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无新变 不能代雄
中国社会主义文学进入新时代,现实主义仍然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和不息的创造力的“主潮”。
2022-09-19
-
在“世界”中的中国科幻小说
01 科幻文学与世界建构 在《三体》发表的几个月前,刘慈欣发表了中篇小说“山”。
-
古代文论话语的现代转化与创新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十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极不平凡的十年,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2022-09-14
-
新时代军旅文学的新收获与新气象
一 近日,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揭晓,军队共有6部作品获奖,分别是:中篇小说《荒野步枪手》(王凯),短篇小说《在阿吾斯奇》(董夏青青),报告文学《红船启航》(丁晓平)、《张富清传》(钟法权)、《中国北斗》(龚盛辉),诗歌《岁月青铜》(刘笑伟)。
2022-09-12
-
新世纪以来的“代际之分”与“代际之争”
将“代”的概念引入对文学创作的考察是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常见方法之一。
2022-09-12
-
夯实文化自信之基 提振民族复兴精气神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2022-09-07
-
江苏:讲好时代故事 勇攀文学高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视察江苏并作出重要指示。
2022-09-07
-
“西部文学”话题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引 子 唐代文人高适、岑参等因负羽从军、秉笔参政等原因而与浩茫西北结下了文学缘分,“边塞诗派”因之而起,唐人即赞之“语奇体峻,意亦造奇”(殷璠评岑参)。
关键词:  西部文学2022-09-05
-
新时代十年文艺理论与批评的“时代之变”
新时代文学迄今为止已近十年,新时代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在精准地反映该时期的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真实、立体、全面地构建中国形象的同时,还通过历史回顾、现实关怀和未来构想,建构既属于中国本土也具有世界影响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关键词:  文艺理论2022-09-02
-
2020-2021年的上海文学:面向现实,书写时代
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爆发,随之笼罩全球。
-
从讲故事的人到讲故事的机器——论互联网时代音频小说的发展
世界各国小说都起源于民间故事或传说,起初它们以口头的形式代代相传,直至文字、纸张产生,小说才逐渐发展成为稳定而独立的文学门类。
2022-08-31
-
新时代江苏故事的倾情抒写
作为中国当代报告文学版图和“文学苏军”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报告文学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涌现出不少名家大家。
2022-08-31
-
彭超:共同体视野下的当代羌族诗歌创作
当代羌族诗人有何健、羊子、雷子、梦非、王明军、羌人六和曾小平等,他们的创作虽然起步晚,却显示出鲜明的写作特点,即从日常诗意美学到文化族谱和生命谱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野,呈现出突出的家、族、国同构的命运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  羌族诗歌2022-08-29
-
标点:让文字表达更传神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2011)》自2012年6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至今已十年时间。
2022-08-21
-
它们在时光的田野中摇曳生辉
红色经典 资料图片 党的十八大以来,诞生了多部描绘新时代发展成就的现实主义力作。
关键词:  红色经典2022-08-20
-
聚焦“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复杂、交融与世界视野
“粤港澳大湾区”这一概念经历了从学术界提出到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过程,各种实践包括文化实践便由此提上了日程。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2022-08-19
-
诗意的张扬与理性的建构
盘点近5年的军旅文学概况,笔者发现,除小说、报告文学成就斐然,诗歌及理论批评领域也取得了一些颇为可观的创作成绩。
关键词:  军旅文学2022-08-11
-
2021年度湖南文学发展报告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湖南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新时代文学的方向与道路,坚定文化自信,讴歌伟大建党精神,以精品力作为湖南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贡献文学力量。
关键词:  湖南文学2022-08-10
-
以文学的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为中华民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藏族文学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西藏文学2022-08-08
-
边地诗歌的美学思考与情感观照
从一锅蒙古奶茶的香飘飘中/你就闻到了北疆的美/野草香香,马背温暖/哈达圣洁,篝火熊烈/奶酪和哈密瓜的甘甜/手扒肉和烤全羊的清香/还有那童年、乡愁和额吉的味道/这就是北疆…… 边地,汉语词汇,意即靠近国界或地区边界线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