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木语者
来源:文艺报 | 王 韵  2016年08月05日07:13

记忆·1973 金宇澄 作

新房子装修,我到老黄的板材店买材料,请他帮忙介绍木匠干活。他指着立在墙根的一个酒柜说:“你瞧这酒柜,板与板之间没有一点缝儿,连胶都不用,是城郊老董做的。”这酒柜四平八稳地站在那儿,看上去的确端庄大气,赏心悦目,我记住了老董。

我打电话给老董,他正在邻近的小区,回答正给人干活儿,脱不开身,待干完后再联系我。他的语调平静,听不出某些工匠揽到活儿的迫切和兴奋。三天后,老董给我打电话,说那家活儿已干完,半小时后到我的房子,一起将工具拉来。老董来了,随车拉来一电动三轮车的各种工具,还有一张半个客厅大的旧毯子,见我困惑,他解释是铺在地上接锯末、刨花和遗落的钉子的。我说了需要干的活儿,他边听边说自己的想法,听得出他考虑得很周全。

老董中等个头,面色白净,胡须修理得体,如果不是他身上那套后背印着某品牌木工板的工作服,我也许不会当他是一个木匠。我建议他跟我到楼上楼下相同格局的房子去看看别人怎么干的,他头摇得像拨浪鼓,干脆地说:“不用看,我知道。”他在心头盘算了会儿,一口气说出了所需板材、五金等,我快速地记在了纸上,到老黄的店买齐了所有材料。

一连两天我都有事,没到新房子去,老董也没跟我联系。第三天上午我去了,老董已在客厅中央铺开了毯子,上头立着丈把长的马凳,凳下散落着锯末、刨花和看不见光芒的钉子等物什,还有各式各样的工具,它们中很多都要依赖电才能正常工作。一个中年妇女正给老董打着下手,是老董的妻子,给他搭搭手递递工具什么的。

在老董的手底下,阳台的橱柜率先挺身站了起来。我们的阳台个别地方设计有问题,比如现在橱柜这个位置,有一根碗口粗的空调下水管,不偏不倚地自上向下贴墙竖在中间,楼上那户是打了架橱子将管子彻底遮挡在了后头,利用空间就缩小了。而老董不,他偏偏独出心裁地用几块木板包起了管子,再穿过橱柜中间,看上去像是装饰,不露痕迹,又充分利用了空间。我顺手掏出一张名片,插向门边的缝隙,只见严丝合缝,根本插不进去。门与门之间上下齐整,浑然一体。

我禁不住夸赞老董,跟他聊起天儿,他停了手中的活儿,摸出一根烟点着了,附和我说着话。像我见过的很多手艺人一样,老董也有很大的烟瘾,他似乎烟不离手。他的老家在董庄,横过门前一条莱烟路,董庄百分之九十的住户都姓董。村中人多地少,一些村民便想方设法学一门手艺谋生,陆续有了泥瓦匠、木匠、铁匠等等。老董是拜邻村一位老木匠学的手艺,那年他17岁,老木匠心地善良,手艺精妙,对老董倾囊相授,再加上老董人勤快,眼皮活,悟性高,出师后立即自立门户,凭一手好活儿成为附近最好的木匠。外村人不知道他叫什么,都喊他木匠,这样叫仿佛周边只有一位木匠,就是他董木匠。老董曾经是周边几个村庄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角色,谁家盖房造屋、打制家具,首先考虑的肯定是他,他无论在谁家干活儿,都是酒肉招待,工钱丰厚。老董一口一口地抽着烟,忽地叹了口气,说:“你瞧这满地用电的工具,比过去那些老式的木锯、刨子、凿子、锛子、铲子可省劲多了,但现在就是没人愿学这手艺喽,脏累苦不说,收入也不行,赶不上到外头打工干个建筑队挣得多。再说那些这板那板的家具,哪有咱自己打的实木的结实耐用,还贵得吓人。”见我不说话,老董接上了一根烟,听任它在手指间一寸一寸地燃烧,顺手捞起一根木料眯起眼盯了会儿,开动电锯“滋滋滋”地锯割木料,停了电锯,他口中开始嘟囔着什么,我听出是一连串的数字,它们属于客厅左右对称的那一对博古架。老董不是对我说的,也不是跟妻子说的,而是在和他手底下的木头说话。听他妻子说,他一干活儿进入状态就这样,别人不理解还以为他自言自语是有病。老董其实是将眼前手中的木头看作了鲜活可爱的生命体,它们能呼吸,会微笑,在它们的体内都藏着一颗玲珑心,懂得倾听他说话,默默地与他交流。在它们坚硬的骨骼以各种形态彻底站起来前,老董的每一句话都能得到它们发自内心的回声,每一个动作都能赢得它们迎刃而解的响应。

那天老董干活儿,我在一旁站着看,似乎在见证一件工艺品的问世。我不说话,他也不理会我,又开始嘟囔着和木头说话。老董最兴奋的是一连接到了两个电话,都是像我一样经人介绍找他干活儿的。但他不急不躁,不温不火,仍然像刚开始一样,专注而认真地干着活儿。

10天后,所有的活儿都揭开了盖头,老董和妻子准备收拾东西了。他们将工具一件一件地收进工具箱,然后一人攥着毯子一边,将那些锯末、刨花和看不见光芒的钉子等,悉数包裹了进去,费力地抬到门外。

老董和妻子将毯子席卷走了,我送他们到电梯口,盯着不停闪烁变换的电梯数字,我想到了有一类人和他们所代表的精神品格。像老董这样的手艺人,日复一日地机械忙碌着重复、枯燥、无味的劳作,惟一的休息便是静静地坐在一堆木屑狼藉中,痛快地抽一根烟,走会儿神,想一想心事。但他们一旦进入状态,马上又会专注地干起活儿来,他们忠于主家的事,敬重自己的手艺,努力将每一桩活、每一件家具都做得尽善尽美。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