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花城》:品牌策略•媒体融合•平台建设

来源:中国作家网 | 朱燕玲  2016年08月04日10:17

我们注意到,文学报刊近年来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寻找突破。比如,《人民文学》的《路灯》杂志出了数种外文版,为中国文学走出去做出了巨大贡献拓展了当代文学的传播空间;《收获》做了“行距”,尝试不一样的投稿方式,并试图打造通往出版和剧本工厂之路,等等。这些都非常值得《花城》学习。

《花城》也一直在做一些尝试。但我们时刻告诫自己,文学不是一件急功近利的事情,文化更是一种缓慢的积累。我们既需要积极寻求可行的盈利模式,也不妨以做公益的心态来做文学。

不管办什么样的媒体,“内容为王”这句话都是适用的。比如,IP概念炒得火热,正可以看出好内容的稀缺性,最终争夺的其实还是内容核心。这对专门提供文本和故事的文学期刊而言,应有可为之处,亦有商机存在。

这几年,为了适应形势,我们边思考边摸索,办刊思路逐渐清晰,总体可以简化为三个关键词:品牌策略、媒体融合、平台建设。

一、品牌策略

美国营销名家菲利普•科特勒对品牌做出了如下定义:“品牌是一种名称、名词、标记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区别开来”。

而“品牌战略就是品牌机构通过对外部竞争环境的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的分析,根据自身条件,在品牌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所进行的关于品牌塑造和未来发展的整体规划以及实施。”(张娅琼:《读者》杂志品牌战略研究)

根据《花城》的情况,我们有以下做法:

1,提升内容品质:重点推出名家新作,以重要版面位置提升青年作家影响力,发掘潜质新人。

2,推出新栏目:关注文化潮流,拓展国际视野,增大信息量。

如推出专题栏目“新媒介文艺前沿探讨”,特约北京大学网络文学研究论坛,以学术方式,探究电子游戏、虚拟现实等新媒介对年轻一代三观造成的深远影响,以及其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以专业眼光,梳理青年流行文化,使刊物更理解、贴近年轻人的趣味和需求。

推出“蓝色东欧”栏目,融合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

推出“域外视角”栏目,换一个视角看文学及文化潮流。

3,组织文学活动: 连续举办“花城雅集”,围绕杂志内容,组织系列沙龙活动,增加读者、作者和编者的互动。

维护品牌的同时,努力实现品牌延伸,比如通过书刊互动,整合优质出版资源,等等。

二、媒体融合

“媒体融合”(media convergence),最早由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创办人兼执行总监尼古拉斯.尼葛洛庞蒂提出,他曾预言:互动世界、娱乐世界、资讯世界终将合而为一。

新世纪以来,由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崛起,进而迫使传统的阅读方式、创作方式、出版方式都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事实上,新媒体环境下,所有人再次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机会均等。仅就期刊数字化而言,“期刊的数字化传播使得所有的刊社, 无论是家喻户晓的大刊名刊, 还是专业性强、 受众范围窄的小众化期刊, 都有了一个公平竞争的渠道和舞台。 通过平等、 开放的数字化平台, 各类刊物都实现了宝贵的品牌推广与价值增值。”

调查显示,媒体融合的大方向对期刊发展有着正面的推动作用:“龙源期刊网历年发布的 TOP100 文章排行, 可以验证期刊在网络传播过程中, 能借助长尾效应实现内容价值的延续。 传统线下期刊的实时销售关注的是需求曲线的头部, 而期刊的数字化传播将所关注的拓展至需求曲线的尾部。 数字化平台为期刊 (现期的和过期的) 内容的销售, 提供了足够大的存储能力和足够快的到达受众的渠道。

《花城》的实践经验也验证了这一调查: 由于从博客到微博到微信的推广,长期依赖邮局征订的《花城》杂志,发行量去年开始止跌回升。今年,我们再开了微店和天猫店,短短几月,效果显著,在出版社众多图书中,动销最好的就是《花城》《随笔》两本杂志。

今后我们将在微信公众号的内容规划上做更多尝试,如采用微信首发文章支付稿费的形式,配合杂志当期内容的宣传,也可在微信平台首发刊登部分短小优质的原创文章来稿,以补充《花城》杂志正刊因文章太短或版面不足等客观因素导致有些短小精悍的文章无法见刊,此举也能很好适应手机用户“碎片化阅读”的习惯,力图将《花城》杂志官方微信打造成《花城》杂志的线上延伸平台,也可策划实施更多线下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扩大《花城》杂志的影响力,这将对《花城》杂志的宣传、销售起到更大作用。

这次我们欣喜地看到联盟微信平台即将上线,这将对整个文学生态产生积极影响。

《花城》将通过拓展内容新载体和多媒体延伸,进行媒体融合,加大对杂志内容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我们较早就开始数字化转型的努力, 2015年《花城》杂志被评为广东省首届数字化转型示范单位。以《花城》杂志为核心搭建的“花城多元融合传播运营平台”,基于《花城》杂志和花城出版社的品牌资源,含有技术支持型、品牌运营型、基础拓展型、跨界合作型四类产品,涉及版权、设计、视听等等领域,延伸出近三十个子项目,目的在于构建现代传播体系,实现对受众的广覆盖,可加快创设中央编辑部的全媒体采集平台生产发布体系,实现内容的集成化 、形态的多元化和传播的平台化。

尤其是利用网络平台优势,推进刊物的版权代理功能。

过去几十年,文学刊物其实一直扮演着作家的经纪人的功能,很多作家从刊物出发,进入大众视野。相信未来十年,一本刊物的重要性,不仅仅取决于它发表了重要作家的重要作品,还在于它可以成为一个重要的中转站,衔接出版和影视开发;可以寻找社会资源进行长期的战略合作,发掘微电影原创人才和原创素材,推出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微电影、短视频原创素材。同时,借此推动刊物作品制作成有声读物和小成本作品。

三、平台建设

在几年的观察思考中,我们认识到,文学期刊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必须进行自我功能的更新。应由单一的作品展示和集萃功能,向多样化立体化转变,更重视其平台的交流功能。除了网络平台之外,还应搭建多方位、多领域的立体平台,线上线下同时并进。突破界别、地域、语言的限制,推动国内、国际和跨界的交流,实现中外作家和读者的面对面互动。

比如依托“蓝色东欧”译丛项目,进行“走出去、引进来”双向交流,成功出访东欧三国,搜集一手资料并推进项目,也落实了今年南国书香节和BIBF期间,匈牙利当红作家马里亚什•贝拉首次来中国参加活动事宜。这些都是扩大刊物影响的手段。

以上是我们的一点点心得和努力的方向。非常期待分享其他同行的经验。

(该文系作者在“全国文学名报名刊主编论坛”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