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我只想把故事讲好
来源:文艺报 | 李新勇  2016年07月08日17:01

我们村子里有两个有意思的人,一个目不识丁却说得一口好故事,历史演义或生活趣事,一到他嘴里便绘声绘色、栩栩如生;他走到哪里,都受大人小孩的欢迎。另一个读过不少书,能撰对联,每有感触便摇头晃脑,之乎者也,据说文采很好,话语古奥,却没有几个人能听懂,常常提一些别人用一辈子时间敲破脑袋也回答不出来的问题;他走到哪里,别人便在哪里躲藏。

倘若是你,你会亲近哪一个?倘若你是作者,你愿意做前者,还是后者?

小说要让读者读得下去,而不是读不下去。要让读者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在快乐中欢笑,在快乐中悲伤,在快乐中流泪。

只有把故事讲好,我们缤纷的文采才有所依托,我们精妙的思想才能被读者接受。

我对自己的要求,第一条是立体,小说在立体的世界里有生命地存在。比如写一个进入火葬场尸体冷库的人,只有对话是不够的,只有心理描写或场景描写也是不够的,我习惯于调动所有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写下每一个官能不同的体验和感受,让人物立体起来,让场景也立体起来,让读者感受到亲历其间的真实,让读者折服和动容。

第二条是有趣,让小说中的每一个句子、每一个人物都有生命的喘息。生命在于运动,小说的生命同样在于运动,让人物在情节中搅腾起来,叙述富有动感和节奏。写作时适当为读者多考虑一些,有时候让文字牵着读者跑,有时却放慢叙述速度,尽由读者往前跑,在读者快找不到方向时再钻出来,领着读者往前跑。读者与作者一起完成整个故事的历程,读者比作者收获更多。

第三条是文采,让小说穿上令人赏心悦目的衣裳。作为小说的重要构成要件,文采决定一部小说的品质。文采并非华丽的辞藻,比如表达“他脸上挂着微笑”,写成“微笑在他皱纹间无声无息地翻起跟斗”似乎更有意思,以此类推,就这么简单。

当然还有故事的新颖别致、讲究人物和故事的出场顺序、讲究故事的韵味等等。

一句话,让读者津津有味地读下去。

这些都是我的写作追求,正在践行,还没有做好。不过,确实看得出,我特别想把故事讲好。

如果我们有能力把故事讲好,为什么不给读者一个好故事呢?文学史上有许多试验文体是没有多少故事的。从那些早年从事试验文体写作的作家最后无一例外都回归传统看得出来,那条路不好走,不容易走下去。既然已经看见了眼前现成的直路,何必在弯路上耗费时间和才华?人的一生从来就不是一条无限长的射线,没有几个人耗得起那样的时间。从我写小说的第一天起我就只有一个目标:把故事讲好。

据说小说作家脑子里只想着把故事讲好是没出息的表现。倘若真是这样,我决定继续没出息下去。

(作者系鲁迅文学院第十五届高研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