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片冰心,寄至何方
雪域高原哺养了这样一群人,他们对每一方山水充满景仰,他们遇远客不吝把酒交欢,他们不惜将青春的热血浸染在这片热土上。
2024-08-06
-
文艺莞军
文学艺术,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08-06
-
《朔方》2024年第7期|张鹏飞:第三道长虹
编者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本刊特委托宁夏报告文学学会组织了一期庆祝性质的纪实文学特辑。
2024-08-06
-
最长的一周
一 “天狼集训营”成立之初,训练部门向基层广发“英雄帖”,引来无数“武林高手”跃跃欲试。
2024-08-05
-
《上海文学》2024年第7期|陈村:躺着读书
二○○一年,《三联生活周刊》上有过一篇有意思的文章。
2024-08-02
-
扎根笔记|苏沧桑:向生活要质感
【栏目语】 2024年,《作家通讯》全新改版,推出新栏目“扎根笔记”,邀请在基层一线工作、驻点、深入生活的作家、文学工作者分享他们对于广袤大地和人民生活的观察与体悟,展现新时代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向人民学习”的精神风貌。
2024-08-01
-
大渡口“三义”
友人之邀,重庆小聚,恰逢周末,山城沸腾,楼江相映,一派繁华景象。
2024-07-31
-
《人民文学》2024年第7期|景凤鸣:丰收引(节选)
景凤鸣,现居长春。
2024-07-30
-
《朔方》2024年第7期|钟兆云:在故乡谛视项背
编者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本刊特委托宁夏报告文学学会组织了一期庆祝性质的纪实文学特辑。
2024-07-29
-
背篓里的大山情
55岁的邢海明,是国网灵寿县供电公司南营服务站一名电网员工。
2024-07-29
-
出恩施记
前几年,西成高铁(西安至成都)开通的时候,由于此路是李白《蜀道难》的主角,意义重大,有关部门曾邀请我试坐高铁,并写了一篇纪实散文《蜀道闪》。
2024-07-26
-
《朔方》2024年第7期|李春雷:抗战二题
编者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本刊特委托宁夏报告文学学会组织了一期庆祝性质的纪实文学特辑。
2024-07-25
-
新声
时代新声吹进桂黔交界大山深处的乌英苗寨,唤醒了妇女们沉睡的读书梦。
2024-07-24
-
破译蛋壳黑陶觚密码
一 那天傍晚,入秋后的靖安,天空一半阴着,一半晴着。
2024-07-22
-
《山西文学》2024年第7期 | 李高山:难忘的羊鼻子梁
李高山,1957年生,山西神池人,曾经在中共五寨县委、静乐县委、忻州地委、朔州市委、省委政策研究室、省委党校、省委宣传部等单位工作,现退休。
2024-07-22
-
胭脂河上
橹桨轻摇,小舟缓移。
2024-07-19
-
AI曙光
7月4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向全球发布了《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这是在AI的第三次浪潮中,对未来的预言。
2024-07-18
-
“核桃教授”下乡来
王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新疆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
2024-07-18
-
《朔方》2024年第7期|贾平凹:地道风物
编者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本刊特委托宁夏报告文学学会组织了一期庆祝性质的纪实文学特辑。
2024-07-17
-
无声的绽放
一 早春的杭州,多雨。
2024-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