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故事73.戊己校尉耿恭
西域的三月,春风还才慢慢吹开,狂沙却匆匆刮来了。北单于派出左鹿蠡王,率领骑兵两万人,进攻刚刚归附朝廷的车师。
被汉明帝任命为戊己校尉(秩比六百石)的耿恭,此时正在车师后王部的金蒲城(今新疆昌吉州吉木萨尔县北庭故城)驻军屯田。与他相应的,是谒者(秩比六百石)关宠,他率部在车师前王部的柳中城(今新疆吐鲁番市鄯善县鲁克沁镇)安营扎寨。两边的人马都不多,各有一两千。
耿恭得到消息,马上派出三百人去支援。数量太少,力量太小,他们还没赶到目的地,在途中遇到敌人就全部牺牲了。
对方得手,加快了马蹄,很快杀入车师后王安得所在之处,将其杀了。一眨眼,一掉头,他们又去进攻金蒲城。
大敌当前,大将当前。耿恭虽然只是一名低低的校尉,却有高高的胆识。他指挥部下,英勇抵抗,巧妙阻挡。
“北匈奴的妖魔听着,我们汉家的箭有神助,有神功。不信试试,只要被射着了,一定会有异常发生。”猛然,城上一片大喊。
敌人在下面听了,耳朵嗡嗡作响,眼睛蒙蒙发黑,心脏扑扑直跳。他们又惊又疑,又疑又惊。
正在惊疑不定的时候,定的事情发生了。“嗖”“嗖”“嗖”……汉军的箭射了过来,出现了奇迹。
“天啊!我的手怎么在冒泡?在翻滚?”射中了手的叫了起来。
“主呢!我的脚怎么在冒泡?在沸腾?”射中了脚的吼了起来。
“妈哟!我的肚子怎么在冒泡?在炸裂?”射中腹部的嚷了起来。
……
这一小片凄惨的闹声,吵得另一大片没有中箭的敌人也凄惨起来,惊惶不已。他们真的以为汉军有神相助,再不怀疑。
其实,这是耿恭想的鬼主意,搞的鬼把戏。自家人少,箭也少,不能浪费。他下令将毒药擦在箭头,再射向敌人,以此恐吓对方。结果,取得了预料的结果。
敌人吓破了胆,老天也撕裂了脸。遽尔,空中乌云滚滚,刮起了暴风,下起了暴雨。
天助人威,人借天力。乘机,耿恭率军趁势猛打猛杀,消灭了许多敌人。他们占了上风,他们赢了上手。
北匈奴兵越发惶恐,相互垂头说道:“汉兵真神!真可畏啊!”
他们讲完,也不等左鹿蠡王下令,纷纷扬鞭逃跑。那位主帅也早已吓得无主,紧跟着溜了。
敌人走了,并不甘心,还会再来。天气热了,西域干旱,喝水是个大问题。耿恭提前做了准备,他知道不远的疏勒城(在新疆昌吉州奇台县半截沟镇)的旁边有涧水流过时,将人马转移过去,驻扎下来。
一切准备就绪,七月也到了,大量的北匈奴兵又来了。他们气势汹汹,出手就想拿起疏勒城,张口便要吞掉它。
北匈奴誓在必夺,志在必得。与此同时,还派出不少兵力去包围关宠所在的柳中城。而且,投降它的焉耆、龟兹,也在进攻西域都护陈睦。
面对险情,耿恭并不慌张。敌人刚到,一路辛苦了,他没有邀他们喝一碗上桌茶,而是请他们吃一顿下马威。
兵力太少,耿恭招募了几千男丁。他们和士兵一起,猛地杀了出去。对方没有料到有这一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纷纷败退。
悬殊太大,见好就收。冲垮了敌军,按照计划,汉军又主动撤了回来。
这一进一退,两个简单的动作,汉节做得从容自如,可把敌人吓惨了,再也不敢上前。他们只好在外面呆着,将诚“守护”起来。
