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故事 58.姜诗夫妇
中国历史上,孝子太多太多,不计其数,最著名的,要算公认的“二十四孝”。东汉广汉郡的姜诗夫妇,便名列其中。具体的位置,在今天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的孝泉镇。那儿有一条江,流入了长江。你要问他们的孝有多深、孝有多长,它们有多深、有多长,它就有多深多长。不信,请欣赏真实的故事。
姜诗的家在农村,他既是一位读书仔,又是一命种地汉。父亲已经过世,母亲仍然健在。他们的条件十分不好,但是姜诗对母亲万般都好。凭着这一点,一家姓庞的看上了他,将女儿嫁给了他。
姜诗的孝心动人,妻子也有动人的孝心,她对婆婆尽心尽力。婆婆有一个嗜好,喜欢喝那江里新鲜的水,觉得味道特别,其它的都比不上。江水离家有六七里地,不算远,也不算近。姜诗有下地的重担,妻子每天就去江边打水,挑起了那副重担。
道路弯弯、扁担弯弯、身形弯弯,时间绵绵、汗珠绵绵、腿脚绵绵,风雨颤颤、水桶颤颤、心神颤颤,两桶水、四桶水、八桶水……才到了婆婆的面前。婆婆对江水不仅爱喝,还喝得多,使她辛勤奔波,时刻都在默默地唱着劳动者的赞歌。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有一天,风刮得特别大,以前都没有遇到过。妻子没有顾及这个,还是去挑水了。当她回来走到半路时,摇摇晃晃,一不心摔倒了,将水打翻了。还好,自己跌得不重。她赶忙爬起来,拾起水桶,又朝江边跑去。这一次回去时,她相当注意,总算顺利到了家中。不过,那一折腾,耽搁了不少时间,让婆婆等得难受,嗓子渴得都快冒烟了。烟还没有冒,火却冒了上来。婆婆很生气,连水都不喝了。从地里回来的姜诗看到后,从来没见母亲发过这么大的脾气,他也气愤,将妻子骂了一顿赶了出去。
妻子很委屈,泪水涌了出来。她没有半句埋怨,悄悄来到了邻居一位老大娘的家中。她们早就认识,她对她讲了自己的遭遇。老大娘一个人,很明白事理,将她留下了,同时答应不告诉别人。妻子安身了,却仍不安心。她在这儿白天黑夜地纺线挣钱,偷偷买来好吃的,暗暗让老大娘帮忙送给自己的婆婆。婆婆开始没有在意,后来次数多了,时间长了,她纳闷了,问起了缘故。老大娘再也不好隐瞒,如实地告诉了情况。婆婆听了极其惭愧,极其后悔。她马上叫来儿子,让他去把妻子迎接回来。姜诗连连答应后,也深深愧疚。一转念,他又笑了起来,飞奔而去了。在姜诗的恳请下、陪伴下,妻子又回到了家中。姜诗欢快了,妻子高兴了,婆婆愉悦了。
渐渐地,婆婆的年纪越来越大。她又有了一个嗜好,喜欢吃鱼。鱼可不像水那么多,那么便宜,容易得来。姜诗与妻子一商量、一行动,多出力,多挣钱,多买鱼。这句话说得够简单,实施起来的难度却够巨大。试问当时,多少汗水才能收获一寸布、一两谷?多少寸布、多少两谷,又才能买回一条鱼?问题再多,姜诗夫妇都努力解决了,做好了。婆婆吃鱼,还不喜欢一个人吃,又叫来那位老大娘相陪,共同享用。她们变作了两倍,它们也变作了两倍,他们也变作了两倍、三倍、四倍、五倍……这不是《西游记》中孙悟空拔出一根汗毛吹出许多猴子的幻术,而是忙左忙右、忙上忙下、忙前忙后的无数真实影子。看到这对为孝而哮、为孝而笑的夫妻,别说人,苍天都感动了。
地有不解变化,事有瞬息惊奇。有一天清晨,姜诗和妻子起来时,突然听到了冒水的声音。他们很奇怪,来到外面一看,只见屋子旁边无缘无故多了一道泉水,在使劲涌着流着。有了稀奇事,母亲也赶来看热闹。这么清的泉水,这么好的泉水,母亲想尝一尝,便叫姜诗去拿瓢来。瓢拿来后,舀起了泉水,送到了母亲的嘴边。母亲抿了抿,然后一口气将它喝完了。她说味道和那江水一样,美极了。儿子儿媳一听,都笑了。正在高兴时,更高兴的事又来了。泉水里面不知不觉出现了两条鲤鱼,在游动。姜诗将它们捞了上来,个头不小,是真的。水有了,鱼有了,姜诗和妻子今天轻松了。到了第二天早晨,泉水还在流,同时又发现了两条鲤鱼。以后,天天如此,泉水没有休息,鲤鱼按时报到。这一奇事“孝果”,很快传了出去。
当残暴的赤眉军的散兵游勇经过姜诗的家时,都不敢行凶斗狠。他们瞧瞧收起了武器,暗暗放轻了脚步,偷偷叮嘱道:“惊动了大孝,一定会遭到鬼神惩罚的。”当时天干地旱,是荒年,他们又送给姜诗东西,有米有肉。姜诗对他们的行径了如指掌,他表面接受后,等到对方走了就把那些东西埋了,不吃“嗟来之食”,以免玷污自己。由此,也保护了乡亲,使他们免于遭殃。
过了好多年,光武帝即位又归天了,姜诗的母亲也早已病故了。她在儿子儿媳的精心照料下,走到了尽头,含笑瞑目了。母亲去了,孝并没有结束。汉明帝上台后,姜诗被推举为孝廉,同时全国被举荐的还有好多人。汉明帝下了一道诏书:“大孝入朝,凡诸举者一听平之。”因为姜诗这一个大孝的原故,其他人都沾了光,全部任用了。这时的姜诗,已经上了年纪,妻子也多了岁数。老夫老妻,情深情浓。他和她来到任所,做了江阳县(今四川泸州市江阳区)的县令。在妻子的照顾下,姜诗把孝和廉、仁和爱、美和善……这一切的一切,献了出来,同她长眠了。为了纪念,人们修了庙宇,千古上香,千古飘香。
今天的孝泉镇,它的名称的出处,就是来源于姜诗夫妇的孝行孝举、孝花孝果。早在北宋,便早有了这一地名。现在这儿还有好多纪念胜地和纪念活动,传承发扬。那条江水一直在流,长江的水一直在流,孝心也一直在流……
泉水欢跳请个安,作伴鲤鱼把肴献。
史河千载未变色,孝心果然动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