅”这样的机制,网络作家可以在这里自我交流,另外可以面向社区群众举行作品推介、读书会这样的活动。另外,我们重点开展对一些网络作家领军人物的关怀工作,推荐参加一些市里面的荣誉职务和一些社会活动,提高他们的知名度。另外我们跟市委宣传部有一个青年文学家、文艺家的培养计划。另外举办一些文学讲座、研讨和采风活动。今年我们跟奉贤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和高新技术园区一起来建立一个创作基地,也让网络作家能够深入生活,体验社会。

第三,加强网络文学阵地建设,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网上平台。一是做强做大重点文学网站。上海市作协除了作协官网,还有华语文学网,华语文学网在国家新闻出版总局的支持下,我们有数字出版资质,这个是面向世界的华语文学,我们是重点打造。还有云文学网是面向青年作家的原创文学平台。二是重视发挥一些知名商业网站的积极作用。阅文集团的起点中文网、创世中文网在上海这里发展,我们也积极跟他们进行一些互动,倡导了一些行业自律,加强了自身的建设。三是积极推动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的创新融合,扶持电子刊的发展,积极推动了传统文学品牌的电子化,鼓励文学名刊运用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载体,促进作品的多渠道传输、多品牌展示、多终端的推动。因为上海有一些著名的文学期刊,《上海文学》、《萌芽》、《上海文化》等,我们支持他们向数字化的线上发布,另外也支持网络作家网络作品的线下发表,在传统的文学期刊当中发表他们的一些作品。我们现在也逐步在市委宣传部支持下提高稿费,优秀的稿子尽量要优质优价。另外我们创办了电子刊,叫做《上海纪实》,促进了纪实报告的文学在线上的发表。

第四,挖掘优质作品的延伸价值,打造文化创意产业的高地。上海影视发展也非常繁荣,我们也向浙江、广东作协学习,通过作协、文广局、企业出版社、刊物、媒体等合作,探索文学作品的影视版权等文学延伸方面提供专业的帮助和服务,推进了数字出版工程,搭建打造符合数字化时代的创作、出版、宣传、推广平台,增强网络文学的影响力。大家知道上海有国际电影节和电影电视节,还有上海国际艺术节,我们在与文广局、上影集团等相关影视机构,还有文联、电影家、电视家学会合作,推动了正能量的、优秀的网络作品在影剧和戏剧舞台方面的一些转化工作,准备在11月的时候搞一次推介会,做一些推介工作。

第五,尊重文学规律,培养文学新人,加强网络文学队伍建设。一个是推进青年文学人才的扶持计划和签约作家制度,掌握新媒体的特点和文学发展规律,拓展、培养、发现、挖掘的渠道。每年我们都有签约作家,签约作家现在我们对网络文学的作家吸收现在比较多。另外我们觉得也要通过办实事,传递一些温暖关怀,归属感、认同感。比如说上海是一个特大城市,户籍管控得非常严,但是长期在上海生活、创作的网络作家非常多,我们也借这次社团的改革之机,向市里面的有关部门进行积极建议,争取建立了网络作家的职称资格评定序列,打破对非户籍作家的申请入会的限制,在申报居住证、社会保险、公积金、专业技术等级认定等方面,我们准备制定好完善相关政策,为“海漂”的为优秀网络作家解决入户难的问题。另外推出了实行文学“海漂”关怀计划,推出针对体制外写作者的专项服务,积极协调有关方面,努力在服务中体现引导,以团结、凝聚更多的文学新生力量参与我们的文学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