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血战塘马》
 | 刘志庆  2011年10月24日16:25


作者:刘志庆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9月

书号:978-7-5063-5864-4

定价:36元
  作者简介:
  刘志庆,江苏人,毕业于江苏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系,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幻情》、《风云塘马》及多部短篇小说。著有传记文学《罗忠毅》、《罗忠毅传》、《廖海涛传》。著有报告文学集《水西女杰》。
  内容介绍:
  《血战塘马》以这一战斗为题材,叙写了塘马外围战斗、血战王家庄、坚守戴家桥 、隐蔽突围等战斗场面,塑造了以罗忠毅、廖海涛为首的我新四军将士浴血奋战、壮烈殉国的英雄形象,讴歌了他们气壮山河、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赞扬了他们艰苦缔造苏南抗日根椐地的伟大业绩。揭示了塘马战斗对坚持苏南抗日根据地、发展壮大人民力量、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精彩内容节选:
  1
  秋已尽,冬将至,苏南大地笼罩在薄薄的晨雾中,溧阳县塘马村刘家祠堂门前的空地上沾满了霜花,场地上散落着块块的绒毛似的霜花,场边沿、树杆上、杂乱的稻草上、四散的碎砖碎瓦上,沾满了晶莹的具有美丽图案的霜花。空气清冽,夹有一层寒意,上大坟的桑树静立着,纹丝不动,西沟塘的水面犹如平镜,波澜不现,刘秀金家门前的大树上鸟雀也少了那份聒噪,大祠堂那古老的墙面仍是那样斑驳陆离,霜花的侵袭使之有了一种柔和的润湿感。除了农夫农妇的开门声和各地传来的鸡的叫声外,什么声息也没有,许久,遥远可辨的战士的步伐声隐隐传来……一切是那样的寂静。
  寂静在艳阳的照射下,在声浪的冲击下终于被打破。八点钟左右空场上聚集了许多人,他们或穿着灰色的军装或穿着普通的棉衣,在空场地上交谈着。神情是那样的丰富,话语是那样的畅快,偶尔的争论伴有严肃认真的神情,突来的喜悦使欢笑声在墙树间回荡,在水面上跳跃。扳手指头,摊开手掌,叉腰,握拳,挥舞双臂,一系列肢体的动作可以看得出群体的心灵激荡,语言汇合,神情激荡的外展形式,与塘马四周的寂静的环境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不知道谁说了一句“罗、廖司令来了”,众人抬头望去,罗忠毅,廖海涛从东面款款而来。
  罗忠毅,新四军六师参谋长、十六旅旅长,廖海涛,新四军十六旅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因为二人在重建军部前分别担任新四军二支队正、副司令,所以人们习惯上仍称二人为司令。今日在塘马召开苏南党、政、军地方武装及财经工作会议,所以一大早赶往村西刘家大祠堂参加会议。
  会议开了两天,十一月二十七日,天色阴沉沉,一大早便下起了丝丝小雨,一切的景象都是湿漉漉的。天气渐渐寒冷,这灰暗的色调,这充满水气而又沉闷的空气,这翻滚的浓云,有一种强烈的压抑感,村民们三三两两在屋后走动着,懒洋洋的,有一种凝滞的感觉。
  但这种凝滞与沉闷很快地被驱散而尽,首先是战地服务团的女兵的歌声,然后是旅部特务连的出操声,接着是那些行将进入大祠堂会场参加讨论会的干部的谈笑声,这些声音汇成一股强有力的声浪,冲刷尽了那份凝滞与沉闷,也剥去那层灰色的色调,清新、亮丽、活跃慢慢凝聚成了一种新的色调。
  下午供给部部长张其昌正在做关于如何解决地方财经供给的报告。
