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游泳回家》
 | [瑞士]罗尔夫·拉佩特  译者:陈巍  2010年06月16日08:00


作者:[瑞士]罗尔夫·拉佩特  译者:陈巍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5月

书号:ISBN: 978-7-5327-5068-9/I.2864

定价:32.00元
    作者简介:
  罗尔夫·拉佩特1958年出生在苏黎世,现居爱尔兰的利斯托威尔。1982年出版了处女作《接下来的日子》。之后出版了长篇小说《完美诗人的天空》(1994)、《走失者的歌唱》(1995年)等。1996年至2004年间,他主要工作是撰写剧本,此外还参与瑞士电视剧的编剧。长篇小说《游泳回家》2008年由德国慕尼黑著名的汉萨出版社出版,同年获得第一届“瑞士图书奖”,并获得“德国图书奖”提名。
 生命的追寻(代译序)
  1.引言
  2008年瑞士作家罗尔夫·拉佩特的长篇小说《游泳回家》(Nach Hause schwimmen)由德国慕尼黑的汉赛(HanserVerlag)出版社出版,这部作者历时四年创作的厚达544页的长篇巨著,以诙谐灵动的文字,深沉含蓄的基调,交错变换的时空,瑰丽奇特的叙述,细腻精致的心理描写,全方位勾勒出一位从小失去母亲的男孩威尔伯二十多年的成长经历以及寻找失踪父亲的艰难人生体验。这是一部普通人离开“家园之后对精神故乡的向往”的追寻史;是一部全球化时代情感丰厚,发人深省,影响深远的鸿篇巨制。该书的出版给当代德语文坛注入一股清醒亮丽之风,受到了德语文学界的广泛好评和广大读者的高度认可。该书入围竞争激烈的2008年度德国图书奖短名单(derDeutscheBuchpreis),虽然最后德国作家乌韦·特尔堪普(Uwe Tellkamp)凭借其描写东德社会变迁的长篇小说《塔》(DerTurm)获奖,但几周之后拉佩特便因此书获得第一届瑞士图书奖(Schweizer Buchpreis),获得五万瑞士法郎的奖金。
  罗尔夫·拉佩特1958年出生于苏黎世,在阿尔高州的左芬根和所罗顿州的奥尔腾长大。学校毕业后接受过版画培训,二十岁时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和诗歌。像马丁·苏特尔(Martin Suter),策·燕妮(ZoëJenny)等不少客居海外的知名当代瑞士作家一样,拉佩特长期在海外游历,九年前开始定居爱尔兰的利斯托威尔。拉佩特1982年出版了他的处女作长篇小说《接下来的日子》(FolgendeTage),1984年出版了第二部长篇小说《路人》(Passer);同时还出版了诗集《酒店客房的情欲》(Die Erotik derHotelzimmer ,1982),《泳者的视野》(ImBlickfeld des Schwimmers,1986)等。期间拉佩特中断写作,与一位朋友在瑞士阿尔高州的阿尔堡建立了一家爵士乐俱乐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拉佩特出版了第三部长篇小说《完美诗人的天空》(1994),他选择了美国亚利桑那州沙漠中一家旅馆作为故事的发生地点,四位获得奖学金居留的意大利诗人情绪消沉地在此度日,他们凭借虚构的残酷色情小说、惊险小说令年迈的文学基金会创建者大为吃惊。根据《新苏黎世报》的评介,该小说系他的“美国三部曲”的第一部,深受前部小说《路人》的影响。
  一年之后,拉佩特的第四部小说《走失者之歌》(Die Gesänge der Verlierer,1995)获得瑞士席勒基金会大奖。该书讲述一位英国音乐记者,摇滚乐团经理泰勒在美国南部寻找一位失踪的古怪歌手,却发现了自己的故事。这部小说可以列入从马克斯·弗里施(Max Frisch)到约格·费德施皮尔(Jürg Federspiel)等瑞士作家创作的著名美国小说之列。
  1996年到2004年间,拉佩特主要从事剧本创作,此外还担任瑞士电视剧的编剧。2009年5月他访问了上海、宁波、杭州等地,首次在中国读者和德语专业学生面前朗诵了他的新作《游泳回家》的片段,并与上海作家孙甘露就文学创作与作家的生存状态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那么,拉佩特在文坛沉寂十三年之后,奉献给读者的第五部长篇新著《游泳回家》能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惊喜呢?
