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青旗·嘎达梅林》
 | 郭雪波  2012年06月27日10:06


作者:郭雪波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6

书号:978-7-5133-0252-4

定价:60元
 作者介绍
  一个行走于历史与现实、宗教与文化、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思想者。
  蒙古科尔沁部郭尔罗斯氏后裔,从小受蒙古文化和汉文化熏陶,尤为尊崇以自然崇拜为宗旨的原始萨满教文化。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沙狐》闻名文坛,后以长篇《狼孩》《银狐》,中短篇《大漠魂》《大萨满之金羊车》《狼与狐》《天出血》等十余部著作独树萨满文化写作形态,诠释人与自然、历史、宗教文化与现实的生存真谛。多部作品译成英、法、日、德文出版。《大漠魂》获台湾《联合报》文学奖、《狼孩》获中国民族文学骏马奖和香港“十大好书”奖,《哺乳》获“德国之声文学大奖优秀作品奖”。
  《青旗•嘎达梅林》则是他倾注四十年心血而完成的史诗巨作。
 内容介绍
  本书讲述了二十世纪初年蒙古族民族英雄嘎达梅林为保卫草原家园,组织义军奋起反抗反动军阀的壮烈故事,同时借几十年后嘎达梅林义军后人对嘎达梅林历史档案资料及当事人的寻访,表现草原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更传达出对游牧文明,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生态环境等诸多问题的深刻思考,是一部深具历史反思精神和现实借鉴意义的著作。
内容节选
  丰美的秋天来临了,嘎达梅林遵循云老先生选择的吉日八月初九,举办与牡丹的婚事。
  这是一次草原上的盛事,一场隆重而地道的科尔沁婚礼。好多仰慕嘎达美名的远近牧民,以及贵族台吉、家族远亲近友,都赶来参加这场热闹婚礼。
  一般科尔沁婚礼分“博克塔拉胡”酒筵和“布拉嘎胡”酒筵,即为女方婚筵和男方婚筵两大部分,整个过程包含二十四项步骤才能完婚。老嘎达在前边已经过了“小酒席”“订婚酒席”“送聘礼”“报吉日”等礼节过程,终于等到“呼日根·莫日多胡”即“新郎启程迎亲”这一重要
  环节。
  这一天,秋高气爽,牛羊肥壮草原金黄,新郎老嘎达穿上结婚新袍,骑上自己心爱的战马,佩上簇新弓箭,腰挂“贺德-胡图戈”蒙古刀,在酒席司仪官敖日希夫——达王府“排森达”、老嘎达干爹——伴郎托日孟克、还有“图希莫勒”(陪亲)、祝颂、招待、歌手等一干人陪同下,前往伊森格尔贵族屯落,参加女方婚筵。这一席又称为“撒袋席”或“胡日根席”(女婿席)、“迎媳妇席”,总之是男方迎亲的酒席。
  新郎老嘎达启程之前,先在家里设酒宴,隆重招待陪伴新郎前往迎亲的一干人。他的老父母向大家一一敬酒,又向佛衾上香添油,并向火里撒油,向四面八方的各种神祗撒奠,祷告,还让老嘎达向火神磕头,点熏香,上路时向长生天、山河之神、坟茔岔路、村庄寺庙等地撒奠请求保估。
  此时,祝颂人开始颂唱:
  奥莫·赛音平安!伊克·赛音幸福!
  圣主成吉思汗征服世界时,
  指定的儿子,唯独的继承人……
  圣洁的佛灯,祖先的英灵,
  上敬天地,再敬父母,
  搭上弓箭,佩上刀火,
  启程的孩子,英雄的神力,
  平安启程,万事如意,
  美满婚姻,吉祥无极!
  ……
  迎亲的新郎一干人从敖烈-毛都出发,女方派出迎候人员在中途恭候,相互问候报信,同时女方迎候队伍中的年轻力壮者争抢新郎的哈达,新郎老嘎达立刻纵马飞驰,保护哈达冲出女方队伍的堵截者,若是哈达被抢说明新郎无能,很没面子。老嘎达当然不能示弱。
  老嘎达他们十分排场地到达了女方仁钦台吉家门口,众人早在那里迎接,把骑来的马匹接过去拴到马桩上。此时新郎老嘎达还不能进屋,女方祝颂人堵在大门口隔着门栏,双方祝颂人相互问答。
  男方祝颂人:
  奥莫·赛音!
  伊克·赛音!
  富饶的家乡,美丽的草原,
  洁白的穹庐,如山的亲朋,
  优秀的儿子,名扬四海!
  前世积善,今世遵德,
  今向亲家,一一报请!
  ……
  女方祝颂人:
  有草原八宝记号,
  用八种宝贝装饰,
  乘白骏马,聚集而至,
  是何方人士,为何而来?