  他刚开了头,祠堂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罗忠毅的警卫员陈阿根快步走进会场,找到了政治部组织科长王直,轻声地在王直身边耳语几句,王直一听忙向罗、廖请假,说戴巷有人来送信。罗、廖点头后,王直走出门外,几分钟后,王直匆匆返回会场,在罗、廖身边轻声耳语几句,罗、廖神色顿时一变,忙向与会人员解释有急事,需出去一下,会议临时有由宣教科科长许彧青主持。
  罗、廖匆匆离开会场,漾起一层涟漪,与会者看见罗、廖神色凝重,预感到发生了大事,但张其昌的报告及其重要,又慢慢地安静下来,聆听张其昌的报告,张其昌不紧不慢地做着关于地方财经供给的报告。
  天色更加灰暗了,风儿更大了,淹没了张其昌的讲话声。
  推荐语:
  塘马战斗发生在1941年11月28日,它是我新四军十六旅忠勇将士抗击日寇的一场气壮山河的战斗。这场战斗影响深远,其可歌可泣的壮美故事在百姓中广为流传。
  《血战塘马》这部长篇历史小说 还原了战争的真实历史场景 壮怀激烈 热爱战争小说的人们不可不读
  序
  长篇历史小说《血战塘马》终于问世了,作者请我写个序言,我欣然答应了。看完作品,提起笔,我的心情特别凝重。我为许多关于战争题材的作品写过序言,但从没有过如此凝重的心情,看到“血战塘马”四个字,眼前顿时浮现起抗日烽火的种种图景:山川、河流、湖泊、村庄、碉楼、铁路、小道,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喊杀声声,气浪沉沉……那一张张熟悉的脸容……那一幅幅血与火的画面……;耳中又回旋起那首广泛流传于苏南的慷慨悲壮的挽歌:“朝阳升起在黄金山上,秋风吹起枯草在晴空中旋扬,平静的塘马变成了血腥的战场。我们的罗、廖首长呀,身先士卒,英勇顽强,沉着指挥,驰骋疆场,为了民族的解放牺牲在祖国的土地上……”……
  心潮澎湃,难以自禁,我似乎又回归到那烽火连天的抗日岁月中,又重新投入那场气壮山河的战斗中,胸中又激荡起那同仇敌忾、浴血奋战、誓死奋战的壮怀激烈的情感来……
  我们这些参加过塘马战斗、并看到了胜利的革命者对先烈充满了一种崇敬之情,常常回忆起那场战斗发生、发展的过程,悲壮之情时时萦挂于心,我们曾用各种方式来表达着自己的悼念、追思、缅怀之情……
  岁月风云,戎马倥偬,虽然我不时畅发着那种情感,但总伴有一种不甚了结的心愿,甚至存有某种缺憾,那就是对于这样一场在新四军抗战史上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气壮山河的战斗竟然没有一种全面正确的历史定评,没有一部足以展示罗、廖及众将士形象的文艺作品。
  当来自溧阳老区的小刘来到福建并向我提出创作塘马战斗的文学作品的设想时,我表示全力支持。这场战斗需要用文艺的形式来表现它,需要用形象来展示其血与火的风采,同时又使我感到更需要用历史的研究方法,实事求是地对这场战斗做一个全面的分析与评介。
  自塘马战斗结束的那天起,对塘马战斗的评价与看法就不一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多次召开的党史会议上都没有形成一个评定战斗性质的文章或决议。往往因视角不同或因对战斗的发生、发展结果、了解程度的不同或因受其他思潮的影响不同,竟出现了许多不很恰当的评论,这使我感到忧虑、困惑。作为这场战斗的亲历者,我有职责去全面正确评定这场战斗的性质及其政治、军事意义,这样才能告慰罗、廖首长和数百位阵亡将士的英灵,才能更好地激发新一代的爱国主义热情,才能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我的想法得到了许多老同志的赞同。打开存封的历史,进行理性的思考,经过反复的论证,我的文章《新四军塘马战斗是成功的突围战斗》于2008年发表于《战争年代》第二期上。这是一篇全面分析、评定塘马战斗的文章。现摘录某些片段附于序中:
