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元帅本色是平民 ——观话剧《新北平市长》
来源:文艺报 | 刘铁钢  2016年07月27日07:18

近年来以历史上真人真事为题材创作的戏剧作品不少,成功的并不多。有的是罗列人物的模范事迹,有的是写人物一生的流水账,写不出形象,也缺少感动观众的激情。但话剧《新北平市长》的创作演出却感动了剧场里的众多观众,主要原因是写活了历史事件,写出了人物的品格精神。

《新北平市长》讲述了北平和平解放后,聂荣臻同志担任北平(后改称北京)市长期间,在极端复杂的社会环境下,以共产党人、革命家的勇气和智慧处理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矛盾问题,带领军民恢复生产、建设北平的真实故事。那时的北平百姓,承受着家破人亡的压抑,在国家破碎的深重屈辱中维护尊严,在痛苦的煎熬中固守良知,这些看似卑微的小人物,虽未走向沙场,却在没有硝烟的阵地,共同捍卫中华文化的基因不被变种,由此展开心灵的抗争和精神的较量,还有对自我的战胜。同一个屋檐下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信仰,同一个时代背景下不同的身世经历和心态,既有格格不入,又有休戚相关,但也正因此而使得这个时空产生出多种戏剧元素。

该剧的成功,首先是剧本创作的成功。聂荣臻同志作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有着博大的胸襟、过人的胆识与克敌制胜的智慧,特别是在北平和平解放和定都北平等重大历史时刻作出了巨大贡献。要把这一段波诡云谲的历史、这样一位伟人业绩在不到两个小时的舞台上展现绝非易事,而且还要避免这一类题材创作雷同化、肤浅化、娱乐化。《新北平市长》没有用编年史的方法表现人物的生活历史,而是非常智慧地从这段历史中选取了两大主题:和平和建设。编剧兰宁远悉心研究相关史料,深入了解那段历史中的北京人以及今天的北京人对历史的解读。素材的积累充实了破解这些难题的底气。《新北平市长》选取了一个独特的创作视角,截取了聂荣臻领导的几件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即聂荣臻在北京市工作期间与反动势力一段斗智斗勇的惊心动魄的经历以及殚精竭虑改善民生的故事来写,突出了人物追求和平的奋斗品格与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戏一开场就把聂荣臻置于北平战与和的风口浪尖上。双方举枪对峙,流血事件一触即发,在如此严峻的环境下,作为华北军区司令员的聂荣臻率先提出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建议,从而使得这座千年文化古城免遭炮火,为定都北平奠定了基础,也为即将接管大城市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入城后,作为新北平领导人的聂荣臻沉着应对,一方面率领部队与国民党敌特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一方面团结旧社会的正直之士,从国民党内部打开缺口,将国民党内的进步力量为我所用。如与傅作义进行和平谈判、与国民党少校洪如虎的关系、结交许秉贤等主持正义的民主人士,通过他们为共产党建言,共同建设新北平。这些地方都充分反映出聂荣臻的智慧、胆识与魄力。正是在聂荣臻那一代共产党人的带领下,在那个特殊历史时期,北平的百姓虽然不能气吞山河,驰骋疆场,但同样不屈不挠、可歌可泣;尽管没有枪炮血腥、你死我活,但同样惊心动魄、感天动地,甚至更具有发人深省的现实意义。

以情动人是该剧感动观众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新北平市长》是一部具有艺术品格的戏,作品饱含深情地以浓浓的情感突出人物的性格,表现聂荣臻对革命的忠,对战友的爱,对家人的亲,对敌人的恨。面对破坏和平起义的国民党军官洪如虎不理解傅作义将军签署和平协议的主张,想以死相拼,“我就像一只被锁在笼中的老虎,纵有凌云之志,却不能到疆场杀敌。”聂荣臻却严肃地批评他:“中山先生创造革命军的目的,是要挽救民族的危亡。可你呢,竟然把枪口对准了一起并肩抗战的兄弟,把他们当作‘敌人’。难道这就是你说的效忠民族、效忠国家吗?”面对国民党敌特和“一贯道”等邪教组织的干扰破坏,聂荣臻巧妙地指导公安部队对敌斗争的策略与技巧,走进群众中间,发动百姓彻底粉碎了邪教组织,取得了对敌斗争的全面胜利。《新北平市长》还精心塑造了聂荣臻女儿聂力的形象,艺术地穿插回忆了聂荣臻在大革命时期腥风血雨之夜将女儿聂力寄存老乡家中的情景,温馨感人的父女情深增添了对敌斗争的精神力量。

《新北平市长》的导演艺术也可圈可点,导演调动一切舞台艺术手段塑造人物,充分发挥舞美、灯光、音响的渲染作用,突出人物性格。如在聂荣臻与傅作义展开心理对话的一场戏中,运用写实与浪漫相结合的手法,让在两个时空中的聂荣臻和傅作义展开心灵对话,把聂荣臻追求和平的强烈主张和傅作义顺应大势的复杂心情推向高潮,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整个戏也由这些生动的细节增添了趣味性和吸引人的艺术魅力。《新北平市长》的舞美是典型的现实主义风格,宏大,写实,与时下流行的追求抽象和“最简”的先锋戏剧的舞美风格完全不同,带来的是真实和厚重的审美享受。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北平市长》在提炼现实感的同时,还尽可能地注入大量的文化元素,诸如中国的传统节日、戏曲艺术、民间诗词、建筑特色……历史文化和百姓生活在戏剧艺术中巧妙结合,开国元勋和普通百姓荣辱与共的民族情怀也自然而然地得到了真实的展现。正如有戏剧专家所说,《新北平市长》这部戏,有着许多的文化内涵,每一个故事,任何一个角色,哪怕是一个不起眼的龙套,都有很大的研究和打磨的空间。

可以说,《新北平市长》书写了新旧交替时北京风雨飘摇的岁月,是开国元勋和普通百姓共有精神家园的一个缩影,折射了时代风雨、凝聚了国人风骨、融合了市井风情、提炼了时代主题,通过戏剧和舞台来演绎那个年代中的那些人和事,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文化的追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