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文学的春天,异乡的呼唤——记布拉格“欧华文学会”首届高端论坛

来源:文艺报  | 江少川 傲雪  2016年07月08日09:37

5月上旬,“欧华文学会”在布拉格举办了“首届文学高端论坛”,来自中国、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捷克、匈牙利、奥地利、斯洛伐克、美国、加拿大等十多个国家的学者和欧华作家近40名代表出席会议,给卡夫卡、昆德拉的故乡带来了华人的文学呼唤。

欧洲华文作家面对高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人口递增、民族矛盾加剧、移民现象等现实,无法割断对既往经历的回顾、眷念和审视。而同时他们受欧洲社会文化熏陶加之身处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的“地球村”,对社会、现实、科技、人性等会有怎样的感触、体悟与思考?因此,探索人类生存危机与文化救赎成为会议的重要内容。

开幕式在布拉格查理大学举行,“欧华文学会”会长林湄、捷中友好协会汉学家乌金、中国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会会长王列耀与捷克华文作家会主席王永致欢迎词。林湄倡议:“真正的强国包括强大的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化,作家应对人类生存危机与文化救赎负有担当精神,关注地球村人类命运、书写现当代人的人文观景,做‘世界文学’的前行者与寻道人。”

与会者围绕欧华文学作品的跨国界、跨政治、跨文化、跨民族、跨宗教等意象展开研讨,北京大学教授李杨畅述从“华文文学”到“Sinophone

Literature”到“多重身份与跨界书写”,指出欧洲华文文学历来是华文文学研究不可或缺的一翼。近年美国学界兴起的对华文文学学科框架带来巨大冲击的范式“sinophone”(华语语系),在改变华文文学研究格局的同时,对理解和阐释欧华文学提供了新的经验与启示”。广东省作协主席蒋述卓认为,欧华文学的欧洲游记文化的视野与选择是站在中西两种文化的比较中,观察中欧不同的文化精神,在中西文化的融合里有着新的文化选择和诗性表达。南开大学教授乔以钢认为,跨文化学术理念的自觉促进了国内女性文学研究的拓展,并意识到需要从母语文学与世界文学丰富多样的关联出发,开展欧华文学性别的内涵分析、女性双语写作的比较研究,女作家在大陆与海外写作的互文性探讨以及跨文化背景下女性文学史观念的更新等。法国记者施文英以自身感受谈及欧华文学面临的困境与发展,认为华文文学创作常与文化身份和离散视角相关。文化的差异、吸引与排斥共存、认同与反对共生,使得欧华文学中的形象塑造、书写策略、行文特质与其他地区的华文文学大异其趣。法国尼斯大学教授黄晓敏说,用法语写作“已经不再是某些语言区的团体现象,而是跨文字写作者的个人行为”。

谈及文学历史的“时空性”与文学反思时,学者们从全球视域、文化研究、文本细读、人物形象塑造等角度评述了林湄的两部长篇《天望》与《天外》。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恒达认为,小说写了华裔新移民在欧洲的生活和社会交往,作品核心是探讨人类的共同人文追求。厦门大学教授林丹娅说,林湄的纯文学创作精神与历程具有代表性与典型性,挖掘林湄小说创作的独特意义与价值,进一步发现、阐释其小说给华文文学提供了何种新思想内容、文学形态及美感经验是必要的。华中师大教授江少川谈到,小说叙事中两种文化传统交相辉映,带读者进入到世界文化的大观园,书中多层的“文本互涉”丰富多彩、深化了文化内涵与主题意蕴。首师大教授王红旗认为,两部长篇均在洞察科技与物质文明的同时人类产生“精神”的病症,揭示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呼唤在全球性多元文化平等交流通道中寻找救赎的出路。泉州师范大学教授戴冠青认为,《天外》的主人公郝忻身上体现了作家对人性困惑的审视和思考,传达出作者积极救世的人文关怀精神。

来自欧洲与美加各国的海外华文作家在“现实与艺术”的展望里,通过自身移民后的创作历程与经验,希望祖国的文学界多关注他们的创作,加强文学交流与沟通。旅居匈牙利的翻译家兼作家余泽民认为,写作是个体的事,没有通用的经验。他的小说总是把一个中国人放到一堆外国人中,放到陌生的文化背景下。他说,若写布达佩斯的华人,我要找一个自己的视角,如跨文化的视角、非国内作家的视角或双重的视角,这样才具有“欧华文学”的价值。余泽民强调,欧华作家应具有自己的特点,除了自由写作,还应该保持纯粹的创作态度,少带功利性,为自己的内心需求写作。来自巴黎的画家、作家林鸣岗在“艺术的天使和魔鬼”的发言中提出,文化、艺术是为大众服务的,必须是民众乐于参与和理解的东西,中国人说“文以载道”,西方人说“心灵洗涤”是一个道理。文化与艺术在为大众服务的同时,必须给人精神的参与或启迪。旅比作家谢凌洁结合自身经历,就文学与历史的互文性关系发表观点,认为文学在某些层面比史学更真实,欧陆大地的宗教气氛和沉甸甸的历史感,对自己的创作有所影响与帮助。

来自美国的作家海云介绍了自己的小说“硅谷三部曲”的创作。旅加诗人青洋希望以《唐诗解构》一书带动海内外文坛学习古典与创造古典的潮流。湖北大学教授刘川鄂谈到,中国作家擅长写中国故事,无论身居海内海外,都很重视国内文坛的认同,将国内主流评论家的关注,视为争取受众、扩大作品影响、彰显创作价值的重要途经。暨南大学教授黄汉平从伦理维度提出,无论是翻译活动还是翻译主体,都离不开伦理规范的制约。然而关于翻译中伦理维度的研究却长期缺位,直到上世纪80年代西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之后,“翻译伦理”这一概念和理论才渐进学术视野并受到重视,并逐步实现了翻译研究的“伦理学转向”。 (江少川 傲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