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飞》
 | 朱燕  2015年08月03日10:00


作者:朱燕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7月

书号:978-7-5063-8121-5

定价:39元
  作者简介:
  朱燕
  作家、知名出版人、随心旅行者。
  “花花文化”创始人。原作家出版社编辑。
  14岁开始发表作品,部分小说被改编影视作品。代表作《总有些鸟儿你关不住》,中篇小说《找个理由嫁出去》《好女难嫁》等。
  2014年9月辞职创建“花花文化工作室”。立志打造中国最好看的爱情小说“两个人的情爱小说”书系及旅行随笔“一个人去旅行”书系。
  2014年独自一人开车穿越西藏27天。2013年独自开车穿越云南28天。
  即将推出的作品有“两个人的情爱小说”书系《情》《飞》(长篇小说)。“一个人去旅行”书系《开车带狗去云南28天》《开车带狗去西藏27天》(旅行随笔)。
  所编图书曾获“茅盾文学奖”提名,并多次荣获“鲁迅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奖”“百花文学奖”“全国优秀畅销书奖”等奖项。个人曾多次荣获“全国优秀编辑奖”。
  与王海鸰、刘索拉、洪晃、蔡骏、韩少功、张悦然、贾平凹等作家均有合作。
  内容介绍:
  《飞》一个并不纯情的四季故事,一曲纯到极致的夜歌。天使之爱,越界之爱,咫尺之恨,天地遥念。
  《飞》小说讲述的孙波是一个我行我素到了极点的女孩,什么事情到了极点也就物极必反,所以孙波又是一个很矛盾的女孩。
  小浪是个和孙波同龄的、像湖水一样柔顺、像花一样漂亮的女孩。她对孙波由仰慕逐渐转化为爱慕,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痴迷地爱上了她。
  研究生是一个高大英俊的男孩,他这一生最庆幸和最不幸的,就是爱上了孙波和小浪。
  画家是有妻儿的男人,也是一个深爱着孙波的男人。
  故事围绕着这四个年轻人展开,沉陷、纠结、深陷其中又无力自拔——爱情永远是一个伤害人的东西。
  《飞》片段精彩选摘:
  有人说:一个人的一生其实只有两天,一天用来出生,一天用来死亡!
  “你不可以死去,你知道吗?”孙波亲着我的鼻子。
  “你不可以死去。”孙波亲着我的嘴。
  “你不可以死去。”孙波亲着我的脸。
  “你不可以死去,你绝对不可以死去。”孙波亲着我的心,“你不能死……”
  那是天使的嘴唇,她每经过的地方都会让人沉醉,那是爱浴的希望,我生命的起点和终点。
  …………
  编辑推荐:
  《飞》网友留言选摘:
  1.第一次有让我流泪的小说,会联想起自己的很多过往。
  2.无意中遇到的好小说,直到现在很多词句还在脑海中……有波才有浪,你一直爱着的只是那个人,甚至没有去发现她也是个女孩。
  3.非主流的述事方式,非常细腻的内心情感描写。当然,还有一个好噱头的主题,以及一个相当吸引人的书名。
  4.这是一本让你看的时候会哭,看过之后想起来还会心痛的小说。虽然描写的是少女的同性之爱,但看过的人也许都会更加理解这份情感。比起现在社会上、电视中的各种叫嚣爱情誓言,书中的爱情让人更加为之动容。至少我为此小说哭过,为书中之人痛过!