  《游泳回家》的故事梗概如下:男孩威尔伯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爱尔兰籍的母亲莫琳·麦克德莫特,因难产而去世。祖籍瑞典的父亲伦纳德·桑德贝格因无法面对妻子的身亡,扔下刚出生的儿子,离开医院不知去向。小威尔伯从出生之日起就成了孤儿,第一个家竟是医院里的婴儿保育箱,之后被移交到宾州的切斯特纳特山孤儿院。在那里威尔伯深受孤儿院主管爱丽丝和劳伦斯·克鲁克汉克夫妇的喜爱,夫妇俩因为没有孩子很想收养他。随后外公埃蒙把威尔伯接回了爱尔兰,外婆奥拉对小男孩倾注了无尽的爱,使威尔伯在爱尔兰度过了自己最快乐的童年。威尔伯天资聪慧,智商极高,具有非常丰富的内心世界,但他继承了父亲伦纳德的懦弱,胆怯的性格,而且身体十分单薄,孱弱。老师弗格森小姐为他的聪颖惊叹,男孩康诺跟他不打不成交,但威尔伯最怕体育教师塔格特的游泳课,因为怕水,差点在游泳池里淹死,从此他对水充满了厌恶。威尔伯在外婆的呵护下虽然非常快乐,但好景不长。在威尔伯十岁那年,好友康诺因为对父亲的仇恨,用拣来的手枪射击他,使他母亲刚买来的小马惊逃,恰好与外婆奥拉疾速驾驶的汽车迎面相撞。奥拉去世后,威尔伯失去了最爱的亲人,情绪低落到极点。家庭变故使威尔伯不得不投身于邻居科尔姆家,但年老科尔姆很快丧失了监护权,他又被迫寄宿在养父母波林的屋檐下。养母波林对威尔伯十分严厉,使这位少年在痛苦中煎熬,精神非常空虚。他在离家不远的“阿里超级录像店”发现了自己的第二个世界。店主芬兰人阿里给他观看了许多精彩的电影录像,威尔伯在那儿首次看完了自己的偶像布鲁斯·威利斯的电影《虎胆龙威》,深受震撼,给他懦弱的心灵,埋下了抗争的种子。在村子里的一座无人光顾的小屋,抽偷来的香烟,摹仿布鲁斯·威利斯电影的情节放火,恰好被同村居住的退休音乐教师马修发现。马修在跟威尔伯的交往中,发现他有演奏大提琴的天赋,便开始辅导他演奏,在一次周末教堂的演奏中大获成功后,又推荐他参加国际音乐比赛,最后进入了在瑞典举办的“穆尔黑德音乐大奖赛”的决赛。这时已年满十五岁的威尔伯心里仍然思念没有任何音讯的父亲。从父亲寄给外婆的几封信中,他获悉父亲还活着,遂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父亲。他利用到瑞典参赛的机会,在比赛结束后不辞而别,开始了平生第一次寻找父亲的行动,独自前往离比赛地哥德堡数百公里外的瑞典小城诺拉。父亲伦纳德虽然在妻子去世后返回过故乡诺拉,但他绝情的父母却拒绝接纳美国梦破灭的儿子,伦纳德最后不得不伤心欲绝地再次乘船返回美洲,消失在纽约茫茫的人海之中。威尔伯没有找到父亲,但却见到了父亲过去的好友苏内,了解到父母过去的许多往事,第一次见到了十分冷漠的祖父母,这使得他心情更为沉重。由于此次出走,威尔伯丧失了成为一位著名大提琴演奏家的机会。返回爱尔兰之后他意志更加消沉,养母波林对他这种出走行为实施了严厉的惩罚。弄得威尔伯在万分沮丧之中放火焚烧自己的卧室,想结束自己的生命。获救后,经医生鉴定,被送往四塔教养院。教养院生活给予他另一种人生的体验,他在里面习惯了集体生活,培养了读书与健身的乐趣。与过去的好友康诺再次重逢,觉得生活在四塔教养院比波林家好得多。很快几个月过去了,以前的老师弗格森小姐知道威尔伯的处境,想接威尔伯出去,但威尔伯不想跟老处女弗格森小姐居住,便借着酒力,在自己帮工的图书馆放火焚烧一些没用的书籍,想因此在教养院呆得更久些。这一事件导致院长莫里亚特卷铺盖走人。没过多久,爱丽丝,这位最初想收养他的美国女人打听到了他的去处,亲自到爱尔兰把还未满十八岁的威尔伯接回美国纽约。威尔伯从此跟爱丽丝生活在一起,但他寻找父亲的信念一直没有磨灭。爱丽丝获悉此事,热情地帮助他,但这种艰难的寻找没有任何结果。在威尔伯万念俱灰,无比绝望的时刻,他终于找到了父亲,可父亲伦纳德因酗酒而中风,躺在病榻上,失去了语言能力,不知威尔伯是何人。威尔伯的一腔愤恨无处发泄,失望至极,在纽约康妮岛跳海自杀。
