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6位青年汉学家的中国情缘

来源:中国文化报 | 陈 璐  2016年07月14日09:00

7月3日至22日,由文化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承办的2016“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在北京举办,来自俄罗斯、德国、印度、尼日利亚等26个国家的31位优秀青年汉学家应邀参加本次研修,他们中既有国家智库和研究院的研究员、大学教师,也包括社团机构的负责人,以及专职作家和翻译家等。7月6日的开班仪式上,6位青年汉学家代表向大家分享了他们的中国故事。

来自美国的尚撷福风趣幽默。他说,最初吸引自己来到中国的,正是具有深厚历史积淀和充满文化感的中文。为克服语音障碍,尚撷福付出了很大努力。从一开始把“兵马俑”错念成“兵马桶”,到登上中国电视荧幕,他的中文取得了长足进步。现在,他的主要工作是处理中国公司在美国的法律事务,并在社会组织任职。他说:“现在,我可以用中文为客户服务,也能为中美关系的良性发展做出贡献。我迷恋的中文既美丽又有用。”

来自斯里兰卡的木蒂达因受朋友影响,1995年在大学读书时就选修了中文,并在中国老师的引导下学习中国哲学,她的本科论文便是《中国儒家社会的思想研究》。1999年,木蒂达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到四川大学读硕士。四川的学习和生活给木蒂达留下美好的回忆,她和同学一起逛街、买菜、喝茶,去往各地旅游。回国后,木蒂达在斯里兰卡科伦坡国际航海工程学院做讲师,教授中文和中国哲学,同时翻译和创作中国文化方面的书籍。

意大利卡塔尼亚大学讲师马可说,因为偶然看到电视纪录片《马可·波罗》,自己对中国产生了兴趣。1994年,马可进入罗马的大学学习中国艺术,并于2000年第一次来到中国,游历了北京、上海、江苏苏州、陕西西安、香港等城市,访问博物馆,观看艺术展览。马可致力于研究中国艺术的发展,并从全球化角度切入,对中国和西方的艺术进行比较研究。如今,他往来于中意两国,出版了数本专著。

来自巴西的露西娅是一位“80后”漂亮姑娘,她于2007年来到北京,在一家进口公司工作。露西娅在中国的生活丰富多彩,她担任过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后来在新华社工作两年多,又进入中国传媒大学学习汉语国际教育。2012年硕士毕业后,露西娅回到巴西,于2015年进入坎皮纳斯州立大学读博士,开展中巴合作关系的研究。6月,她获知自己得到北京大学奖学金,将有机会延续这份中国情缘。

来自比利时的汉尼斯最初接触中国是因为研究旅游。汉尼斯在北京居住过一段时间,中国的发展速度令他敬佩,中国人的乐观也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在北京的生活拓宽了我的视野,我把这里当做自己的第二故乡,并在兴趣的引领下继续向前。”回到比利时,汉尼斯开始学习国际关系,研究中国的对外政策,并在2013年带领比利时学生代表团到访中国,进行学术交流。如今,他在参与举办各种促进欧中相互理解的活动之外,还在比利时的孔子学院学习中文。

来自荷兰的棵小曼目前是主编、作家,拥有众多粉丝,同时从事有关中国历史的博士课题研究,并协助荷兰外交部举办交流活动。15年前,她对中国还一无所知。2008年,棵小曼在北京工作期间,曾陪同过前来参加奥运会的荷兰首相,后又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进入北京大学学习,这些经历让她对中国的理解不断深入。“现在中国和我已经密不可分了,我希望自己能成为帮助别人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 棵小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