  ……
  男方祝颂人:
  我们的儿子,骑上骏马,
  搭上弓箭,蹚过江河,
  有路的地方,顺路如风,
  无路的地段,开路如虎,
  越过山岭,涉过河流,
  沿西拉木伦河岸,绕乌拉山麓,
  征服宿敌,威名远扬,
  牧场广阔,亲朋如山,
  身体高大,面貌俊朗,
  为贵方敬佛香,捧祭祀,
  再举行大宴会,为结亲家特意来此!
  ……
  双方祝颂人很长时间对颂,女方的祝颂人不停地考问,男方祝颂人最后再颂:
  倘若是打猎,我们已去图尔吉山,
  倘若是拜佛,我们已去唐日格庙,
  很久很久以前,天地混沌之初,
  孛兀尔初、木桦黎为首,
  成吉思大汗和九位大臣,
  定下的规矩,立下的誓约,
  继承父母香火,遵守早先婚誓,
  祖传经书,早已查清,
  皇历问卜,准确无误,
  白色哲里木盟,达尔罕亲王,
  札萨克衙门中,担任梅林官职,
  为娶仁钦台吉大人的花一样公主牡丹,
  选这吉祥日期,特意前来!
  ……
  女方祝颂人听到这些热情介绍,装作刚刚醒悟的样子,急忙亲热地发话:“喳!原来这位小伙子就是我们等候的女婿!快请,快请!”
  新郎老嘎达一干人,这才被请到室内贵宾座,女方招待一一敬酒,
  并颂:
  神泉奶酒,敬献亲家,
  圣洁奶食,诚捧贵客!
  ……
  由此,重大的女方“博客塔拉胡”酒筵开始。
  新女婿老嘎达,先向女方家的火神叩首祭拜,男方祝颂人在旁边赞颂,然后是女婿认亲,一一拜认在场的女方所有三亲六姑七叔八公,并一一敬酒叩拜。接着便是“连盅宴”和“查恩太宴”,男女双方的酒席官带双方人员在室内东西两头分坐,相互敬酒,吟唱酒歌《四海》《天之风》《云青马》。
  老嘎达在这两场连接的酒宴上,让那些调皮捣蛋的小舅子小姨子们折腾得不堪痛苦,但仍赔着笑脸,一直忍到由懂礼节的大嫂带走,进行“新女婿更衣”这一节。新郎要换上女方提供的体面簇新的服装,再接收岳父岳母、内兄内嫂的赏赐。这当中,双方的祝颂人一直不停地赞颂着冗长华丽的祝词。牡丹的父亲仁钦台吉,给女婿赏赐的是一座银马鞍,这令嘎达十分意外和感动。
  女方家的“博克塔拉胡”酒筵,进行三天之后,女方家终于要“送姑娘”出门了。老嘎达长舒一口气。牡丹满头带着金银琥珀玛瑙的首饰“塔图尔”、“哈图古尔”等,透过遮在额眉前的玲珑璎络,偷窥着新郎老嘎达那张被酒灌红的脸庞和一副狼狈样子,不由得偷偷笑了。老嘎达走路时右腿也一拐一拐的,更令牡丹忍俊不禁。原来“查恩图宴”时,围坐桌子上的烤全羊四周,新郎和伴郎跟女方的伴娘及其他姑娘们争抢“沙格”(羊拐骨又称嘎拉哈),若是新郎伴郎先抢到会早生贵子,如果叫女方姑娘们抢到则得向她们讨要,会为难他们。结果还是那位要随新娘出嫁的“尹吉”(陪嫁女)珠琪姑娘,手疾眼快地抢到了那只发红的“沙格”。嘎达和伴郎托日免不了一阵敬酒敬烟、唱歌,说着好话,讨要那只要命的“沙格”。姑娘们仍然逗着他们不给,把“沙格”用丝巾包着传来传去的。伴郎托日假装生气地说:“本来我们想早生贵子,可你们比我们还急着早生贵子,那好吧,这机会让给你们吧!”姑娘们“咦——咦——”地嬉叫着,红了脸。有一个悄悄地趁新郎不注意,把那只“沙格”塞进了他的靴筒里去了。要是这样,新郎还不能把“沙格”拿出来,那是新娘和女方防备新郎将来做出越轨之事的象征方式。现在这只要命的“沙格”,已经滑落到老嘎达的脚板旁,硌得他十分难受,那也得忍着,装作无碍以示将来守规矩的样子。
  送姑娘的“杭盖车”装饰一新,新娘牡丹此时已哭红了眼睛,由四位姑娘陪着,搀扶着,还由几位嫂子们哄劝着,坐上“杭盖车”的前部。挂满蓝黄哈达的婚车,缓缓启动了。其他送新娘的人们,骑着马在车的两旁行走,牡丹的父亲仁钦台吉则大碗里盛满黄油、蒙古米放在佛衾前,以示福禄不被姑娘全带走。
  悠扬哀婉的送女歌,唱起来了。
  河滩上生长的红柳条呀,
  抽出枝条笔直而颀长,
  阿爸阿妈心头宝贝呀,
  无奈嫁到遥远的地方!
