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培养人才 繁荣创作 谱写草原文学新篇章——内蒙古作家协会五年工作综述

来源:文艺报 |   2016年07月29日15:37

第十一届内蒙古文学创作索龙嘎颁奖仪式

草原文学精品工程出版作品

2011年7月,内蒙古作家协会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选举特·官布扎布为第七届主席团主席。换届以来,在中国作家协会,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内蒙古文联的大力支持下,第七届主席团锐意进取、求实创新、认真履行联络、协调、服务职能,紧紧围绕出精品、出人才的工作重心,着力提高文学创作水平和创作活力,着力抓好重点项目和品牌活动,推动草原文学品牌建设,推动文学创作繁荣,推动草原作家群成长,推动作家协会体制机制建设,在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成绩。

实施《草原文学重点作品创作扶持工程》,着力打造草原文学品牌,弘扬和传播草原文化。《草原文学重点作品创作扶持工程》是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内蒙古文联、内蒙古作协共同推出的为期五年的草原文学精品工程。近几年,内蒙古作协通过开展《草原文学重点作品创作扶持工程》和宣传推介活动,打造草原文学品牌,全面提升内蒙古文学整体创作实力。实施4年以来,有效调动了自治区作家的创作积极性,内蒙古作协共收到申报作品347部,通过专家评选,61部作品入选,25部作品已出版,出版的作品社会反响和市场反映良好。其中,《毛乌素绿色传奇》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实现了内蒙古文学的新突破,并且荣获全国、自治区“五个一工程”优秀图书奖。长篇小说《满巴扎仓》在《人民文学》中文版、英文版以头条位置向世界进行推广。《细微的热爱》等6部作品在参评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的评奖中都取得了较好成绩。《传说中的红月亮》等4部作品获第三届“朵日纳”文学奖。3部长篇小说获内蒙古文学创作“索龙嘎”奖。

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内蒙古作协把深入贯彻讲话精神作为工作的主题主线,着力在领会精神实质、提升学习效果上下功夫。完善重点作品扶持机制,探索催生文学精品的方法和手段。以工程为推手,进一步强化精品意识,积极探索催生精品的途径和方式,调动优势资源向重点题材、重点项目、重点作家倾斜,将《草原文学重点作品创作扶持工程》升级为《草原文学重点作品创作扶持工程·重大题材写作计划》。写作计划强化内容建设的针对性与计划性,以与学界同步用力的办法提高内蒙古作家对题材意义的认知高度与挖掘深度,预计用五年左右的时间,推出一批有影响力的重大题材作品。

加大文学人才培养力度,实现内蒙古文学人才梯队建设,努力形成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文学人才队伍。内蒙古作协重视机制创新,以三级人才梯队建设选拔、扶持优秀文学人才。目前,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已达2761人,其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302人。这个队伍,是内蒙古作家的人才库,内蒙古95%以上的优秀作家都是内蒙古作协会员。其次,实施作家签约制。2012到2014年与50名中青年作家签约,将有实力、有朝气、有责任感,并各具风格的草原作家纳入视野。3年创作期内,签约作家创作出版长篇小说25部,中、短篇小说集10部,散文集11部,诗歌集9部,报告文学集19部,论著、译著18部,出版、发表约1000万字,成效显著。作家签约制聚沙成塔,草原作家集群效应日益凸显。第三,《草原文学重点作品创作扶持工程》推出了一批优秀的作品,也凝聚、培养了一批内蒙古最优秀的作家。内蒙古作协会员、作家签约制与《草原文学重点作品创作扶持工程》相呼应,实现内蒙古文学人才的梯队建设。同时,得益于内蒙古党委、政府和自治区宣传部、内蒙古文联对文学事业的重视和支持,内蒙古作协把培养文学人才当作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抓紧抓好,根据文学人才创作、成长的需要,因地制宜抓好文学培训。近几年,内蒙古作协向鲁迅文学院高级研修班、少数民族作家班,2009年、2011年、2015年内蒙古文学创作研究班推荐200多名中青年作家参加培训,这些作家已逐渐成为内蒙古文学事业的中坚力量;内蒙古作协与《民族文学》杂志社等单位联合举办作家改稿班、儿童文学及青年作家培训班;鼓励蒙古语作家参与网络文学创作,举办四届蒙古语网络文学大赛;注重中青年文学人才的发现和培养,努力接续新生力量,保持文学创作人才的薪火传承。

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挂联活动”,引导作家深入基层,讲好草原故事。2015年,内蒙古作协在作家签约制的基础上开展为期3年的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挂联活动”,即作家在旗县、苏木(乡镇)挂任一定职务,并在挂职辖区确定一个贫困户作为联系点,在体验民生、了解民情的同时,为联系的贫困户提供力所能及的帮扶。内蒙古作协引导作家围绕重点地区、重点题材、典型人物等选择好深入生活的联系点,在项目统筹、资金投入、协调基层等方面给予支持,使实践活动在基层立得住、扎下根。同时,依托现有的正镶白旗创作基地和扎赉特旗创作基地,积极开展文学讲座、写作指导,将创作基地与“结对子、种文化”结合起来,提倡作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当地提供文化支持或文学服务。内蒙古作协根据作家不同创作需求,组织多种主题的作家深入生活小分队,也积极鼓励作家自行联系点、联系户,了解社情民意。2015年,首批28名挂联作家已经深入基层,完成挂联任务。2016年,将有30名作家再次走入基层。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创作导向,必须加强统筹,争取政策,内蒙古作协正在探索建立可持续的长效工作机制。