  5.喜欢那种缓缓的讲述,喜欢那种平行式的诉说,给我纯粹的感觉。
  6.特别喜欢这句话,也被书中这句话震憾:“我只是爱一个人,她却刚好是个女人而已。”
  7.一本会收藏一辈子的书……
  《飞》书评节选:
  谁在江湖中制造传说
  顺子/文
  作家像一位茶艺表演者,烫上开水和好茶,全用第一人称的叙述向你娓娓道来一首让人哀婉的夜歌。
  这部小说并非直接进入性的“生活”和畸形的缠绵中,而是很客观地体现对立的双方所依存的一份情感。书中,女主人公孙波和小浪自童年以来延长的感 情脉络对小浪来讲似乎都是自然发展的,从发生、存在继而延长都具有不可抗拒的定力,她对孙波的迷恋到痴迷好像都是正常的。她爱孙波,爱她的潇洒、勇敢和执 定,最后就是:希望同她永远在一起。所以她不允许孙波对她的轻慢和背叛,但这近乎绝望的游戏,虚无的追逐中,小浪累了,或者是再不能忍受对孙波等待的焦灼 和无望的牵挂,最终以极端的方式结束生命。
  在孙波一方,她那大大咧咧的性格,除了不停歇地关心小浪外,表面似乎没什么特别。她既能同小浪情同手足,常接受小浪的温柔依存,又不可避免地跟 异性谈恋爱、疯玩甚至怀孕结婚。她在这些角色中难以明确分辨,跟小浪对她产生的不可置疑的爱恋是不同的。她只知道她最在意的朋友是小浪,要小浪快乐、幸 福,这对她是一份责任,她没有想到更多或回避关于两人的问题。这种周旋在小浪去世后情形大变。
  小浪因为对孙波的绝望自杀后,孙波就完全变了。她仿佛失魂丧魄一般,再难自持。她才发现,原来她心底真正在意的是小浪,小浪是她的魂魄依存,心骨居所,没有了小浪,生活一下失去意义。
  小说的后三分之一大抵是体现孙波的流浪彷徨。小浪离去后的城市,她的心再无法在此处安定了。她通过漫游、运动、酒精的填充以及身体的消耗回避对小浪的记忆,可这一切都是徒劳的,最终她倒在逝去的情感对她的牵绊中,无以复加。
  宛如我对电影《断背山》细腻的人间真情感动一样,小浪和孙波的少女真纯之爱同样打动了我——爱,是没有界限的,它给了我们活着的快乐、生存的勇气和精神寄托,它本无任何外物限定,游动人间,是人生的美好和真实。
  目录:
  上 部 这个世界中,还有一个正常人,就是奇迹!
  第一章 孙波.......... 3
  第二章 小浪.......... 9
  第三章 朱敏........ 23
  第四章 孙波........ 34
  第五章 小浪........ 55
  第六章 孙波........ 71
  第七章 画家........ 95
  第八章 研究生..... 113
  第九章 小浪....... 134
  第十章 孙波....... 149
  下 部 无论你是什么人,你都生活在一个无形的圈中,这个圈包围着你,直到窒息。
  第一章 孙波....... 173
  第二章 作家....... 180
  第三章 朱敏....... 193
  第四章 画家....... 198
  第五章 孙波....... 211
  第六章 画家....... 226
  第七章 作家....... 239
  第八章 孙波....... 249
  第九章 画家....... 270
  第十章  作家283
  旧版后记:我信佛,但我吃肉。
  精彩内容开篇5000字:
  第一章   孙波
  我是一个我行我素的人。
  我有父亲、母亲和五个姐姐。
  很多人都很羡慕我,羡慕我的家,羡慕我有五个姐姐。
  我从小就被一群女人宠着,所以我对女人有一种特殊的柔情,她们既是我的姐妹、父亲、母亲,也是我的情人。我所说的“我的父亲、母亲和情人”单指我的母亲和五个姐姐,不包括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看到我的第一眼是绝望的。此后他离开了家,去了一个边远的农场。
  随后我的母亲也很绝望,因为父亲的冷漠和绝望。再以后,是我的姐姐们,她们也很绝望。