  塘马战斗的历史现实意义
  第一、塘马战斗的结果对夺取抗日战争胜利有重要的影响。塘马战斗发生在1941年11月28日,是日本行将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前夕。为巩固其后方基地,支持太平洋战争,日军在塘马战斗中投入了一个旅团(3000日军和800多伪军),是日军对新四军作战兵力投入最多的一次。当时在塘马地区集中的有苏皖区党政机关、第五行政专员公署、茅山行政专员公署、江苏溧阳、溧水、镇句、金坛、宜兴、安徽当涂等县党政机关和茅山保安司令部,几乎集中了苏皖区地方党政机关的大多数人员,约1000余人。如果日军一举消灭苏南抗日主要力量的企图和目的达到,新四军建立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茅山抗日根据地就会丢失,位于长江南北的浙东与苏中、苏北、淮南、淮北等所构成的整个华中抗日根据地就会被割裂开来。这不仅对华中,对全国抗战及对日作战的盟军也会产生极为负面的影响。罗忠毅、廖海涛两位新四军高级领导和272名指战员在塘马突围战斗中光荣牺牲,换取了苏皖区党政军机关1000余人突出重围的结果,从而保存了我党在苏南抗战的骨干力量,使日寇为发动太平洋战争,一举消灭苏南新四军抗日武装,巩固其战略后方的战略企图破灭,很显然,前者损失与后者的保存,后者意义更为重大,塘马突围战斗是对抗战全局有重要影响的一次战斗。
  第二、塘马战斗的结果在客观上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政治影响。从罗、廖首长主观上说,他们并非不想避战。但由于对情报判断失误,塘马战斗发生了。但就塘马战斗结果而言,在当时及以后客观上产生的积极的政治影响是不能忽视的。表现在: 1、使当时国民党诬蔑新四军为叛军的不实之词得到了相反的印证。2、使当时国民党指责八路军和新四军“游而不击”的谎言不攻自破。3、进一步提升了新四军在苏南人民、中国人民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的英勇抗敌的形象。4、把新四军的铁军精神提升到了最高点,使敌军都不得不发出“新四军如此顽强坚决,征服中国遥遥无期”的哀叹。5、罗、廖等先烈的牺牲,更加激发了新四军指战员和苏南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及抗战热情。
  第三、塘马战斗表现出了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战斗精神。罗、廖首长及272名牺牲的指战员,如同近代的邓世昌、抗联的杨靖宇将军、赵一曼、“八女投江”的女战士,八路军的左权将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82烈士等英雄一样名垂青史。人民不仅是一辈子,而是世世代代都不会忘记塘马战斗的先烈,现在座落在江苏溧阳王家庄的烈士陵园、江苏金坛戴家棚新建的戴家桥上的碑刻、溧阳塘马地区小学生的课文中、溧阳后周小学成立的“罗忠毅、廖海涛”中队、溧阳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中塘马战斗的展示、福建省福州市三山陵园塑立着的廖海涛烈士的塑像、建国六十周年罗忠毅被评选为“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等足以说明人民永远怀念他们、崇敬他们。
  《新四军塘马战斗是成功的突围战斗》一文中的观点,得到了还健在的、亲历塘马战斗的十二位老同志的一致赞同。可以说我们的努力奠定了研究塘马战斗的历史基础,现在小刘又用文艺的形式来表现这场战斗,是相得益彰,正适其时。