精心组织文学评奖,充分发挥文学评奖对文学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的有效引导; 加强文艺评论,搭建平台,努力营造文学创作的良好氛围。把握正确导向、促进文学繁荣是文学工作的根本原则。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内蒙古文联的领导下,内蒙古作协积极推动自治区文学创作“索龙嘎”评奖改革,改进评奖办法和程序,突出精品导向;完善评奖机制,最大化保障评奖的公开、公正、公平。评奖过程首次实施全门类阅读制,评委阅读所有申报作品;实名制投票,四轮投票一评到底;四轮投票结果均于当日在网络公布,接受社会监督;三四轮投票时,邀请公证人员现场公证;设置监审组,监审审读、讨论、评奖全过程。这些走在全国前列的评奖措施,增强了文学评奖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扩大了获奖作品的社会影响力。内蒙古作协积极组织作家参评全国各类文学大奖。五年来,有1部作品获鲁迅文学奖,4部作品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1部作品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71部作品获自治区文学创作“索龙嘎”奖,21部作品获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25部作品获“朵日纳”文学奖,2部作品获乌兰夫基金奖;3人获冰心散文奖,1人获《人民文学》奖,1人获诗刊奖。

为深入打造 “草原文学”品牌,集中展示草原作家群的最新创作成果,2013年,内蒙古作协与中国作协创研部联合召开“草原文学优秀作品研评会”;2015年1月,召开专家、编辑、作家面对面交流的“草原文学精品工程创作会”;5月,内蒙古文联、内蒙古作协、内蒙古翻译家协会共同召开了“草原文学精品工程·长篇小说研评会”。同时,《草原文学重点作品创作工程》每一辑作品出版之际,都在《文艺报》上刊发专版,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提升草原文学在全国的影响力。五年来,内蒙古作协认真遴选作家作品,精心组织研讨活动。组织各类研讨会、修订会、研评会60多次,扩大了文学的社会影响力。从2014年开始,内蒙古作家协会委托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专业团队撰写蒙汉文《内蒙古文学年度发展状况报告》,报告从小说、诗歌、散文等9个方面对年度文学发展状况做较为准确的统计和专业的总结,为内蒙古文学史留下宝贵的第一手资料。针对评论滞后的现状,《草原文学重点作品创作工程》引入专家提前指导机制、专家组审读模式,全程跟踪、把关作品的质量,创作和评论实现了有效的良性互动。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精心组织各类文学活动,繁荣发展草原文学。文学活动是作家协会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手段。内蒙古作协精心谋划、认真组织,结合自治区成立7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草原文化节、中国梦文学作品创作活动、“放歌草原、书写百姓”等重大活动,组织开展了文学采访、文学评论、创作研讨、评奖表彰等一系列具有导向性、示范性的活动。举办蒙古族现代文学的奠基人纳·赛音朝克图诞辰1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举办内蒙古当代蒙古族诗人研讨会,回溯蒙古族当代文学精品经典。举办六届草原文化节蒙汉文诗歌朗诵会,举办建党90周年蒙古语电视诗歌朗诵会。推出公益性、学术性、高品位的“内蒙古文学大讲堂”,雷达、施战军、梁鸿鹰、包明德、阿来均做客文学大讲堂。实施“放歌草原·书写百姓”主题文化实践活动,组织作家采写感动内蒙古人物。举办四届全国蒙古语网络文学大赛,两届“塔林托雅”蒙古族文学大会,提高母语创作的社会影响力。举办内蒙古达斡尔、鄂温克、伦春旗“三少”民族文学笔会,促进“三少”民族文学创作。开展了以“草原人与中国梦”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并结集出版了《草原人与中国梦》。与蒙古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作家协会与蒙古国作家协会开展文学交流与合作的协议》,与广东作协联合举办“内蒙草原与岭南文学之夏”的文学活动,加强对外交流。一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达到了团结队伍、展示成果、培养人才的目的,扩大了内蒙古作家协会的社会影响力,对推动自治区文学创作的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

加强母语创作和文学翻译,加快少数民族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内蒙古作协举办少数民族文学论坛,举办少数民族作家改稿班和笔会,推动少数民族文学的繁荣和发展。依托中国作家协会少数民族发展工程,内蒙古作协组织翻译家翻译、编辑、出版了2012、2013、2014年度《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粹蒙古文卷》,每年5卷,共15卷;编辑《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5卷,《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翻译作品选粹·蒙古族卷》3卷;23部作品入选“中国作家协会少数民族作家重点作品扶持选题”,4部作品入选“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翻译出版扶持民译汉工程”。

内蒙古作协近年来创新机制,以“草原文学重点作品创作扶持工程”、作家签约项目、作家挂联活动、会员制为推手,形成了文学人才的梯队建设;开设内蒙古文学大讲堂,启动文学年度发展报告,营造良性的文学发展生态;创作条件,大力发掘、培养、扶掖青年文学人才,加大培训力度。一系列举措,对内蒙古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切实加强服务型作协建设,努力推出一批在全国有较强影响力的草原文学精品,造就一支德艺双馨的文学创作队伍,以文学的名义书写中国梦的时代篇章,齐心协力迈往欣欣向荣的文学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