  另一条线索,也是小说的开头,以阿拉伯数字编排的第一人称叙述。与后续的第三人称编年体的叙述主线交错展开。讲述了威尔伯跳海自杀被救,在苏珊与凯特·考尔德威尔人类研究所里,遇到了护士爱妹,他第一次触摸了爱妹的乳房,内心开始发生剧烈的心理波动。威尔伯从该疗养院出来,寄身一家住满老年男子的酒店,虚度光阴。爱妹这位迷人的美国女孩,要教他截然不同的东西,威尔伯应该去寻找摆在眼前的幸福,而不该一直寄居在老人酒店里,无所事事。就像他常常梦到的偶像布鲁斯·威利斯那样,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乐观地生活,做年轻人应该做的事情。
  威尔伯,这位命运多舛的主人公,需要历经千辛万苦,才能真正长大,理解不让幸福逃掉的原因。读者跟随他从美洲出发,经过爱尔兰到瑞典,再到美国纽约,沿着他失踪爸爸的足迹,观察他在一家闻所未闻的,扭曲人物的蜡像馆内迷失而又重新找到出路的过程。两条不同时空,不同地点,不同视角的平行叙述线索,围绕着主人公威尔伯的成长,在小说的倒数第二章终于交汇在一起,一副栩栩如生,形象饱满的主人公的形象跃然纸上。
  故事的结尾让人看到了好莱坞式的快乐结局,威尔伯回到了自己从小长大的故乡爱尔兰,与失去语言能力的父亲生活在一起,还有自己钟情的女孩爱妹,最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了威尔伯历经千难万险,在体验了百味杂陈的人生之后,明白了人生的真谛,他再也不怕水,而且会游泳了。
  2008年6月28日的德国《世界报》评论道:“罗尔夫·拉佩特创作了一部气势恢宏的爱尔兰-美国小说,在当代德语文学中无法轻易地找到相应的对称物……这是一只汇集各种大小故事的丰饶角。”[1]
  2. 成长小说的概念与渊源
  成长小说(Bildungsroman又译“教育小说”)或者“发展小说”(Entwicklungsroman)这个概念形成于启蒙运动的德国,主题往往涉及一位主人公(大多是从儿童到成年)的成长史。女作家虹影就特别看重成长小说,她说:“一个人的成长期,从13岁到18岁,心灵与身体一起成型。这个阶段对人生的塑造能力,远远超过一个人自觉的程度。”
  德国是成长小说的故乡,因此德语Bildungsroman也就自觉进入了英语等其他语言。18世纪德国作家维兰德(1733-1833),根据自己如何克制情欲的成长经历,创作了《阿迦同的故事》(Geschichte desAgathon)(1766-1767),此书被视为德语文学史上“教育小说(Erziehungsroman)”或“成长小说”(Bildungsroman)的开端。歌德的《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WilhelmMeistersLehrjahre)也是成长小说的代表作之一,追求的是艺术家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浪漫派作家诺瓦利斯(1772-1801)的长篇小说《海因里希·冯·奥夫特丁根》(1802)则强调诗人走过的一条内在的发展道路。19世纪瑞士德语作家戈特弗里德·凯勒(1819-1890)创作了瑞士第一部成长小说《绿衣亨利》(GrünerHeinrich,1854-1855)。在此之后不断有德语文学大师创作出各种题材,且产生广泛社会影响的成长小说,比如赫尔曼·黑塞的《在轮下》(1906),《德米安》(1919),托马斯·曼的《魔山》(1924),君特·格拉斯的《铁皮鼓》(1959),以及德国作家本哈德·施林克出版于上世纪90年代的《朗读者》(1995)等等,使德语成长小说达到了一个个前所未有的高峰。
