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字里行间诉衷情

 | 何俊霖  2016年09月23日10:52

  

  不知是性情所致,还是冥冥天意,自学生时代始,我就喜欢舞文弄墨,时到如今,未曾间断,在旁人看来,只有从事“教师”职业的人才有此雅好,然而我却无缘“为人师表”。

  校园时光,每每读到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杨朔的《香山红叶》,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等名家佳作,内心就泛起阵阵难以喻明的涟漪,作家那种细腻表白、坦述心迹、谈笑风生、轻吟洒脱的身影跃然于眼前。品读间,令人油然滋生一种“作家梦”,对“作家”产生无尽地向往,总感觉他们的文词怡人心性、开启人智、启人心扉。进而,不知深浅、不管天高、不问地厚,思揣和吸学他们的语法和辞风,“像模像样”地搬文砌字,“自以为是”地索文拣句,一篇篇“佳构”蹦跳而出,在学校的油印小报上“闪亮登场”,也兴头得彻夜难眠。

  告别课堂,走入职场,有了更宽松的生活空间,工余时间可以自由支配,可以全身心无所牵挂地投入到阅读和思写之中,时常不自觉地散步到单位图书阅览室,那里是知识的河海,是宁静的港湾,是心灵的家园,更是“充电”的阵地。各类书籍默默地“静候”各类不同阅读喜好和兴趣爱好的情投“相知”,《儒林外史》、《红楼梦》、《三言二拍》、《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经典名著定时“恭候”有心的“虔诚者”;苏子瞻、曹雪芹、冯梦龙、辛稼轩、陆放翁等巨匠名宿如期“笑迎”有志的“朝圣人”。时光如梭,岁月无痕,一切都在不言中积淀和叠加。在自觉有所“功力”后,自然就想到了参加有关“活动”,以检验自己的水平和档次,也为填实“榜上有名”后“得到社会认可”的殷殷心切。我最早于1993年以诗歌《深秋的思念》应征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举办的“玛钢杯”全国征文大赛,虽未获得“高奖”,但也作为优秀作品收入赛事专集《五月诗潮》,在一同参赛的同仁中是唯一的“优胜奖”,引来赞许之际,自个也确实兴奋了好一阵子。当然,最具玩味的数20078月以一篇《香飘一缕万人悦》摘取“颂歌新时代”全国大型文学作品征评活动特别金奖(最高奖),由此进一步激发了创作热情,愈加坚定了从文信念。

  大凡弄文学的人,都有个主攻方向,有的人主攻言情小说,有的人主攻随笔杂谈,有的人主攻报告文学,也有的人主攻古典词赋,还有的人主攻民间故事。我最初是写散文诗歌的,内容和题材涵盖人物情愫、民俗风情、地方面貌、名胜景观等方面的心得叙事和各方游记,都是日常生活中看到、遇到、听到、碰到的鲜活人例和热切场景,均为亲身而历的切实感受,一句话“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后来因为实际情况的需要和感触思情地迸发,相继撰写了小说、曲艺、报告文学、小品、歌词、文艺评论等各种体裁的作品,涉及到了文学创作的多个领域,作品风格或赞美人间真情,或颂扬山乡巨变,或感慨经济发展,或讴歌新农村建设,总之“为先进事迹鼓与呼,为优良现象呐与喊”。其中凝聚和饱含了个人对社会、对家国拳拳而诉的无限思潮,表达和描述了心底对亲友、对故土深深挚爱的真挚情感,具有浓烈的现实意义,体现了一名文学作者心灵深处沉厚的感情色彩和社会责任感。至今,在各级媒体具体发表了多少各类作品,我没作过细致地统计,大概算来应该有近200篇(首)了吧,无意间成了一个多面兼攻的“杂家”。

