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乌特金谈《环舞》:俄罗斯文化的具体体现
在第23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俄罗斯当代作家、纪录片导演安东·乌特金围绕其小说《环舞》和《自学成才的人们》,与中国读者分享了创作历程和创作理念。
乌特金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历史系,作品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小说《环舞》与《自学成才的人们》的中译本也已经由北京大学出版社翻译出版。因为文学创作中的突出表现,乌特金曾两次获俄罗斯《新世界》杂志奖,1997年入围布克奖,2004年获“雅斯纳亚·波利亚纳”文学奖。乌特金还是多部纪录片的导演。写作与纪录片拍摄的双轨并行,使乌特金的作品具有了独到的选材角度和与众不同的风格。
创作历时4年的《环舞》是一部追溯历史之作。该书围绕一个近卫军青年军官的生活史展开,背景涉及俄国在高加索地区的征服、波兰反抗俄国占领的起义等历史事件。小说有冒险小说和英雄传奇的色彩,通过曲折的情节使读者感受到特定的时代氛围与精神气质,加深对历史和人性的认识。《自学成才的人们》描写了在20世纪90年代初动荡不安的莫斯科,一个从事“私下”生意的企业家被社会文化的巨大动荡吸引,决定在大学生朋友的帮助下完成自己的新事业。
创作见面会上,北京大学俄语系副教授陈思红谈到,苏联解体后的上世纪90年代是俄罗斯文学发展进程中相对混杂、对立的时期,乌特金恰恰在此时开始了文学创作,作品甫一问世便受到中国学界的关注。乌特金认为,与东方欣赏留白的哲学美学思想不同,西方人追求的是尽可能地将空白的地方填满。20世纪末的俄罗斯文学正在经历着危机,而自己有责任也有能力去填补这个文学上的空白,将俄罗斯文学从危机中拯救出来。
谈到历史学专业对于文学创作的影响,乌特金认为,这个专业使自己有机会阅读和研究一些常人很少能够接触到的历史资料,这对于文学创作的素材的选取很有帮助,时常能给创作带来灵感的火花。
北京大学出版社外语部主任张冰谈到,环舞是斯拉夫民族的一种民间舞蹈。《环舞》一书以此命名,全书中却只有一处出现“环舞”一词——由蛾子完成的具象的“环舞”,相伴的是主人公“闪烁”的思绪。乌特金正是要透过这些“生命的”、“历史的”,甚至叙事人物和叙事结构的“环舞”(循环),传达自己独特的创作构思。
乌特金表示,创作中,他考虑更多的是小说的叙事结构。小说就像建筑一样,结构是最重要的。环舞这种民间舞蹈,是众人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圈跳舞,具有一定宗教仪式的意义。小说里人物的命运仿佛手拉手跳着环舞的人群,一环套着一环,一个事件紧接着另一个事件,最后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圆环。环舞可以说是俄罗斯文化的一个具体体现。 (杨心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