  ……
  一听歌声,新娘牡丹哭得更伤心了。尽管嫁的是如意郎君,可毕竟离开了抚养自己长大的二老,要去陌生的家庭,心里不是滋味。她那双美丽的大眼睛,已被红肿的眼皮遮住,嘴唇也有些虚肿,哽咽的声音令伴娘和嫂子们也不时擦眼泪。
  被婚礼程序和礼节弄得糊里糊涂的新郎嘎达梅林,骑马在新娘车旁护卫,尽管他娶过两房妻子,可从来没有像这次婚礼般如此繁杂隆重。那时候普通平民办婚事,程序简化好多,不像贵族。
  金黄色秋季草原上,吹拂着暖暖的南风,风中夹杂着苦艾、丁香、萨日郎花的成熟的芳香,牧人的歌声在珍珠般撒落的白色羊群旁荡漾。在那条如银带子般穿过草原的新尼河岸,杨柳明显地发黄了,成熟了的茂密的芦苇和蒲草在河湾里随风起伏如波浪,中秋季节那忧郁的蓝色天空和金黄色大地交织在一起,映衬出草原的壮丽和大自然之美韵。隐藏在河对面紫色雾霭笼罩的湖塘里的天鹤,不时传出高亢的鸣叫,回荡九皋。
  新郎老嘎达望着这般的美景,他的心陶醉了。他为自己家乡科尔沁草原如此瑰丽多娇而自豪,心胸间激荡出一股豪迈之情。美丽新娘的啼哭声,并没有影响他对故乡草原的由衷眷恋和热爱之情。
  敖烈-毛都的高拔树梢,这时映入眼帘了。
  按照规矩,新娘的车快到新郎家时,新郎和迎亲的一干人提前回家。老嘎达暂时告辞送亲队伍,策马回去,在自家门口换新的骏马,挎上弓箭,回头再从正面迎接送亲队伍,顺着新娘车右侧转三圈,这叫“转撒袋”。当老嘎达转完三圈之后,送亲一方的年轻小伙子们策马前来抢新郎的弓箭。如果被抢走,新郎得下马跪地求要自己的弓箭。因此新郎老嘎达使出浑身本事,双腿催马,双手挥舞弓箭,左冲右突,充分显示出蒙古男人的勇猛和英武,终于突围而出,回过头嘲笑般地颂曰:
  父亲训练的这匹骏马,
  狩猎当中从未落过后,
  三项竞技中历来第一,
  广阔草原上美名远扬,
  追狼赶兔如风如电,
  甩下你们哭下鼻涕!
  在迎亲家人的欢笑声中,老嘎达以胜利者的姿态,在家门口下马。
  紧接着,送亲的“杭盖车”和马队也缓缓抵达了。
  由此,揭开男方“布拉嘎胡”大迎亲筵序幕。
  隆重的迎亲筵蒙古语叫“乌格图拉杆-好日木”,又称“野外迎亲筵”和“家里迎亲筵”。当年,清初皇太极迎娶孝庄时,从赫图阿拉城北上二百里外的科尔沁草原南部库伦旗养息牧河畔,搭下十里金帐,设的“野外迎亲筵”。今日,新郎嘎达梅林的家敖烈-毛都和伊森格尔之间,只有二十多里路程,因而中途只献了茶点之后,就直接举行了“家里迎亲筵”。
  送亲马队的马,一一拴在院门口两根桩子间的熟皮绳上,绳上飘着黄色吉祥飘带,众多大姑娘小媳妇们纷纷涌来热情迎候新娘的“杭盖车”。在祝颂人的赞颂中新娘下了车。同时双方的祝颂人舌战般赞颂对唱起来。他们的祝颂,总是那么滔滔不绝,如江河流涌。
  新郎新娘要拜天地了。新郎老嘎达,按规矩来到门口搭上弓箭射出一支箭,然后在落箭之处按放下拜天桌案。在主婚人引导下,一对新人在此向四方天祭拜。
  祝颂人唱:
  哲!奥莫·赛音
  上有日月照亮,
  下有大地护佑,
  向圣洁的父天叩拜,向慈怀的母土叩拜,
  二人喜结福缘,如山河永固,如日月辉煌!
  ……
  回到房间,向父母大人跪拜,祝颂人高声唱颂。然后一对亲人并肩坐一起,由专人将二人的头发合着一起梳结,象征这一对新人便成“结发夫妻”。然后是新娘拜火神、拜佛像、认男方亲属,之后便酒宴开始了。送亲的“诺彦”(尊贵)亲家们按辈分顺序入座,男方向这座主席呈上中心礼,向亲家母和管家四嫂子敬酒。新娘的父母亲手把女儿交给新郎的父母,并给二位亲家敬酒点烟。
  酒歌响起,人们开始觥筹交错,轻松喜悦地喝起来,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