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要将民族文学翻译提升到文化战略高度
来源:文艺报 |   2016年08月19日06:21

2016中国少数民族当代文学论坛提出

要将民族文学翻译提升到文化战略高度

主题为“审美天堑五彩桥——多民族文学翻译”的2016中国少数民族当代文学论坛8月16日至17日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首府库尔勒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作家协会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主办,中国作协创作联络部、中国作协少数民族文学委员会、新疆文联、新疆作协承办。中国作协副主席白庚胜出席论坛并讲话。中国作协少数民族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叶梅、包明德,新疆文联主席、作协主席阿扎提·苏里坦等数十位文学界人士及专家学者参加论坛。

白庚胜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少数民族文学翻译事业在社会主义文化总体格局中的重要意义,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文学翻译事业的发展历程,并重点谈到中国作协在继承以往工作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不断创造新的辉煌,将努力做好的几项工作:一是进一步加深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翻译事业重要性及其价值意义的认识,并且把它扩及到为世界和平、人类进步事业,以及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和国家文化安全、外宣、文化外交等各个领域而存在的高度,使之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翻译事业的重要主力军团,尤其是承担起文学翻译与民族翻译战线的先锋队、顶梁柱重任;二是健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翻译体制,使之既有党政领导体系,又有组织实施主体,更有法律保障及监督制度、市场运营秩序,实现从人才培养、实际操作、成果推广,到学术研讨、学科建设、国际交流等都配置合理、有制可依、有法可循、有度可遵、有纪可守;三是加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翻译工作总体规划,并与国家“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纲要、国家文化发展纲要相一致,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予切实有效的政策支持、资金保障,使之有组织、有目标、有任务、有监督、有验收地运营;四是完善少数民族文学翻译机制,进一步鼓励教育培训、评奖激励、宣传推介等方面的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调动一切有效手段,协调各方积极因素,配合好少数民族文学原创,并推动二者间的良性互动,美美与共,审美大同。

与会者通过大会发言和小组讨论的形式,从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角度,对少数民族文学翻译的价值意义、长远目标、总体规划、发展前景、组织和财力保障等进行了深入研讨。大家一致认为,一定要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翻译事业提升到文化战略高度来看待。少数民族文学翻译是诗意的重建,是精神的对话,也是各民族平等交流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促进当代文学的审美书写和表达,有利于促进丰富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有利于各民族间的互动互补互促互助。少数民族文学翻译工作者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从文学、美学、历史学、民族学、文化学、人类学、社会学和宗教学等多方面提升自身素养,拥有更广阔的视野、更丰厚的民族语言资源、更高超的鉴赏能力和翻译技巧,为人民奉献更多精准精妙精美的优质作品。

论坛期间,白庚胜代表中国作协向巴音郭楞州捐赠了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丛书和一批文学精品图书。

巴音郭楞州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伟辉,巴音郭楞州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文联主席李冬玲参加了此次论坛。 (欣 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