  小刘的创作态度是严肃的。为了写好塘马战斗,他反复查阅资料,深入实地考察,多次采访参加过塘马战斗的老战士。他的作品较好地把握了塘马战斗的实质,较好地展示了罗、廖及众将士的形象,较好地表现了我新四军抗日将士的铁血精神,是一部较为成功的作品。
  2009年罗忠毅同志被评为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突出贡献的一百位英模人物之一,可以说是对塘马战斗作出肯定的最好的佐证,我希望有更多的人来研究这场战斗,有更多的不同类型的作品来表现这场战斗,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的精神,为教育下一代、为祖国光辉灿烂的明天作出应有的贡献。
  是为序。
王直
2011年3月26日于福州
  后   记
  “塘马”于我而言,是一组特殊的字符,也是一组特殊的音节。在我的心中总有消不去塘马的情结,究其实倒并非因为它是我的故乡,(我并没有太浓的故乡情结),而是因为它和抗战时期一场气壮山河的战斗和两个伟大的民族英雄相连接所致……
  这种情节可以说是血浓于水、魂梦萦绕,它的震撼力非一般的情结可比拟……幼小的时候,还没有识读文字的能力,我们便从父老乡亲的话语中听到了伟大的民族英雄罗忠毅、廖海涛的英名,知晓了脚下的这片土地曾发生过惊天动地的战斗,爱国的情怀和英雄崇拜的情结便渐渐地在幼小的心灵里滋生,月光下“弓兵捉强盗”的游戏演化为罗、廖司令狠打日寇的模拟场面。那时候,幼小的我们还以为罗、廖司令是一个人,并不知道他们是双峰并峙的两个民族英雄。
  英雄的英名传遍于民间,饭后茶余,面对昏黄的灯光或漆黑的夜空,总有人提起他们,百姓清瘦的脸上总是显现出极其庄重的缅怀之色,他们追忆那段往事,缅怀那段岁月,思念逝去的英灵,讴歌那不屈的战斗精神。然后在清明节除了看到成堆的花圈和巨大的水泥坟包外,谁也见不到在官方的媒体中有罗、廖及牺牲将士的英雄事迹的宣传报道,谁也不清楚整个战斗的来龙去脉,除了高音喇叭里总结战斗教训、委婉地批评领导人的几句话语盘旋于熙熙攘攘的后周街外,什么也没有。有的是沉闷与空白,百姓纳闷的是:为什么英雄的壮举却得不到官方的认可。
  八一年的清明节,照例是祭扫烈士墓,听完多少年不变的总结塘马战斗的经验教训的录音后,高音喇叭里突然播放起了电影《樱》的插曲《妈妈,看看我吧》。凄艳的音调回旋于“绿油油的麦苗、金黄色的油菜花”上,悲怆的旋律应和着内心的不平,天宇、麦苗、油菜花、丫髻山、塘马村在盘旋。
  “妈妈,妈妈,看看我吧。妈妈,妈妈,看看我吧,亲爱的妈妈!寒夜消失春回中华,今日重逢深情地叫声妈妈,流吧、流吧,辛酸的泪花,流吧、流吧……”回转身,看着塘马战斗烈士陵园的纪念塔尖,枪声、炮声、厮杀声骤响,浴血奋战的画面在眼前飘移……“不,烈士的英名永存,谁也抹杀不掉!”,我对着纪念碑默念着
  塘马战斗沉寂四十余年后,八一年下半年,新华日报刊登了钟国楚的《血战塘马,气贯长虹》一文,塘马战斗终于露出冰山一角,罗、廖得到了充分肯定,英雄名至实归,我们终于知道了塘马战斗的概貌,始知还有戴家桥战斗,还有转移出去的将士健在。
  拿着报纸,面对塘马水库,我和宜兴的一位同学攀谈起来,渴望有一本全面介绍塘马战斗的书籍,心中隐约滋生书写此战斗的欲望。
  那种欲望蛰伏于心中,二00六年,我终于提起笔,准备创作关于这场气壮山河的战斗的文学作品。
  之所以这样做,除了昔日的那份心愿外,还基于以下二种原因。一是建国后,反映新四军抗战题材的人物大多以化名来命名,虽然有的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也采用了真名实姓的人物,但还没有专题的真名真姓的关于新四军对日作战而牺牲的民族英雄的长篇小说。二是以新四军为抗战题材的作品,许多以反顽为题材,许多人误以为新四军抗战主要是对顽作战;误以为新四军抗战星星点点,没有牺牲一个高级将领。
