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首届全国传记文学创作会在京举办
来源:文艺报 | 王觅  2016年08月19日06:22

为民立传 为党立传 为国立传 为时代立传

首届全国传记文学创作会在京举办

8月13日,由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主办,《作家文摘》报社承办的首届全国传记文学创作会在京举行。此次会议以“为民立传、为党立传、为国立传、为时代立传”为主题,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何建明,中国国际战略学会原会长熊光楷,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和百科研究部部长曲爱国以及近6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传记作家、报告文学作家、评论家、专家学者与会研讨。会议由张陵、董保存主持。

何建明在讲话中说,中国是传记文学的发源地、是传记文学传播和影响最早、最大的国家。中国传记文学的大发展和大景观,不仅是在文学界,更多的是在党史、军史、社会历史、学界,以及广大的专业与业余写作者中间。作为纪实类文体的一个重要分支,有必要将传记文学的这种独特现象研究透、整合好,促进其健康发展。何建明分析了当今中国传记文学创作、学术界定、艺术水平、理论研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六个关键性的任务:一是要肩负起组织、统领和担当传记文学事业的责任;二是经常性地研究、讨论传记文学学术问题,提高研究水平;三是要承担起书写中国精神、中国气派、中国水平的传记文学的任务;四是要求传记作家记录历史篇章、改革开放中的优秀人物,为我们的人民、党、国家和时代立传;五是要下大力气让传记文学广泛传播,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六是要做好中国传记文学的传承,培育下一代传记文学作家。他表示,当代传记文学作家要以饱满的激情、严谨的态度、规范的文本、精致的行文,为民立传、为党立传、为国立传、为时代立传,在讲好“中国故事”中贡献才情。

在主题发言中,部分专家学者分别就当代中国传记文学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传记文学的发展及展望、传记作家的诉求和评论家的眼光等议题发表了真知灼见。与会者谈到,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突出强调了文化的基础性作用,这为我们开创传记文学事业新局面指明了方向。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不仅是引领国民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是承载民族精神、铸造民族脊梁的重要平台,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深厚源泉。我国的传记文学传统历史悠久、资源丰富,近年来,传记文学创作呈现出不少新的类型和形态,也产生了许多值得认真思考的新问题。有关部门要加强题材规划,确保选准传主,不断完善政策机制,吸引名家写传。广大作家要不断提高自身文学和史学素养,注重学习借鉴先贤大家的技巧智慧和有益经验,切实遵循传记文学创作的特点和规律,在兼顾作品的思想性和可读性、把握作品真实性和文学性的关系上下功夫。要注重生动细节的捕捉和描写,增强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塑造丰满立体、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在人物精神的提炼与升华方面实现突破。要克服雷同化、同质化、模式化局限,避免虚构化和小说化倾向,防止为了一味迎合市场需求而忽略真实性原则。创作党史题材的传记文学要发挥好育人的作用,力求通过大众化的叙述,增强读者的红色记忆和心灵感动。要加强传记文学的理论评论工作,努力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使之与传记文学创作相互促进。

会议宣布成立了全国传记文学创作与研究专家指导委员会,何建明、陈晋担任主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传记文学创作委员会同时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