  那一天是那一年的最后一天,因为我的出生,使我所有的亲人都很绝望。
  但尽管如此,她们都很宠爱我。
  在我出生以前,我的家庭是由一个男人、一个女人和五个女孩组成。五个女孩的意思是指这个家庭里没有男孩,五个女孩也同时意味着这个家庭里的男人和女人非常想要一个男孩。
  母亲说:“你父亲一走,我更绝望。那天晚上,我抱着刚出生的你和你另外的五个姐姐蜷缩在唯一能给你们温暖的床上看着那口越来越干净的锅。因为我没有工作,你父亲一走就是七年。”
  母亲说,“你长大后一定要争气,不要再让人瞧不起你妈了。”
  姐姐们也说,“你要争气,你要争气……”
  母亲说的时候眉头紧锁,对未来的不明。姐姐们说的时候一脸忧郁,有的眼角还挂着泪。她们说完都看着我,等着我回答。我左顾右盼,想找些伤心的理由。我伸伸舌头,舔舔嘴唇,“呵呵”,最后我还是忍不住笑了。
  得承认,我天生就有一股混蛋的东西在身体里。
  因为没有生下一个儿子,母亲总是觉得对不起父亲。
  大姐说因为没能生下一个儿子,父亲及他的家人一直对母亲不好,出言不逊,随意说骂。大姐说母亲一直都忍着,她从没有看到过像母亲那样温顺的女人。
  二姐说,她恨父亲,她永远都不会原谅他。
  二姐还说母亲生我的时候,大姐在家照顾妹妹们,是十岁的她陪着母亲去医院的。产房外,她听见母亲在产房里痛苦地喊叫,她不知所措,惶恐不安,她 盼着父亲快来。可直到凌晨四点,父亲才带着一身的疲惫和醉意来到产房。他很得意,所有看过母亲肚子的同事们都说这回肯定是个儿子。可是凌晨六点,当接生护 士告诉父亲是个女儿时,父亲不相信地同护士大吵了一架后便离开了产房。临走前,甚至看都没有看我一眼。二姐说最后一句时,故意加重了语气。的确,我听完后 也有些恨父亲。
  父亲说,每个人出生时命运就注定了。
  我不太相信“命运”这个东西,我永远不想被束缚。
  在童年的记忆里,我一直受母亲和姐姐的影响对父亲有一种“恨之入骨”的仇恨,那仇恨也同时缘于母亲的艰辛和困苦。
  比如:每月固定的一天里,大约是十五日,母亲会怀着急切而又兴奋的心情等待着一张邮局汇款单,然后拿着印章牵着我的手去了邮局。她总是在邮局里 面将那二十五元钱仔细地数几遍后,揣进兜里放好。但是出了邮局,母亲初拿到钱的喜悦就没了,这时,她就会说:“五十六元工资,只寄来二十五元,那剩下的钱 他一个人怎么花得了?”随后,母亲就会唠叨父亲一定将钱给了大姑、小姑或自己打牌喝酒了。
  那一段日子,母亲用二十五元钱艰难地养着她自己和六个孩子,她常常带着我的五个姐姐到附近农村的菜地里,去捡别人摘剩下的菜叶,洗干净后用盐水泡泡就成了我们下饭的菜了。难而也就是那样的生活经历给了她超人的坚强和毅力,创造出她后来的奇迹。
  第一次见到父亲,我七岁。
  我对父亲的记忆一直是模糊不清的,只是在一次偷看父亲和母亲的结婚照时才清清楚楚地印下了父亲的模样。那张结婚照上的父亲外穿一件黑色呢子大 衣,里面穿着西装,系着领带,一副趾高气扬和宠坏了的模样。父亲是很漂亮的,他有一双大而亮的眼睛,浓浓的眉毛,高鼻宽额。照片上的母亲也穿着一件黑色呢 子大衣,不过是那种后来很流行的双排扣式样的大衣。母亲小巧玲珑地依偎在父亲的旁边,她有一双单而细长的眼睛,那是我非常喜欢的丹凤眼。高而小巧的鼻子, 一副古典美人的形象。只可惜我和我的姐姐们没有一个人长得像母亲,我和我的姐姐们都有着和父亲一样的大眼睛、高鼻、宽额。
  那时,在我的潜意识里是非常不喜欢父亲和他的长相的。
  父亲回到家的那一年,大姐二十岁,考上了一所名牌医科大学。这件事让父亲非常兴奋,也激发了他作为一个父亲的欲望。他想自己还是很不错的,女儿 考上了大学,并且还是名牌医科大学。父亲想着暗自下着决心,他要将女儿都培养上大学。他开始将目光投向了二姐,他准备培养二姐上大学,并且他已替她挑好了 专业──中文。
  父亲自己本身就是学文的,所以盼望也希望女儿们能有一个接他的班。可是父亲不知道二姐一点也不喜欢他,又怎么会去喜欢他的文学呢?