攻不了城,进不了城,敌人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到处乱转。在没头没脑之中,他们有耳有目, 听到见到了有声有色的涧水。他们大喜过望,立刻将它切断,不让流进城中,要渴死困死对方。
这招够损,这招够狠。有了死神,有了活神。
涧水没了,开始寻找别的水源。耿恭带领属下,往地下打井。
一天两天过去了,一丈两丈下去了,没有看到泉水的影子。五天六天过去了,
五丈六丈下去了,还是依旧。下面没水,上面早先储存的水,也快用完了。
九天十天过去了,九丈十丈下去了,仍然没有发现水的踪迹。照射的烈日,好热好热。干活的将士,真渴真渴。他们只好挤压马粪,来喝它那少得可怜的汁液。这种非常时期的马粪汁,绝对比不上那些平常时期的马奶子,但是更珍贵,更沉醉。
十多天过去了,十多丈下去了,泉水还在玩捉迷藏的游戏,不肯露面。耿恭敞胸开怀、披肝沥胆,心灵的泉水出现了。
他仰天叹道:“听说以前贰师将军在西域,曾经拔刀刺向山中,有泉水飞出。如今汉朝的恩德,越发显著,神明完全可以看到。心中有至诚的泉水,地下就会有至真的泉水。”
说完,耿恭虔诚地向井下拜。他代表的是全城,他代表的是全军,他代表的是全国。担子重,心情重,诚意重。他落泪了,心里的泉水流了出来。
泪水掉入井里,感化了,融化了。突然,泉水涌了上来,溅了耿恭一脸。这是泪水,还是泉水?再也分不清了。
泉水在欢跳,士兵也在欢跳。他们把耿恭抬起,高呼着万岁,绕着井边转了一圈,才放了下来。
有了水,有了大量的水,汉军将它们装上抬上城墙,。在这里,他们有的大口喝水,有的大把洗脸,有的大盆泼洒……
耿恭这边解围了,关宠那边还没有。前者可以自保,后者却不能。这时的陈睦,也在战斗中捐躯了。形势越来越危急,关宠向朝廷上书,请求增援。
前方告急,后方也在告急。汉明帝得了重病,驾崩了。他的儿子汉章帝刚刚上台,对于派不派兵去救举棋不定。在司徒鲍昱的剀切分析下,坚决推动下,汉章帝终于放下了棋子,让卒子过河,发兵去支援。
一来二去,救兵还没有到,死敌又来了。北匈奴诱降了车师,共同进攻疏勒城。这一次更猛,这一次更险。
汉军除了英勇还是英勇,除了顽强还是顽强。他们在耿恭的率领下,一丝都不轻心,一毫都不放松,一次又一次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黄叶飘落,冷天快要到了。看着战士们穿着单薄的衣服很凉,耿恭深厚的心很热。他让属下范羌,带着几人悄悄出去,到敦煌去拿取战士们冬天的军服。
大雪飘洒,外面白茫茫一片,空荡荡一片。城里也空了,没了粮食,被吃光了。
“战士们,只要大家同心协力,敌人就拿我们没有办法。时间都这么长了,城墙不是依然坚固吗?没了粮食,也难不到我们,不是还有铠甲弓弩吗?我们可以将它们上面的筋和革取下来,煮了吃了。我们是铁打的汉,钢做的人,敌军又能奈何?”面对大家,耿恭慷慨陈词。
他说得铿锵有力,战士们也咬得铿锵有力。本来坚强的汉军,再次受到鼓舞,积极行动起来。他们煮了筋革,吃的“咯嘣”“咯嘣”作响,相应相和,犹如在高奏着凯歌。
精神是乐观的,现实是残酷的。汉军的条件太差太差,虽然它们没有一个投降逃亡,却渐渐多了死亡。到后来,只剩下了几十人。
北单于知道后,满心欢喜,很想得到耿恭那个人物人才。他派出使者去招降,说只要耿恭举起双手,就给他一个白屋王的封号和一名爱女做妻子,两全其美,何乐不为?
