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秦岭《风雪凌晨的一声狗叫》计划生育题材的成功尝试
来源:文艺报 | 白楠  2016年08月26日06:50

如何关注乡村现实,作家秦岭总能为当下提供出乎意料的路径和理由。他的中篇新作《风雪凌晨的一声狗叫》(《长城》2016年第4期)以凌晨时分发生在西部乡村的一声狗叫为引子,深刻揭示了我国农村计划生育时代的社会形态和人情冷暖。

计划生育是影响中国乡村社会整体形态的强大作用力之一,面对这一难以回避的现实,秦岭再一次发挥了他乡村叙事的优势和理念。他巧妙地把计划生育背景下的乡村聚焦到凌晨的一声狗叫上来。这一打草惊蛇的狗叫让引产对象逃之夭夭,致使计划生育突击队精心谋划的“攻坚战”彻底失败。到底是真狗叫,还是突击队内部的人装狗叫?这一涉及工作谋略、职业道德和人性姿态的致命追问直抵乡村矛盾的命脉,把笼罩在人们内心的情感爱憎、人性真伪、道德原则、灵魂美丑撕裂开来,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既惊心动魄、又复杂多变的乡村世界。

作者非常注重叙事的技巧和方法,巧妙地把机关、民间语言结合起来,塑造了一系列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我”作为城里来的工作组组长,既要例行公事狠抓计划生育工作,又要应对乡党委书记邱敦仁的种种猜忌、质疑和提供美色的陷阱,工作如履薄冰。前任工作组组长龚安娜曾经是县妇联主席,一心想在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中大干一番事业,却被严酷的现实碰得头破血流,悄悄“堕落”成为突击队的“叛徒”,最终因给手术对象通风报信受到组织的严查。有望进城工作的邱敦仁在计划生育“真抓”、“假抓”之间巧妙周旋,费尽心机,深藏不露。有“失独”之痛、即将退休的乡长甄塬良对计划生育工作明里雷厉风行,暗里拆台放水,那一声狗叫是否是他所为,谁也不好意思深挖谜底。副乡长史建川是全县有名的计划生育工作标兵,却不谙官场生存之道,落得升迁无望,“两头不落好”。乡村旅店店主粉儿是邱敦仁安插在“我”身边的“奸细”,色诱“我”不成,反对“我”产生好感和敬意,代价堪忧。“线人”邓友奎是和乡政府保持单线联系的、专门搜集妇女动态的“潜伏”人员,没想到他在乡政府、妇女之间两头“潜伏”,突击队屡屡被他玩得筋疲力尽……作者为每一位人物都赋予了丰富、复杂的社会属性,同时又让人物代表了社会的不同阶层,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的社会质地和精神谱系。

作家必须要善于洞察变革时代乡村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元性,秦岭对计划生育题材的整体把握和立体呈现,就体现了这一点。秦岭本人曾经是计划生育工作的亲历者和参与者,毫无疑问,是作者内心的触动和切肤之痛,成就了别具一格的、与众不同的乡村叙事。 (白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