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西安演艺集团歌舞剧院原创民族舞剧《传丝公主》首演
——展大唐盛世国风 传丝路文化精神
来源:中国文化报 | 秦 毅  2016年07月18日06:50

浩瀚大漠、驼铃深处,一条以“丝绸”为名的长路曾经连接着东西方两大文明。岁月沧桑,交流永恒。在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一群艺术工作者从真实的史料出发,追根溯源,用舞剧的形式回溯“丝绸西渐”的动人故事,用无需翻译的艺术通用语促进民心相通,服务“一带一路”大战略。

艺术品格独秀一枝——

陕西舞剧首进国家大剧院

为迎接金秋十月在陕西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由西安演艺集团歌舞剧院倾心倾力排演的民族舞剧《传丝公主》将于7月30日、31日晚在国家大剧院精彩亮相。这部舞剧是以艺术精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用跨国界的艺术通用语构建“民心相通”工程的扎实举措,将带领观众穿越历史时空,走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沧桑岁月,在丝路文化的古今交响中,感受繁荣丝绸之路、造福沿途人民这跨越千年而不变的时代主旨。

原创民族舞剧《传丝公主》由西安演艺集团歌舞剧院邀请著名导演左青带领一流创作团队创作,包括执行总导演赵小刚、张云峰,编剧黎琦、文鹰,作曲杜鸣,舞美设计张继文,服装设计宋立,灯光设计胡耀辉,造型设计方绪玲等,以及特邀国内舞蹈界知名演员黄路霏、汪子涵、徐立昂、邵俊婷等联袂排演。该剧自今年3月29日在西安首演以来,受到各界好评。一位观众这样说:“全剧没有一句台词,演员用形体讲述了一个动人的丝路故事,使人如置身其中重回唐朝,每每让人泪眼扑簌。”

首演之后,该剧又面向高校师生和工厂基层群众进行了20场惠民演出。主创团队坚持演出与提升相统一,广泛听取专家、艺术爱好者和普通观众的意见,反复研究制定提升修改方案。一位来自香港的艺术家说:“舞剧的故事亲切平实动情感人,剧中的盛唐乐舞婀娜多姿曼妙绚丽,让我真实地感受到了‘无盛唐,不传丝’的中华大国情怀。”

《传丝公主》的创作历经3年时间,创作排练历时近一年。该剧从艺术本体出发,主创团队历时近两年研究文献,奔赴陕西、甘肃、新疆实际调研,力争每处细节都尽量符合史实。仅以剧中纺丝动为例,团队专程前往位于杭州的中国丝绸博物馆以及关中民俗馆学习、考察。整体舞蹈动作设计颇为考究,敦煌壁画飞天和唐代仕女图等都为创作团队提供了古典舞编排素材。为表现采桑、缫丝等场景,从魏晋隋唐壁画中的采桑图、缫丝图中寻找舞蹈创作灵感和语言动律。在音乐方面,《传丝公主》从唐代大曲、唐敦煌琵琶曲、西安鼓乐、秦腔和陕西民间音乐中汲取音乐元素,形成了不同以往唐代题材舞剧的音乐风格。

据悉,在本次进京演出之后,作为近年来全国涌现而出的“丝路”题材的舞台精品,原创舞剧《传丝公主》还将适时展开全国巡演,并将成为西安驻场剧目,进行常态化演出。

作为西安演艺集团为备战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推出的重点剧目,《传丝公主》通过舞台艺术凸显出中国丝绸“温暖了人类,美丽了世界”的文化大主题。

故事灵感据史而生——

唯美演绎“丝绸西渐”情感路

皓月当空,身材曼妙的织女们站成一排捣衣,木槌落桶,声震长安。在一片“咚咚”的捣衣声中,一位悲痛纠结的母亲想到女儿即将远嫁不产丝绸的拂菻国,百感交集,悄悄将一个装有蚕桑种子的荷包,塞进女儿的御赐凤冠里……“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精彩演出,赢得观众如潮水般的掌声……

《传丝公主》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上世纪英国人斯坦因在中国新疆和田地区的丹丹乌里克遗址中发现的一块唐代木版画。这块版画上有一位头戴王冠的中国公主,旁边有一侍女手指公主的帽子,似乎在暗示帽中藏着蚕种的秘密。据考证,这位中国公主便是将养蚕业介绍到古于阗国的第一人。

《传丝公主》以唐玄奘《大唐西域记·瞿萨但那·麻射僧伽蓝及蚕种的传入》和现存于伦敦大英博物馆的唐代木版画《传丝公主》为史料依据,通过别开生面的演绎和意象灵动的舞蹈语言,用创新的文化理念和独树一帜的艺术手段,以唐代公主李宁儿与拂菻国王子小波多力美丽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讲述了终将桑树和蚕种带入了拂菻国,用丝绸去温暖、美丽、福祉世界的故事。因此,唐代公主被称为传丝公主,在当地被祀为蚕神。

《传丝公主》通过情景交融的古典舞蹈与绚丽多姿的欧系舞风的互补辉映,讲述丝绸生产制造技艺得以传到西方的故事,而这种传播之路,又与亲情、爱情以及乡情、丝绸情、天下苍生情相融合,于唐代公主李宁儿与拂菻国王子小波多力邂逅、相识、相爱之中,彰显出贯通丝绸之路的人间大爱。

《传丝公主》由序幕、一至四幕、尾声构成。序幕简洁明了,讲述拂菻国王派遣王子小波多力出使长安的动因,赓续与大唐久远的友好邦交。

第一幕,王子小波多力在商铺林立的繁华西市,偶遇前来定制丝帛、不幸被泼皮调戏的唐室宗亲闺秀李宁儿。小波多力仗义相救,宁儿心怀少女感激之情。小波多力长安郊外踏访蚕桑人家,在桑园又与宁儿邂逅,二人互生好感情窦重开。明娃劝阻小波多力远离桑园禁地,与母亲一起阻止宁儿与小波多力亲近。

第二幕,南北绢行,京城赛艺,小波多力被大唐丝绸的精美折服,以使者的名义恳求唐皇赐婚和亲,唐皇欣然应允。身为御前侍卫的哥哥明娃却不愿妹妹远嫁异国他乡,手捧御赐凤冠谏请唐皇收回和亲成命,唐皇恼怒将明娃远放边关。

第三幕,公主宁儿与驸马小波多力憧憬未来的丝梦。母亲想到女儿即将远嫁不产丝绸的异国他乡,百感交集苦苦掂量,最后一刻把装着蚕种的荷包藏进凤冠之中。

第四幕,和亲队伍行至边关接受检查。边将明娃发现宁儿凤冠里藏着母亲的荷包,且内有蚕种,十分震惊,在亲情与大义之中心里备受煎熬。紧急关头,内官赶到边关奉旨宣诏,唐皇胸有怀远之志,敕命公主西行和亲传丝,一路开关礼遇送行。

尾声把时间带到了10年之后,拂菻国新国王小波多力带着宁儿重返长安。唐皇手捧宁儿进献的锦缎心潮澎湃,遂赐封宁儿为大唐“传丝公主”。在海天一色的浪漫意象中,一条从唐长安通往古罗马的丝绸之路越走越宽,把中国丝绸的温暖与美丽带给沿途各国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