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听说抓到暗物质这个隐形的胖子,我们就可能穿越时空!
来源:科幻邮差微信公号  |   2016年07月08日22:46

 

在科幻作品中,常常会接触到“虫洞”这个词汇。

 

所谓虫洞,是指宇宙中可能存在的连接两个不同时空的狭窄隧道,1930年的时候,爱因斯坦曾作出假设,只要通过虫洞,就可以进行时空穿越。

 

电影《星际穿越》中的虫洞

 

而在现实中,时空穿越依旧是一个难以实现的假设,而证实虫洞存在的证据也依旧没有被抛出。

 

大质量黑洞+暗物质少许=虫洞

 

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科学家近日发表最新研究成果认为,向一个超大质量黑洞中添加少量的暗物质,有可能形成虫洞。

 

关于暗物质,它被称为宇宙中的“幽灵”,看不见、摸不着、测不到,却具有莫名的吸引力。

 

 

它在宇宙中所占的份额远远超过目前人类可以看到的物质,通常所观测到的普通物质只占宇宙质量的5%,也就是说,它占到了95%。

 

关于它的作用,简单地说,我们能看见的物质的总量,不足以把正在旋转的星系抓到一起。如果不是存在某种暗物质的话,我们的星系将会飞散开去。

 

多数人对于“暗物质”的理解,也许是在科幻作品中——

 

一是《变形金刚》中,机器人驾驶的飞船就是由暗物质驱动的。

 

二是在《三体》中,暗物质被描述为太阳系被摧毁的残余。

 

为了能找到抓住这个暗物质这个“隐形的胖子”,我们可谓是上天入地开天眼——

 

上天: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

 

“悟空”发射的声音应该不是“咻~~”而是“铛铛铛铛~铛铛铛铛~丢丢丢~丢丢丢~”(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2015年12月17日,中国科学卫星系列首发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它的使命就是用“火眼金睛”去寻找暗物质粒子存在的证据。

 

进入太空后,“悟空”将在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上运行。它将采取两种观测模式:在头两年采用巡天观测模式,由于暗物质可能存在于全天区的任何区域,所以第一阶段对全天扫描;两年后卫星转入定向观测模式,根据全天区探测的结果分析出暗物质最可能出现的区域,并针对这些区域开展定向观测。

 

入地:四川锦屏地下实验室

 

 

 

在地处四川南部地底2400米的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一只“熊猫”正在寻找目前还是理论存在的暗物质。

 

这只“熊猫”名为PandaX是“粒子和天体物理氙探测器”的英文简写,该实验利用在空气中提纯的惰性元素氙作为探测媒介来寻找暗物质,由上海交通大学牵头组织。

 

该实验组日前发表于Physical Review D的二期试运行成果显示,PandaX的数据结果已经优于世界上多个暗物质探测实验的运行结果,正逼近目前处于领先的美国LUX实验,有望将全球的暗物质探测推进到一个更深的领域。(新华社记者薛玉斌摄影报道)

 

开天眼:贵州平塘射电望远镜

 

 

射电波段的观测,推动了地球人对宇宙的理解,如20世纪60年代四大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类星体、脉冲星和星际有机分子。现代天文学上的“两暗一黑”(即暗物质、暗能量、黑洞)还存在着许多的谜团。贵州平塘的这座射电望远镜,用来接受和放大它们发来的微弱信号,有助于揭开这些谜团。

 

关于暗物质的探索,我们还面临很多难关,虽然前方一片未知,但也无法阻挡人类认识宇宙的决心,毕竟,刘慈欣说:“地球只是一个暂住的地方,人类的未来在太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