  相比之下,用真名实姓的人物来反映东北抗日联军和八路军对日作战牺牲的民族英雄的作品就很多。如反映抗联的电影有:《赵一曼》、《八女投江》等,电视剧有《杨靖宇将军》、《赵尚志》等;反映八路军电影有:《狼牙山五壮士》《回民支队》等,电视剧有《左权将军》等。在作品中,用真名实姓的人物反映国民党军对日作战牺牲的高级将领也有不少。如电影《血战台儿庄》,电视剧《张自忠将军》、《远征缅甸》、《八路军》等,都以惨烈的对日作战为背景,塑造了一系列真名实姓的给人以强烈景仰之感的民族英雄的形象。据资料记载,新四军对日作战有一万余次,对顽作战才三千多次,显然,挖掘新四军中对日作战牺牲的民族英雄的题材,并用文艺的形式去表现它,是我们文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职。
  创作真名真姓的抗日民族英雄的小说自然成为我当下重中之重的任务,这又无形中和我昔日的心愿联系起来。于是自二00六年起我便着手创作《血战塘马》的文学作品来。
  创作工作的第一步是研究历史。
  塘马战斗有其自身的复杂性,直到2006年,战斗性质还无定论。由于战斗极其惨烈,直接参加战斗的生还者不多,所以战斗的细节在战后不为人知晓,伤亡人数也有较大的争议,怎样还原历史是个难题,老同志的回忆录、悼念文章是重要依据,亲历者的口述、历史文献是重要的资料,民间百姓的传闻、合理的推断是重要的依托……经过努力的收集、考证,特别是得到了一些老同志的大力支持,历史的面貌渐渐浮出水面……。
  但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对人物评价、对战斗的成败都存在一定争议。尤其是对战斗的成败,党史、军史部门没有作过结论,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如果对战斗成败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创作角度会产生重大的偏差(如本书原名《悲歌塘马》,似有悲剧色彩)。可喜的是,许多亲历过塘马战斗的老同志有着比较正确的明晰的观点,从而为我的创作定下了正确的基调。
  文本虽是文学作品,但必须以历史事实为基础,除极个别的人因其自己坚持而采用化名外,全用真名,整个情节也是以十六旅在塘马时期的战斗过程为骨架,虽略有虚构,但没有超出历史现实的范畴。但文学毕竟是文学,文学是表现历史,而不是实录历史,从本质上讲也不存在完全实录历史的著作,那么适度的合理的想象也就成为了必然。
  《血战塘马》的核心人物是罗、廖。罗、廖是我新四军对日作战中牺牲的最高将领,他们是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他们与众将士为了民族的生存、社会的解放浴血奋战,惊天地、泣鬼神,永远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国人奋发向上,开创美好的明天。在抗战的前四年中,他们对日军多次作战,取得过辉煌的战绩。他们牺牲后,新四军总部通电全军表彰,对他们抗击日寇、巩固和发展茅山抗日根据地所做出的贡献给以高度评价,他们在政治上是无可指责的。
  应当承认,塘马战斗的发生,新四军十六旅处于极度被动的态势,是由诸多复杂因素所致,这是苏南抗战尤为艰巨的必然结果,从战例角度上来总结教训是无可厚非的,但从战史的角度分析,塘马战斗的结果是有积极意义的。据我所知,长期以来对塘马战斗基本是从战例的角度在分析,没有从更广阔的视野上看这场战斗的历史意义,更没有看到这场战斗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2009年,在建国六十周年全国100位为新中国建立有突出贡献的英模人物评选活动中,罗忠毅为当选者之一,说明党和人民没有忘记他和众将士的历史功绩。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中华民族的楷模,以真名实姓将他们反映在文学作品中,是当之无愧的。
