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世人心中永远的痛——读杜甫第一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翟传海  2016年08月18日14:20

  公元763年春天,由于“安史之乱”而漂泊剑门外五个年头的杜甫,突然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喜极而泣,不能自抑,挥笔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妙诗佳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剑门关外忽然听说官军收复蓟北,乍一听到止不住的泪水洒满了衣裳。回头看妻儿的愁容不知去了何方,胡乱收拾着诗书不由得欣喜若狂。白日里引吭高歌而且须纵情饮酒,春光正好伴我返回那久别的故乡。立即动身穿过了巴峡再穿过巫峡,然后经过襄阳就能直接奔到家乡东都洛阳。

  因“安史之乱”而四处流浪的杜甫,无时不期望着能够平息叛乱,早日归家。诗人用了“忽传”、“初闻”、“却看”、“漫卷”四个连续动作,把惊喜心情有表达得淋漓尽致。而在“即从”、“穿”、“便下”、“向”这四个富有动感节奏的描述中,似乎看到诗人已经穿过巴峡、巫峡,路过襄阳、洛阳,马上就回到了梦寐以求的家乡。

   这是穷困潦倒、颠沛流离、“饿走半九州”的诗人,生平一千四百多首诗中第一首快诗,也应该是诗人一生唯一的一首最开心的诗。其欢快和狂欢跃然纸上,就连每位读者也无不随之高兴和欢快。

  然而,诗人的狂欢只是昙花一现,空喜一场。国内的混乱局面并没有随着河南河北的收复而平定,成都少尹兼御史徐知道在成都叛变,蜀中道路也被阻隔,致使他不得不流亡于东川梓州(四川三台县)、阆州(四川南充)、绵州(四川绵阳)及汉州(四川广汉)等地。这期间他“三年奔走空皮骨”,为了生计他是:“近辞痛饮徒,折节万夫后。昔如纵壑鱼,今如丧家狗。”

   七六四年六月,被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严武推荐为节度使府中的参谋、检校工员外郎(节度使府中下属部门的代理副长官)。杜甫在成都节度使幕府中住了几个月,因不惯于 “当面输心背面笑”的幕府生活,加之他的身体难以支持(早年就有肺病、疟疾,这时又新添了风痹),不得不辞官重回草堂。永泰元年(765年)四月,严武忽然死去,杜甫失去凭依,不得不在五月里率领家人离开草堂,乘舟东下。

  九月到达云安(四川云阳),因一路上感受潮气,肺病和风痹发作不能前进,直到次年暮春病势减轻,才迁往夔州(重庆奉节)。在夔州山坡上架起简陋的房屋,租得一些公田耕种。居住未满两年(中间几度迁移),他的健康情况越来越坏,疟疾、肺病、风痹、糖尿病等不断缠绕着他。因为夔州气候恶劣,朋友稀少,便在大历三年(768年)正月起程出峡,三月到江陵。他本想北归洛阳,又因河南兵乱,交通阻隔,不能成行。在江陵住了半年,生活一天比一天恶劣,身体一天不胜一天。耳朵聋了,和他人谈话须要写在纸上;右臂偏枯,写信须儿子代书。

   在江陵生活难以为继,晚秋时又移居江陵以南的公安县。没有居住多久公安也发生了变乱,他不得不乘船到了岳州(岳阳)。随后又从岳州乘船到衡阳,投友不成到处碰壁,在陆地上再也没有安身的处所,此后的一年半船就是他的家。大历四年冬天,寒流侵袭长沙,大雪下得家家灶冷,户户衣单。杜甫以船为家停泊在湘江岸边,从秋到冬已经四个多月了。

   之后,他计划南下郴州(其舅父崔伟在郴州),溯郴水入耒阳县(衡阳盆地南)境,遇江水大涨停泊在方田驿(今湖南省耒阳市),曾五天得不到食物。耒阳县令聂某闻之,曾给他送些酒肉。待水落,聂县令派人寻找杜甫,却再也找不到杜甫的踪迹,他以为杜甫必定是在水涨时被大水淹死了,就在耒阳县北为他建了一座空坟。事实上,杜甫被洪水阻着不能南下郴州,想北上沿汉水回长安,但贫穷与疾病已使他没有走出湘江的能力了。不久,伟大的诗圣杜甫在“乌几重重缚,鹑衣寸寸针”的艰难困境中,在“转蓬忧悄悄,行药病涔涔”的悲惨境况下,死在了长沙与岳阳之间湘江上的小船上。那是大历五年(770年)冬,他年仅59岁。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 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由于他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写出许多反映与批判现实的、不朽的诗篇。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自我牺牲。

   然而,他的悲剧是仰慕他的后人心中永远的痛。时局动乱是其悲剧的原因,但当时封建的统治者,只把诗人看作是它的清客和点缀,从来不容忍他充作人民的呐喊者,不能不说是其悲剧的另一主要原因!

  作者简介

  翟传海,男,河南南召县人,法律专科,中共党员,经济师,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农业银行作家协会会员,南阳民俗会员,南阳市十佳书香个人,全国农行系统优秀人才,南阳网特邀记者,现供职于中国农业银行南阳市分行。先后在地市以上报刊发表论文、散文、小说等600余篇,已出版《银苑小葩》、《守望家园》和《月奶奶黄巴巴》及《曳杖行歌》、《我图尔居 莫如南土》五部金融论文和文学作品集。《曳杖行歌》、《我图尔居 莫如南土》被评为南阳优秀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