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林天强:今天的中国科幻电影,就是好莱坞的前夜

来源:新华网科幻邮差 | 林天强  2016年08月25日09:08

林天强,北京798创始人,电影理论家,导演,清华海峡研究院文化科技创新中心主任。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电影学博士,著名电影理论研究学者,完全导演论创立者。

作为新成立的清华海峡研究院文化科技创新中心主任和清华校友总会文创专业委员会联合发起人,林天强对科幻电影一直情独有钟,致力于科幻文创产业的发扬光大。他认真工作,以便自己的工作机构能够为首度设立的"成都国际科幻电影周”提供战略支持,他参与创设了“华语科幻电影星云奖”并担任评委会执行主席,深度加入成都科幻电影周重头戏:“科幻邮差IP创投会”、“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和光年"高峰论坛和“华语科幻电影星云奖”颁奖典礼,他认为“科幻清华”致力于提供行星家园的未来想象,“科幻成都”有可能成就城市未来的生活方式。记者在“成都国际科幻电影周”上采访了林天强评委。

1.您认为中国科幻电影当前处于什么水平?与好莱坞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还可以做哪些工作?

答:提起科幻电影就说到好莱坞,好像科幻电影是好莱坞的特产。其实工业化的科幻电影出现在《星球大战》之后,天才卓绝的卢卡斯和斯皮尔伯格们,抓住了好莱坞转型的契机,成就了之后科幻大片类型。今天的中国科幻电影,就是好莱坞的前夜,新生代蓄势待发,正如东方出现鱼肚白、婴儿躁动于母腹、海天之间出现船帆,软硬件条件皆俱备,只欠东风。

我们八十年代的大学生其实有点理想主义,那时候常说“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也受到那个时代科幻电影好的熏陶,但此后中国的科幻电影一直没做起来,有很多原因,委过于人很容易,关键是每个人做好自己的事,套一句话“科幻电影,我的责任”。

我于1988年从四川考到清华大学读电子工程系本科,也有幸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获得博士学位,在八一电影制片厂工作多年后,受母校的召唤,到清华海峡研究院文化科技创新中心工作。中心团队在文化产业方面深耕多年,清华校友总会文创专业委员会会长胡钰教授率领大家一同建设中心,形成了“文化科技创新中心”。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领域,科幻产业和科幻电影是我们重点发展的研发方向。从清华毕业的科幻作者有获“雨果奖”的郝景芳、江波、年轻的修新羽以及这次创投会重点项目作者陈梓钧等等。这次参与成都国际科幻电影周,希望能够发挥清华的人才优势和科研实力,面向世界提供未来想象,愿意在新华网牵头下共同为“成都国际科幻电影周”的持续发展提供服务和支持。

2.您最喜欢的科幻电影是哪部?最中意的科幻角色是哪位?如果愿意,请告诉我们原因。

我喜欢的科幻电影早期的有《月球旅行记》、后来的《太空漫游2001》,本世纪之交的《黑客帝国》三部曲等等,the NEO成为the ONE,生命与机器斗争成长,终获自由。当然还有《星球大战》系列,《阿凡达》等。有一部《这个男人来自地球》低成本、高概念,很有感,值得国内的科幻电影工作者好好观摩。

可以说电影从一开始就与科幻密切相关,所以我常说电影天然是科幻,当然科幻未必是电影。好科幻好电影都在塑造一个让人信以为真的世界,世界观建构的逻辑是相通的。看科幻电影的发展,除了能看到制作水平提高,电影工业的发展,更能看到人对世界和自身认识的深化,科幻电影不仅需要技术和工业,尤其需要哲学和智慧。

3.中国科幻电影“据说”迎来了最好的时机,要实现突破式发展,需要解决掉哪些问题?中国科幻电影如何才有自己灵魂?

所谓突破,其实都是量变积累引起突变。没有无缘无故的突破,电影市场率先暴涨,电影工业化条件正在成熟,青年观影习惯正在形成,全国科学大会透露出五年内设立国家科幻大奖的信息,现在又有像四川省和成都市这样的政府对于科幻产业的政策扶持,这些诸多方面工作的逐渐改进,正是形成中国科幻电影突破的基础条件。

而一部科幻电影精品的横空出世,将极大地引起观众的观影热潮,极大地推动中国科幻电影工业化进程,极大地唤起全社会的科学热情!而科幻电影精品出现的关键在于给予科幻电影的完全导演以创作自由,某种意义上讲,创作者就是创世者,创作自由才能让科学与艺术的想象力肆意汪洋,巨作喷薄而出!

科幻电影前面加中国,就点明了其特点和灵魂。中国是超长历史、超大领土、超多人口、超强文化的超级文明,这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也会成为行星之魂,当然应该是科幻电影之魂,中国的科幻电影理应为我们家园我们行星的未来想象做出贡献。

4.从科幻文学到科幻电影,最关键的环节是什么?

文学对电影的滋养从来都是必不可少的,然而文学佳作改编成电影精品也充满难以忽视的困难,书影双绝的改编比如《飘》《战争与和平》《活着》等,争议不断的如《现代启示录》《白鹿原》等,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的转换过程也不例外,如近期广受关注的《三体》。

从科幻小说到科幻电影,是一个把科幻创意秩序化、场景化、视听化、市场化、社会化的过程,本人的“完全导演论”对此有系统阐述,而实现这些环节的专业工作者分别是小说家、编剧、导演、制片人、明星。这些环节都很关键,然而不同环节依据不同的条件获得了不同的授权,科幻电影工作者依据授权赋予科幻创意以信用和组织,才能形成具有版权获利能力和媒介传播效应的艺术作品和娱乐产品,关键之关键在于正确地授予核心签约人以主导权和受益权。

5.对于“成都国际科幻电影周”及成都,您有什么看法?

去年我到成都参加“科幻星云奖”活动,就和朋友们商量过做科幻电影节等有关事宜。由于自己曾经做过“798艺术节”,也做过“北京电影学院国际学生电影展”,深知其难度。

但形势比人强,电影《三体》出现波折,有一种声音认为中国出不了好的科幻电影。而此时新华网又在政府的支持下努力推动此事,布局科幻产业,打造科幻之都。各位老师形成共识认为这时候鼓励科幻电影是雪中送炭又是因势利导,作为一个四川人考学在北京工作至今,我一直寻求机会报效故乡,于是我主动请缨,邀请电影界的权威专家出任评委,希望能够为这个电影活动做一些实在的基础工作。感谢多位电影届前辈和同仁玉成此事,当然更感谢科幻界的老师朋友多年的耕耘并提供机会,最感谢成都这座城市,提供了科幻产业发展的空间。

成都是一座很科幻的城市,蚕丛及鱼凫,三星堆遗址多么科幻;这里是大地震灾害摧不垮,人们依然乐观充满希望的生活方式;这里有影响千百万幻迷的《科幻世界》,这里有即将走向世界的“银河奖”和“星云奖”。

有一种说法最具未来感的城市地标都在中国,很多国外的科幻电影都到中国取景。我期望经过成都市整体的科幻规划,成都会成为中国最具有未来感的城市,成都不仅是现代休闲城市和中国后花园,经由可持续的“成都国际科幻电影周”的长期塑造,成都这座城会成为大家都向往的首席生活方式聚集区和顶层发展模式示范区,将来不仅有“少不入川”的说法,而且还将有“未来在川”的愿景,我想这会是成都国际科幻电影周最好的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