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蛙泳教练在前妻的面前似醉非醉——现代诗形式论美学》
 | 陈仲义  2014年01月21日16:17


作者:陈仲义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11月

书号:978-7-5063-7178-0

定价:39.00元
  内容简介;
  全书总共分为六辑。 第一辑诗潮篇。1980年就读厦门职大,第一年完成学年论文《新诗潮变革了哪些传统审美因素》,后投给《花城》,这是本人参与朦胧诗论争的第一篇文章,也以此为发端走向诗学之路。今日重读,感到稚嫩而心生羞愧(注释放在文内——可窥当时学术训练之粗糙)。唯一安慰的是,一开始不知为何没有完全“跟风”,而是游离“大部队”,比较专注文本内部的形式美学探讨(陈超曾称其为新诗潮文章中最早进入艺术本体分析)。面对少作,在在是难以卒读,悔其晚矣。但考虑到毕竟是个人批评的处女作,家丑不怕外扬,就硬硬的挺在首篇。 第二辑系诗的本体篇。主要从《诗的哗变——第三代诗面面观》一书中,抽取相关文章组成一组。第一篇《灵魂的追逼与炼狱》显然是在本质主义的影响下,对诗歌本体极尽祝福,集中探讨诗的意义与价值。今天看来,这种充满诗歌美学的理想化张扬,可能还停留在诗歌理论写作的“青春期”?第二篇是对第三代诗歌某些价值迷失提出严厉批评。第三篇在众多诗歌基质阐发基础上,涉及了此前较少问津的诗歌内在品质:“纯粹:趋近音乐的极限”、“神秘:难以窥测的内在深度”、“超验:体验的彼在升迁”、“神性:通往’上帝’的显明”。第四篇表面是《为大陆现代诗定位》,实则是对现代诗美学的整体确认:“中国现代诗应是本土文化精神与全球现代意识的融贯统一,应是历史进化性与艺术变幻性的统一,应是价值多元与艺术自在性的统一。”最后一篇“动力与陷阱”同样是对现代诗内在“症结”的再次审视,着眼于求新、求变、断裂与未完成四个关键词,作为《中国前沿诗歌聚焦》一书的结语,它能在多大程度上切中诗歌的现代性诉求呢? 第三辑诗学篇。5篇文章均选自《扇形的展开——中国现代诗学翦论》,该书试图勘测中国现代诗学各具活力的部位(具有发展潜资的16种形态)。尝试对其核心范畴、价值尺度,美学特征、矛盾差异做出新的诠释。诗学篇分别选取“意象征”诗学、禅思诗学、生命诗学、语感诗学。本人比较欣慰的是写出国内第一篇关于“语感”的较全面的论文:强调语感不是单纯的语言的感觉;强调语感出自生命,与生命同构的本真状态;强调语感流动的自动或半自动性质。强调生命与语感在互相寻找,互相照耀中达到深刻的契合,语感终于成为解决生命与语言藕合的最出色的途径之一。而“禅思诗学”是较早接触到的诗学版图中的神秘地段,开发难度较大。蓦然回首,似乎还有点自我感动。 第五辑诗体篇。主要关注点是新兴诗体。《网络体诗:四大“症候“分析》将此诗体特征提炼为:游戏性为主要价值的文本观;“无厘头”为表症的美学风格;“脱口秀”兼杂“口水化”的言说语系;“灌水”作为常用的技术手段。此辑中同时引介各种“声、像、动”全方位组合的超文本诗歌,包括“数位诗”、“多向诗”、“互动诗”、“图语诗”等,探讨新文体所引发的“新的美学空间的表达”所带来的影响利弊,以此测度未来诗歌体式的多样走势。 最后一辑为诗艺篇。选自两部书稿:一是《从投射到拼贴——台湾诗歌艺术六十种》,60篇文章每篇以一个诗人的技术特长为主,举凡现代的投射、畸联、灵视、知性、幻化、俳谐、即物、吊诡……一一网罗。二是《百年新诗百种解读》,采用多角度多方法切入文本:包括语义学、症状学、现象学、心理分析、原型等。通过细读,每一首诗仅揪住其中一个“亮点”做出“点击”。涉及了变形、变意、“远取譬”、空白、思辨、比德、象喻……;并扩展到后现代的如极简主义、间离效果、暴力美学、汉字体操、撒娇思维、谐音错位、镶嵌、空格、后设等。由于篇幅关系,两书202篇短文只选择了15篇,分“前探照”与“后视镜”两大组。其实,笔者私下更看重这些不起眼的“豆腐干”,因为美学技艺的勘探不怕时间磨损,相对较有生命力。设想1997出版的“六十种艺术”,20年后有机会重版,可以不必做任何改动。原因很简单,诗歌元素与手法一般情况下都不会过时。由此再次佐证,诗歌形式美学的“耐受力”特别经得住检验。经过多年的寂寞冷遇,在主流显学面前,诗歌形式美学无需自叹弗如,向隅而居。同样,整个诗歌批评研究,也无需在整个文学研究面前“落落寡欢”。?
  目录:
  第一辑诗潮篇
  新诗潮变革了哪些传统审美因素
  《今天》十年
  ——兼为“今天派”辩护
  “学院写作”与“口语写作”
  ——大陆先锋诗歌的“内讧”
  “崇低”与“祛魅”
  ——中国“低诗潮”分析
  新“罗马斗兽场”
  ——十年(2000—2009)网络诗歌论争缩略
  第二辑诗本体篇
  灵魂的追逼与炼狱
  迷失:突围的代价
  预测:现代诗发展的极致
  为大陆现代诗定位
  动力与陷阱:新诗现代性的“症结”
  第三辑诗学篇
  寻找:中国现代诗学各具活力的部位
  现代诗掌握世界的基本方式
  ——“意象征”诗学
  打通古典与现代的奇妙出入口
  ——禅思诗学
  体验的亲历、本真和自明
  ——生命诗学
  抵达本真几近自动的言说
  ——语感诗学
  第四辑诗人篇
  论顾城的幻型世界
  论洛夫诗歌的艺术型构
  一只啤酒瓶盖的飞行轨迹
  ——于坚诗歌论
  “蛙泳教练在前妻的面前似醉非醉”
  ——臧棣诗歌论
  第五辑诗体篇
  自由诗主导下的“泛诗体”联盟
  网络体诗:四大“症候”剖析
  “声、像、动”全方位组合
  ——一种新兴的超文本诗歌
  互文性与符号性并置交叠
  ——以《草木诗经》为对象探窥“图语诗”
  第六辑诗艺篇
  青衫不管露痕湿,直入乱花深处来
  ——台湾现代诗艺术巡礼
  台湾诗歌的“前探照”
  山色千万状门外潮声时
  ——第三代诗歌阅札
  大陆诗歌的“后”视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