  这年头,赶上了“百花齐放”和“文艺复兴”的好时光,就全国的整体大气候、大环境而言,文艺创作进入了空前的繁荣期,从正面来说,这是值得称赞的。但,事物都有两面性,有“正面”肯定就会有“负面”,就是这“空前繁荣”,给广大作者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压力,文艺大军浩浩荡荡,不计其数,说通俗一点“写的人比看的人还多”,“发稿难”几乎是所有作者的同感,其难度不次于当年高考“挤独木桥”。网媒还相对松爽一点,纸媒一脉,无论是哪一家报刊,也不分政经社科等属类如何,都被一群比较固定的作者群包围着,生疏面孔很难挤身其内,尤其是身居“喉舌”要位的党报党刊,更是有“蜀道”般之艰难,圈内人士都知道,纯文学作品不比新闻报道,党报难上,版面有限,稿源如洪,用稿率近乎百里挑一。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本人受《湖南日报》文化新闻部责任编辑杨丹老师的亲切关照,先后在该报“湘江”副刊发表了《夜宿九疑山》、《五里路五里情》、《姑婆的油灯》、《父亲》、《与明月为伴》、《忠烈祠情思》六篇文章,实现了少年时期就萌发的理想和夙愿,那种羡慕别人的心境也就淡然了,梦寐以求的“期愿”变成了现实,“从此没有遗憾”的心态生发一种“豁朗释然”的愉悦满足情绪,令人增添几许“成就感”。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管从事哪一行业,能否取得建树,固然有自身主观上的刻苦努力,但“机遇”的外在客观因素亦是决定性的缘由,“千里马”诚然重要,“伯乐”更为重要,“命数”重要中更兼重要,能得到评委和编辑的赏识方可出类拔萃、成绩斐然、硕果丰实,此间有作品质量的原因,同时还需要讲究一点“运气”。我情倾文学,没刻意要成名成家,只是想把自己平时所见所闻的所思所想通过文字的形式诉说出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在创作的过程中使心灵得到洗礼,使日子过得充实,使生活变得快乐,使人生留下一些“东西”,能达到这一点,也就够了。

  “一章一文皆有性,字里行间诉衷情。”寄情文学多年,无数的光阴细节和点滴经过笔端的汇聚,集合成了千言万语清晰可见且内蕴思想火花的篇章,抒发胸臆的同时,也升华了内心世界,陶冶了性灵,还领悟了生命的真谛。

【何俊霖简介】何俊霖,男,湖南省宁远县人,大专文化,中共党员,从事文学创作多年。近年来,《夜宿九疑山》、《五里路五里情》、《姑婆的油灯》、《父亲》、《与明月为伴》、《忠烈祠情思》、《村里那棵古樟树》、《故乡的水井》、《生活的乐趣》、《一叶知秋》、《繁杂的情缘》、《魂断除夕夜》、《真挚的爱》、《老家的石板路》、《都是三胎害了我》、《红颜似桃红》、《来自三峡的低吟》、《深秋的思念》、《枫叶吟》、《如血的歌唱》、《追问夕阳》、《人生的风景》、《晚霞烟云》、《微风的蕴意》、《为红太阳唱支心中的歌》、《风絮的语言》、《梦里见到习主席》、《缪斯的眼神》、《不能说者乃文学》、《“国之栋梁”风骨存》等近200篇(首)作品先后发表于《潇湘》、《永州日报》、《艺盟》、《永州文艺》、《品读永州》、《零陵文艺》、《天下永商》、《永州新报》、《永州通讯》、《文学新田》、《永州诗词》、《湖南日报》、《人才就业社保信息报》、《参花》、《当代汉诗》、《登封文学》、《乌苏里江·绿色风》、《枣林》、《永州新闻网》、《永州网》、《冷水滩新闻网》、《榆林新闻网》、《湖南作家网》、《贵州作家网》、《清风笺文学网》、《凯风网湖南频道》、《岳麓红枫网》、《三湘综治网(湖南社会管理网)》、《湖南民生网》、《为民网》、《湖南长安网》、《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中国散文网》、《中国诗歌网》、《中国作家网》等报刊媒介。收入《共和国放歌优秀作品选》等10余本作品专集。报告文学《香飘一缕万人悦》曾荣获“颂歌新时代”全国大型文学作品征评活动特别金奖(特等奖);散文《家乡的青砖房》入围第一届浩然文学奖。湖南省诗歌学会会员;湖南省散文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