  二姐极端地捍卫母亲和追随着母亲,她深恶痛绝父亲在七年的时间里近乎失踪的失去。她已经长大了,她已经习惯了没有父亲的生活。她在匆匆地念完高中后,毫不犹豫地放弃了上大学的梦想和母亲承包下了一家副食店,做了她们同龄人中第一个“食螃蟹”的人。
  二姐的行为让父亲很痛心,他和母亲大吵了一架。他认为上大学比挣钱更重要,他怪母亲没有教育好他的几个女儿,他责怪母亲唆使女儿们不喜欢他,他认为知识才能给人带来尊严,他要让我们将来以他为自豪。他给我们看他写的小说和书。
  然而,当时只有母亲才明白,家里最需要的是什么。父亲虽然人回来了,但他每月给母亲的钱仍然只有二十五元钱。母亲知道家里现在最需要的是钱。我 们读书需要钱,穿衣需要钱,吃饭需要钱,还有将来我们成家也需要钱。看来这些我们的父亲是不能给我们的了,那么就只有她了。母亲当时想她再也不能看着我们 一个个穿着她改过的旧衣,吃着几乎是用盐泡的菜;她再也不想看着我们单而弱的身体,因营养不良而苍白的脸。她知道别人在同情她的另一面是鄙视。谁都知道她 是因为没能生下一个儿子而被丈夫“遗弃”的;谁都知道她是因为没有生下一个儿子才会落得如此下场。她不能再让人像瞧不起她那样看不起她的女儿们了,她看够 了白眼。她知道这所有的一切要改变只能靠钱。所以当政府号召自己谋生、谋业时,母亲硬着头皮承包下了一家副食店。
  父亲在对二姐失望的同时,将目光投向了三姐,但当他看到三姐将他送给她的一台新收音机,通过拆了装、装了又拆几遍后竟然能帮别人修收音机的时候,他惊讶地发现了三女儿对电子那强烈的爱好,他便放弃了对她的要求。
  让她去吧,如果她能在电子方面干出点成绩也是很不错的。父亲说。
  对于四姐,父亲也观察了一阵子。四姐是那种性格孤僻、沉默的人,她从小就长得瘦小,母亲说她生下时还不到四斤,她能活下来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 了。四姐非常喜欢养小动物,家里的阳台上常常有她养的几只鸡和鸭,鸡鸭的屎臭味终于使父亲有些厌烦了,他认为四姐天生的就是一副苦命相。“这孩子长大了肯 定是呆在农村的料了……”父亲当时很随意说的话没想到后来真的应验了。
  父亲起先是有意无意地问五姐需要他送她点什么?比如书。五姐长得清秀、妩媚,她的身上可以同时看到父亲和母亲的影子,她常常是在大人们说话的时 候像小鸟一样偎在旁边耐心地听着,一副讨好、乖乖的样子,这让父亲很有点喜欢她。父亲问五姐想要点什么时?五姐感动而激动地拉着她一直想拉而没有拉着的父 亲的手一家一家地逛着书店。父亲当时在他十岁的五女儿面前显示出他特有的耐心,他的五女儿爱逛书店,父亲很开心,终于有个女儿喜欢看书了。可是父亲开心了 一阵后发现五姐挑着竟是什么国画、素描之类的书后,大失所望,猛然意识到这也不是他想要的女儿。看来这孩子喜欢的是画画,并不是我的文学。只是可惜,我这 么多的女儿竟然没有一个喜爱我的文学,没有一个能像我希望的那样成为一名作家。父亲哀声叹气的,最后他看着我。
  对于我,父亲一直是讨厌而反感的。“这一定不是我的孩子,你们肯定是弄错了。”这是我出生时父亲对我所说的第一句话。
  母亲还是在怀我的时候,就表现出与她怀其他五个女儿不同的反应,这让父亲和他的家人们对母亲体现出那少有的耐心和细心。这回肯定是个儿子。所有 看了母亲肚子的人都这么说,父亲也怀着不是一般的喜悦等待着我的到来。可最后我还是跑快了一步,当医生告诉父亲我是个女儿时,父亲当时就呆楞着、傻傻地、 恍恍惚惚地说:“这不是我的孩子,你们肯定弄错了……怎么会是个女儿呢?怎么就不是个儿子?这肯定不是我的孩子,你们肯定弄错了。”父亲和接生的医生、护 士大吵了一架,然后收拾行李带着他最后的绝望离开了这个他并不怎么眷恋的家。所以此刻面对着野小子似的我,他实在不相信我会爱上他的文学?他对我“哼”了 一声,体现着他对我那特有地轻蔑和看不上眼。
  第二章  小 浪
  我一直相信生命的轮回,相信宿命,相信缘由,相信一切的归根结底,就像我一直相信孙波一样。
  对于孙波,我一直都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这种感觉到底是什么或是怎么来的?我自己也说不清楚,反正对她我从一种特有的崇拜到一种摆脱不了、无法控 制的倾慕。我想我爱她,没有人能改变我这个念头,尽管孙波也曾经不止一次地指责我这个傻念头,但她仍然没能改变我对她一次比一次更深的爱意。
  爱你,孙波,永远。
       爱我吧,爱人……
