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仁威:华语科幻的昨天、今天、明天
9月10日,由新华网、时光幻象、壹天文化共同主办的“科幻?中国与世界”国际科幻高峰论坛暨第七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开幕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隆重举行。以下为嘉宾发言摘要:
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创始人之一董仁威:
我想谈谈华语科幻星云奖是怎么做成一个全球范围内的科幻奖项,我们团队又是怎么通过努力和实践,借助国家发展的大势,使这个梦想成真的。
2010年初,在四川省科普作协的一次聚会上,《科幻世界》主编姚海军跟我提起创办华语星云奖和华人科幻协会的想法,我觉得中国的科幻,如果没有有效的组织和外部推广,就不能真正做好。我们国家需要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活动和奖项,把所有的科幻人团结起来。我们很快找到在北京师范大学从事科幻教学多年,跟国内外作家非常熟悉的吴岩教授,决定把全世界的华语科幻能量发动起来,并开始谋划举办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
要想在中国本土对全世界华人科幻创作进行年度的检阅,还需要通过颁奖的形式影响全社会对这个领域的看法,关注这个领域的作家,使这个领域得到提升。我们的野心可能有些大,但是我们相信在今天的中国,只要有梦想,所有的事情都有可能办到。评奖做活动,需要全球华人的力量支持我们,在这个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很快建立了世界华人科幻协会,引发了国内外华人的关注和关心。我们的会员很快就从中国内地及港台地区拓展到海外,日本、美国、欧洲等国都有加入。
第一届颁奖典礼,最终落户在成都的一家不知名电影院,但我们珍惜这个好的开始。为了科幻作家都能得到社会的尊重,我们从第一届起就在作家入场的大路上铺上红地毯,要让这些创作者像明星一样获得关注和读者的喝彩。几乎行业中所有的科幻作家都支持我们的工作,刘慈欣、王晋康、韩松、何夕等许多作家都投身到这个活动之中。他们不但自己来参加,还主动要来担当评委或者活动志愿者。当看到读者对自己喜欢的作家大声欢呼,对评奖结果口口相传的时候,我们知道我们做对了。更重要的是,一些爱好者逐渐成为活动的志愿者,形成了由我们三个发起人,吴岩、姚予疆、韩松、程婧波、郑军、付方明、余波等骨干,他们团结了许多科幻志愿者,不计报酬,甚至自掏腰包支持我们颁奖,克服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把华语科幻星云奖坚持办了下来。
到今天,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总共举行了七届,还有一届科幻电影星云奖,这个奖项目前包含文学奖和电影奖两大系列,一共二十多个奖项,受到奖励的作家、电影人、科幻从业者或爱好者来自世界各个地方,许多作家在获得奖励之后都发现他们的作品在国际上更加受到读者欢迎,而科幻迷们也因为跟作家们的近距离交流、交往,更深切感受到自己是这个领域中的一份子,他们跟作家之间具有平等关系,能为这个奖出力更是他们的荣幸。
华语科幻星云奖至今已经七届,有很多爱好者和从业者获得了奖励,但是这些是不够的,我们要再接再励、继续发展。在未来,我们的目标是稳定文学奖、做好电影奖、筹建少儿奖、拓展版权转化,积极开展创投活动,我们还要继续跟世界各国重要科幻奖项合作,同时,在支持国内跟科幻相关的社会公益事业方面,继续动用自己的人力、物力,作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