耿恭精诚感天,赤城动地,哪会上钩?为了不玷污自己半点忠诚忠贞,耿恭决定用血来清洗那句话的侮辱。
他假意答应了使者,引诱他上了城。使者见到耿恭,刚要开口,却被对方一拳击中了胸部,口吐鲜血倒在了地上,然后不动了。
北单于得讯后,暴跳如雷。远在远处的他,由于动作过猛,都将疏勒城震得摇摆起来。他马上下令,马上增兵去攻打,非要用大军去踏平那座小城不可。
毅力是无阻的,信心是无敌的。耿恭带着少得可怜的人员,依然大得可爱地战斗,让对方无处得手。
救兵来了,迟到的救兵来了。他们先去柳中城,和敌人交战后,虽有胜利,关宠却也殉国了。
面对此种情形,他们就要退兵,不想去救疏勒城。这时范羌与他们同行,极力阻止。那些将领都不敢去,就分兵两千人给范羌,让他带着前往。
范羌他们在行进中,又下起了暴雪,深处达到一两丈厚。在范羌的鼓励下,他们没有退缩,勇往直前,终于到了目的地。
这时是晚上,城里的人听到兵马传来的声音,以为敌人又来了,大惊失色,没敢发出动静。
范羌见状,远远喊道:“大家不用怕,我是范羌,专门来迎接校尉的。”
这个声音传入城中,耿恭他们一下欢呼起来,紧接着开了城门。
两边相见时,话说得很少,泪流得很多。他们相互拥抱着,相互温暖着。
到了第二天,他们都往回走去。这一路并不顺利,自然环境恶劣不说,更有敌人的追杀。
赶到玉门时,已经又是一个三月了。当时从疏勒城救出的有二十六人,如今只剩下耿恭十三人了。他们个个瘦如猴子、黑似雷公,和野人没有多大区别。
中郎将郑众在这里为他们接风洗尘,才使其变了新的模样。他又上书,高度赞扬耿恭的坚强和忠诚,希望朝廷大力表彰,给他以显著的封爵。
停留了一段时间,耿恭回到了洛阳。鲍昱上奏,说耿恭的节义超过了苏武,应该给他一个高的爵位。
汉章帝舍不得,只将耿恭升为了骑都尉(秩比二千石)。然后,又做了长水校尉(秩比二千石)。
不久,西羌那边造反了。汉章帝下旨,让他的舅舅车骑将军马防挂帅,耿恭当了副手,率兵前去平定。
在行动中,马防和耿恭倒了个位置。前者只是挂个名,并没有起到主帅的作用,后者有实战经验,有将帅之才,真正派上了用场,亲自上阵,打败了敌人,收降了敌人。
耿恭的功劳大,并没有得奖,反而招祸。刚开始出发时,他知道马防有名无实,就上书建议,让他在后方坐镇就行了。这使马防大为不满,回来后参了耿恭一本。
汉章帝当然向着马防,将耿恭关入了监狱。然后,请他滚回了老家,再也不问不理,直到无声无息。
对此,范晔在耿恭的传记后面,评论道:“余初读《苏武传》,感其茹毛穷海,不为大汉羞。后览耿恭疏勒之事,喟然不觉涕之无从。嗟哉,义重于生,以至是乎!昔曹子抗质于柯盟,相如申威于河表,盖以决一旦之负,异乎百死之地也。以为二汉当疏高爵,宥十世。而苏君恩不及嗣,恭亦终填牢户。追诵龙蛇之章,以为叹息。”
马蹄急忙飞塞乡,堂堂三丈顶天将。
焙城死灰心泉水,钢食活血身铁墙。
小人有势小肚肠,大君无力大栋梁。
保疆卫邦休怨望,青松昂扬万古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