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夏小说里的深圳意识
认识张夏是在几年前的一个学习班上,我俩被分配在一间宿舍。她向我宣称她是“实力派”。我在阅读了她的小说后,点头认可这个“自我评价”。创作之路实在孤寂,确实需要作者为自己不断加油。几年后,我们再次相逢在另一个学习班,还住同一间宿舍,这时候的她已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了不少力作,是实打实的“实力派”。
《绿灯记》是张夏新书版的小说集,细读之,恍如观看一部好莱坞大片:镜头之间的衔接那样自如,语言那样辛辣,故事那样迂回曲折,结局那样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这样技艺纯熟的作品,出自深圳小说家张夏。这是张夏作为女性,作为主妇,作为深圳市民,完全听从内心呼唤,从个人生存体验中提炼而出的作品。
深圳作为中国城市发展的个案,其成长过于传奇,其规模过于庞大,故而生存其间的人们所感受到的爱恨情仇便过于激烈。在电视新闻里,深圳永远都是流光溢彩的摩天大厦,是现代化生活的典范和模板。对大多数生活在中国内地的人来说,深圳的存在不仅具有地理意义,更在于精神意义。在深圳这块土壤上,不仅成长起为世人瞩目的现代经济,还催生出一批具有现代意识的市民,而张夏小说所描述的人物,大多属于这群新新人类。当深圳人的各类生活经过作家遴选,又用小说再现时,简直如百变魔女,不仅令内地读者惊诧,就连深圳人以及珠三角周边的人,皆大为吃惊。
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如此千疮百孔,不忍细看。张夏像个医生,极耐心地刨开那些淋巴,那些末梢,展露出异于新闻报道的另一种生活。结束对现实生活童话般的描述,意味着作家必须更为理性和节制。面对那冷峻的真相,所有的人都打了一个哆嗦。整个小说写作,其实是一个魔魅尽除的过程,宛若美人迟暮,终于在有了皱纹白发腰腿不利索之时,才看到生活的沉静本质。一切都变得平凡了。所有的狂想,所有的青春,一路抵达,都变得平凡和日常了起来。挣扎其间的人,就像微风吹打着榕树叶,掀动着窸窸窣窣的日常声响。
写传奇更容易,而写日常更难,好比画鬼容易画人难。而一个作家的实力,正在他描述常态生活的能力。在这点上,张夏作为小说家,交出了满意的答卷。当然,小说家也无法完全还原生活,但我却坚信张夏的写作具有不可取代也不能低估的意义。当生活如流水般消逝而去,小说家的记录是一种提醒:过去的我们曾经历过什么!
关于过去的描述,决不能仅限于经济学家的数据、人类学家的判断、政治学家的观点,因为关于人类情感的起伏跌宕,是人类生存史中甚为重要的一项内容。藉此,张夏的写作为我们这个时代描述了不同个人的精神小史,后人可以通过对那些个体故事的阅读,理解那些烙烫在心灵上的疤痕,以及,那像野火般对未来不灭的希冀。
在《绿皮火车》这篇小说中,深圳不是背景,是前景。文中不断出现深圳的典型特征——勒杜鹃、龙岗大道、滨河路、木棉树;作家对深圳的描述随人物情境不同而任意转换——“你看咱们深圳多美好”,“离开亲爱的深圳很是犹豫不决”,“深圳这个鬼地方确实太挤了”,“在深圳的生存压力实在太大了”;作家讲述的故事也具有典型的深圳味道——网恋、医疗事故、中年男女暧昧、失独老人自杀、问题儿童、尴尬的边缘人、无法返乡的煎熬、两代人间的隔膜,等等。很明显,作为深圳小说家的张夏所描述的这些人物,完全不同于莫言的高密乡农民,也不同于贾平凹的商州农民,同时不同于王安忆的石库门市民,更不同于王朔的大院男孩们。这是一群中国读者不熟悉的“陌生人”,是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而出现的新新人类。
你听过叛逆少年和父亲的对骂吗?你知道一个医生会偶尔情绪崩溃吗?你能明白一个中年男人想要暧昧一下的冲动吗?你能想通一对老人想自杀终于通过他人的帮助实现了的事吗?面对张夏小说中人物所遭逢的境遇,读者的第一反应是惊诧——所有的一切都出乎意料、无章可循、尖锐辛辣、悲欣交集。因为深圳,因为这一切都发生在深圳!这些人物的命运和深圳这座拔地而起的城市血肉相连。深圳完全割裂了传统的农耕文化,也没有累积起足够的城市经验,它一夜间被催生而出,像个跳高运动员,一个跃动后便达到辉煌。所以,在那些光鲜的摩天大楼内部,到处都留有丝丝缕缕的缝隙,而那些缝隙被小说家张夏看到,并记录了下来。
张夏小说是一种证明:这个城市的嬗变,这个城市里的人良善而美好,这个城市日常生活作息的窸窣,这个城市在矛盾和对抗中的不断成长。张夏小说中所涉及的中年人,多处于四五十岁,其实,这个年龄段的尴尬正深深映射了深圳这座城市的尴尬。在度过了万人瞩目的、冲劲十足的、特殊的青春期之后,面对更多内在的苦痛和纠葛,深圳和深圳人将如何处理?
张夏小说的语言值得特别一赞,其生动鲜活,灵巧跌宕,充分显示了作为小说家的张夏已技艺浑圆。但同时,张夏的写作却不是炫技的,而是朴素的。张夏的创作完全出于自发,这让她的作品更纯粹更率性,完全没有刻意为之的僵硬和艰涩。她所遴选的题材皆为她所熟稔,所以腾挪转身,她都显得游刃有余。
张夏完全可以过一种放松的主妇生活,可她却选择了紧张的小说家生活。我想,写作的火种一定非常神秘,它会自己选择接班人,也会用独属于自己的方式安慰它的门徒。张夏一定从写作本身中获得了神秘的奖赏。当她开始构筑人物,挪动词语,调动情绪时,像一个女巫在作法,她将现实生活颠倒过来,重新拼贴组装,此行为,让潜藏在她体内的能量达到了最大发挥。当一部作品终于完成,当她回顾那些艰涩的困难时,她终于可以舒心一笑。
张夏是深圳这座城市塑造出来的自由作家,她和她的小说人物一样,都深深地爱着深圳,爱着这个中国城市文明的样板间。她为她的城而写作,同时,她的城也将铭记她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