  在英国,它又被称为“学徒小说”,代表作是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1850)。此外还有美国作家T·沃尔夫的《向家乡看吧,安琪儿》。成长小说还有一个变体,叫做“艺术家小说”,这类小说不仅以描写主人公成长为主,而且对他成长为一名诗人、画家或者音乐家寄予厚望,实际上是作者对本人或者同行成长经历的描写。“艺术家小说”的代表作有詹姆斯·乔伊斯的《青年艺术家的肖像》(1916)。今年一月去世的美国作家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1951),同样也是一部影响深远的成长小说,小说主人公霍尔顿成为美国“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
  从以上回顾可以看出,成长小说自诞生之日起,其对人的一生成长与发展具有非凡影响的独特内容引发了世界各国作家的创作欲望,两百多年来不断有用各种语言创作的针对某一个时代的人物成长经历的成长小说涌现出来,并成为众多文学批评家与学者的历久弥新的研究课题。
  3. 《游泳回家》的对成长小说传承与发展
  如果拉佩特的《游泳回家》仅仅是对前代“成长小说”的摹仿,或者“旧瓶装新酒”那么这部小说也就失去了其现实意义与价值。阅读与翻译这部成长小说使笔者产生了完全不同于其他成长小说的深刻感受,使笔者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首先在全球化时代,作者笔下的主人公威尔伯在短短二十多年的人生在地域上有了更大的跨越,读者跟着他横跨三个国家:美国、爱尔兰、瑞典。虽然主人公生活的主要地点仍然是西方,但就是爱尔兰、瑞典、美国三地的文化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对年轻人的成长所产生的影响亦截然不同,作者通过他多年的亲历观察与体验,十分准确地描摹与叙述了这种截然不同的成长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另外,当代许多瑞士作家虽然用自己的母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等写作,但他们作品本身的瑞士特征已经大大淡化了。《游泳回家》几乎找不到任何的瑞士要素,作者把故事完完全全放到了上述三地,呈现出瑞士当代德语文学创作中特有的“世界情怀”
  。
  其次,主人公的成长之路也完全有别于以往的成长小说的套路。例如成长小说的结构经常是三段式的,模式是:“青少年年代-漫游年代-师傅年代”,比如在歌德的《威廉·迈斯特的学习年代》中就是如此,这本书一直被当成成长小说的典范和模板。但作者在此框架之上,又有自己独特的构思与创意。主人公威尔伯自出生之日起就遭受了别的孩子很少遇到的厄运,母亲去世,父亲失踪。在美国虽然有人想收养他,但他最后还是回到了爱尔兰的外祖父母身边。外婆奥拉除了对他呵护备至,让他获得了少有的人间温暖之外,还充分发掘了潜藏在孩子身上的艺术天赋。小伙伴康诺让威尔伯的童年生活不再孤单乏味,可这一切似乎都好景不长。奥拉不幸去世,康诺去了教养院。威尔伯似乎又跌入了人生的底谷。从此,他精神上获得的惟一慰藉是当地录像带出租店里充满暴力倾向的电影。“留下来的只是一个躯壳,一具继续运动的,瘦弱的,无足轻重的躯体。”这个身体在遇到了过去的大提琴教师,善良的老马修之后才又重心焕发了生机。马修发现了威尔伯身上的演奏大提琴的天赋,鼓励他,但不逼迫他。虽然最好的音乐学校向他招手,他还是决定去瑞典,寻找父亲的足迹……这些客观冷静地描摹,并不一味地单纯渲染主人公的苦难,同样也用大量笔墨描写了威尔伯童年的快乐,与外婆奥拉、邻居科尔姆、音乐教师马修、好友康诺,美国养母爱丽丝等人共度的美好时光,这些光明之处,让常受打击的威尔伯仍然对生活充满着一丝希望。这也正是作者要揭示出来的普通人物生活的常态。
  再则,作者对小说的结构也做了匠心独运的布局。用阿拉伯数字串起的是第一人称叙述,起点是作者二十岁跳海自杀获救之后的叙述,既有对眼下亲历生活的感受,也有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另外一条平行线索采用第三人称叙述则是纯粹的传记式描述,从威尔伯诞生之日起,开始讲述围绕他身上的发生的故事,每一章都采用的英文标题和年代数字。而这些数字与标题,不但清楚地表明威尔伯在这段时间经历了何种生活,同时也是主人公威尔伯最崇拜的美国电影巨星布鲁斯·威利斯同年参与拍摄的电影名称。这样主人公:我,威尔伯在作者的叙述语境中交错出现,两条叙述主线在不同的时空上平行延伸,拥有各自独立的叙述语境,直到该书的倒数第一章,才最终交汇,这样的安排使主人公的形象更为丰满,全面。在这种熟练地串起各种独立故事的叙述当中,可以见出作者娴熟地驾驭各种写作技巧与手段的高超能力。