  “随你吧!”孙波看着我有些虚弱而不知所措:“听着,小浪。天空只包容它能够容下的事物,所以你会看到白云、小鸟……你绝对想象不出一只鸡或鸭 与蓝天辉映;就像水永远也不可能与火产生共鸣、两个同性的物体放在一起只会相斥一样,事物之所以循环是不希望人们违背它的意愿……我想总有一天你会明白过 来的。”
  无论孙波说什么,我是永远也不想去弄明白它的。
  还是在上小学时,我就知道孙波这个人,我们同年级但不同班。我常常可以看到她趾高气扬地站在男孩子中间指挥着他们干这干那。她在我心目中就是位 统帅,一位指挥着千军万马的统帅。她气宇不凡,她我行我素,她桀骜不驯,这些都不是一般地吸引着我,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她越来越痴迷。
  小鸟喜欢蓝天,树木喜欢春天;红花一定得有绿叶,水一定会流向大海;人有生有死,万物才会轮回。
  我一直是孙波忠实的朋友和听众,我喜欢她高挑的个子,漂亮的脸蛋。当她后来在舞台上学着走猫步时,我嫉妒那些台下为她唏嘘和发狂的男子,我讨厌 他们送给她的鲜花、哨声和掌声。我希望那所有的一切都是我给她的。她疯起来像个野小子,狂起来无拘无束,她安静时那么的温柔,她忧郁时让我心痛。有一阵子 她很郁闷,她对我说:“小浪,我好烦,我讨厌现在的生活和我自己,我想离开这里,可我又摆脱不了。你知道我的小浪。”她依在我怀里像个孩子。
  那是她父亲死后的一个月,她突然对我说。
  孙波的父亲原是当地一个小有名气的作家,他是在被人剽窃了作品而无处伸冤的情况下,从一座二十八层高的大厦上跳了下去,结束了他灰暗而惨淡的一 生。在以后的一段日子里,孙波沉静的让人捉摸不透。她一整天一整天地呆在她的小屋内,面对着她父亲的遗像,她喃喃自语,她说着疯话。她说她父亲在他临死前 的头一天将他的头脑和灵气都传给了她,她说她是她父亲生命和事业的延续。她说话的语气和做事的动作简直和她父亲生前一模一样,她甚至学着她父亲的样子抽 烟。她的举动让她的家人感到害怕和恐惧,特别是她的母亲朱敏,她不明白她最疼爱的女儿怎么会变成这样?她的姐姐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她们天真地以为, 孙波可能是被读书压昏了头。当时孙波正在她的母亲和姐姐们地逼迫下啃着大学书本。她的姐姐们对她说:“我们不需要你赚钱,你好好地念书,只有多念书才能改 掉你身上的邪气。”
  的确,那时孙波的身上充满了邪念,她在连滚带爬地读完高中后,一把火烧了她全部的课本,那天她躺在我的床上摊开四肢说:“小浪,从此我再也不读书了。我——要云游世界!”突然她又坐起来环抱着我,“哎,小浪,咱们出家怎样?做尼姑,哈哈,一定会把主持气死!”
  我当时傻得只知道点头,只要能和孙波在一起,我不在乎是出家还是在家里。只要能看着她,只要她能这样抱着我,听她说话,无论疯话还是傻话……
  前言、序、后记
  序:
  永远不要去束缚一颗想飞的心
  朱燕/文
  依稀记得,多年前的那个冬天。我们带着各自的洗漱用品、毛巾以及干净的内衣内裤,在我们那个城市的江边,跳上了一辆运输货物的火车,“叮叮咣咣”地向那家钢铁公司的厂区而去。
  我们是去厂区洗澡的。
  不过十几公里的路程,火车缓慢地开了一个多小时。阳光很好,远处工厂的硝烟弥慢。我们享受着青春期的无知和躁动。
  我们从没有机会相互裸露。在工厂的澡堂里,温柔的洗澡水从头顶泻下,毛巾搓试着皮肤上的泥尘,我们享受着水的快乐。
  那一年,我们不过十三四岁。
  这部长篇小说创作于1996年的夏天,那时我还在武汉,在父母为我营造的家里。温馨而美好。有可以看到月亮的屋子,有伴随着我一起长大的姐姐们,有可以随意谈笑的朋友。
  2006年,这部小说以《总有些鸟儿你关不住》为名出版了,当时用的笔名朱飞燕。
  2014年的春天,我用20天时间一口气创作完了另一部长篇小说《情》的初稿后。一个朋友鼓励我说,你应该出版她。
  再修改《情》的同时,我重新走进《总有些鸟儿你关不住》,再次看着两个无知的少女带着浪漫的情怀,懵懵懂懂,跌跌撞撞……突然明白——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努力,或许该是“飞”的时候了。
  于是我把这部重新修订过的小说起名《飞》。
  我是朱燕。
  这是我的作品。
  关于两个女孩的成长故事。
  关于两个女孩的唯美情怀。
  2015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