  我们对国民党军中的对日作战牺牲的将领,具有相当大度的气量来反映他们抵御外侮的壮举,为什么对牺牲在对日作战战场上的新四军高级将领又那么求全责备呢?!苏联英雄夏伯阳,也是因思想麻痹受白军袭击而牺牲,但不影响将他搬上银幕,五十年代的中国家喻户晓。塘马战斗实际已将铁军抗战精神展现到极至,连日军都向罗、廖的英勇壮举表示敬意,我们身为中华民族一员,更应该感到骄傲。
  民族英雄不是杜撰的,罗、廖早已为历史所证明,为民众所推崇,我们要颂扬他们的精神,这才是问题的实质所在。
  王直、王胜、陈练升在塘马战斗的危难时刻,不负罗、廖首长的重托,在罗、廖首长及众将士血战王家庄拖住敌人之际,率领机关人员转移至长荡湖区,部署了戴家桥战斗,夜间率众机智突围,确保了苏南党政军机关人员胜利转移,功不可没。
  无论在生活里还是创作中,罗、廖的伟大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激励着我,讴歌赞美他们是我义不容辞的职责,但艺术原理告诉,用单一的情感去塑造人物是不可取的,这一点我深深知晓,但我无法淡化自己的情感,而用通常的艺术原则去塑造人物。在我看来,对于这样的人物和事件,我可以作一次唯一的对这一艺术原则的放弃。当然也许有人会遗憾,但我不得不说“文本与现实、与效果不全是以艺术为宗旨的”。
  《血战塘马》不是我创作的最长的长篇小说,但绝对是搅乱心境、喷洒热血、梦魂缠绕的作品,查阅资料的艰难、复印材料的奔走、采访人物的辛劳、环境的印证与转移都是前所未有的,上杭、永定、龙岩、福州、当涂、芜湖、江宁、溧水、高淳、溧阳、句容、丹阳、宜兴、无锡、南京、镇江、襄阳都留下深深的足迹。这探究的过程本就是一部书的展示与演绎,事件真相的探索、历史人物的评判耗尽着神思。
  《血战塘马》和《风云塘马》是同一文本,后由于种种原因分开了,甚至滞后出版了,这是万万没想到的。本来小说也是用三种人称交替叙述的,后因外界莫名的原因改成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改来改去,不想复原了,大众的审美习惯还必须考虑的,且我从来没有追求过什么“先锋”,纯意义的文本形式的“先锋”也许没有实质的意义,那只能掩盖创造力的不足与苍白。
  研究塘马战斗,研究罗忠毅、廖海涛是有一定的难度,年代的久远,资料的缺少都是不利的因素,幸亏有了许多同志的支持,我的工作才能得以顺利的展开,储孔玉同志可谓是我研究塘马战斗及罗,廖的引路人。二00六年的我,从研究的角度看,对塘马战斗及罗、廖知之甚少,是他把自己研究的成果告诉了我,使我得以顺利地展开工作。王直同志在福州三次接待我,除了亲口讲述峥嵘岁月的战斗生活外,还送给了我他撰写的多本书籍。乐时鸣同志在北京多次接待我,悉心讲述那些珍贵的史实,并赠送了许多书籍,尤其感人的是多次写信,详尽地解答一些历史疑难问题。郭冰同志在电话中多次讲述过去的往事,为塘马战斗的撰写和罗、廖传记的撰写提供了许多资料。欧阳惠林同志电话中的讲述,陈辉同志在病房里的口授,使我积累了大量的素材。潘浩、牟桂芳、夏希平、肖洛、廖明娥、王东炎、许小毅、雷晓飞、朱洪伟、张燕等同志也给予了我大量的支持。溧阳市文化广电体育局及江南指挥部纪念馆对我的创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我是很难完成这一任务的,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希望本书能产生积极的社会效果,以告慰烈士的忠魂。
刘志庆
201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