  独特的语言风格也是这部作品的一大特色。拉佩特对于每一种奇特的想法,都可以用强力的手段加以控制。他发明了奇特的词语,措辞与句子。赋予了自己的作品一种简洁的基调与深厚的内涵。小说还采用十分贴切的隐喻,把人生的成长,比喻为学习游泳,最后让读者认识到只有不怕水,掌握游泳这种技能,才能真正游回到自己的故乡,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梦想。作者这种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和小说内容的构思让人想起了美国作家约翰•艾文(JohnIrving)这样的大师。
  4. 结语
  拉佩特的《游泳回家》继承与发展了德语成长小说的这一文学传统,它是一部全球化时代历经磨难的年轻人意向生动的心灵史,阅读这部小说,正好可以让我们想起此书是对孟子那句名言“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最好解读
  ,对于正在成长中的我国年轻读者具有十分深刻的启迪意义和多重借鉴价值。
  翻译这本鸿篇巨制对于译者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作者绮丽的文字以及音乐、绘画、电影等方面的专业描述,都是翻译过程中的拦路虎。在过去的一年里,由于各种俗务缠身,笔者又长期在杭州,宁波两地之间奔波,很难找出大块时间潜心翻译此书。因此此书的不少片段是在乘坐火车、汽车、飞机的旅途中翻译出来的,甚至还有一些是在德国,瑞士的访问途中翻译的。虽然笔者也力求达到原作的神韵,尽力修改译稿,但错漏之处肯定在所难免,敬请各路专家与读者批评指正。
  感谢作者罗尔夫·拉佩特本人,我们不仅就《游泳回家》有过深入的探讨与交流,同时他也耐心回答了我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不少问题。最后感谢自己三位热爱德语文学的学生洪之麟、高思、叶露,他们作为宁波大学德语系“文学翻译比赛的获奖者”,都获得了由德国“博世基金会”赠送的《游泳回家》的德文原版书,在参照原文的基础上,认真细致阅读了我翻译的初稿,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陈巍)
  封底文字:
  威尔伯一出世,爱尔兰籍的母亲便永远离开了他,瑞典籍父亲也不知去向,第一个家竟是医院的婴儿保育箱。外祖父把他接回爱尔兰后,他才体验到一丝家的温暖;而最要好的朋友康诺去了教养院,外婆奥拉死于一起车祸,威尔伯认定:自己始终是个孤独的失意者。但迷人的女孩爱妹教会了他截然不同的东西。经历了大半生,他才真正长大成熟,明白不可轻易放弃幸福……读者跟随主人公从美洲出发,经过爱尔兰到瑞典,再到美国纽约,沿着他失踪爸爸的足迹,看到了他的迷失,彷徨和成长。
  瑞士当代知名作家罗尔夫·拉佩特成功地描绘了一幅对世界充满疑虑的少年肖像,并因该小说获得第一届“瑞士图书奖”,获2008年度“德国图书奖”提名。
译者简介:
  陈巍,副译审,任教于宁波大学外语学院德语系,迄今共出版了11部译著,包括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奥地利作家西默尔,瑞士作家瓦尔特·福格特等人的作品。
  [1] Moritz,Rainer. 2008, die Welt Ber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