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丹青画卷里感受秋色斑斓
明文俶《秋花蛱蝶图》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2025-10-23
-
“拙”中有“巧”
傅山作品局部 在中国书法传统中,“巧”与“拙”作为一对核心审美意趣,始终贯穿于艺术实践与理论思考的深处。
2025-10-19
-
金石入画气如虹
梅花仕女图 任伯年 所谓金石、金石学,其实皆为时间的造物。
2025-10-19
-
数智时代中国画创新的炫技与笔墨之争
一 数智时代中国画创新面临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正确处理“炫技”与“笔墨”的辩证关系。
2025-10-10
-
科技赋能,为传统用纸谋未来
“传统书画用纸不仅关乎技艺存续,更关乎民族文化的身份认同”“生产者与使用者应该携手合作,优化纸张工艺”……近日于中国美术学院举办的“科技赋能中国传统书画纸——中国传统书画专用纸工艺提升关键技术研发”学术论坛上,博物馆文物保护、文物修复、纸张科技分析、纸张科学研究、艺术创作等领域的资深专家难得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传统书画用纸的传承与创新,如何借力科技赋能为书画用纸也为中国文化艺术谋一个更长远的未来。
2025-10-09
-
同声相应 各抒己怀
待细把江山图画(中国画) 傅抱石 梅园新村(中国画) 钱松嵒 新金陵画派崛起于20世纪60年代,是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极具影响力的绘画流派。
2025-09-28
-
丰子恺:用纯真之笔绘真善美
胜利之夜(中国画) 丰子恺作 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中国画) 丰子恺作 折得荷花浑忘却 空将荷叶盖头归(中国画) 丰子恺作 丰子恺是20世纪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大家,在绘画和文学等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2025-09-25
-
抗战主题美术创作何以代代接力
到前线去(版画 1932年) 胡一川 作 中国美术馆藏 地道战(油画 1951年) 罗工柳 作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太行铁壁(中国画 1984年) 王迎春、杨力舟 作 中国美术馆藏 以“人民必胜”为主题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美术作品展”近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展以来,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25-09-10
-
抗战木刻:以图证史 鼓舞士气
在版画、木刻等词汇尚未普及之前,中国已有对应的古称叫“雕版”。
2025-08-29
-
战火淬炼的艺术
中国美术馆在建馆60周年之际,入藏了两件尘封大半个世纪的重要中国画作品:张安治1940年创作的《避难群》和刘元1944年创作的《流亡图》。
2025-08-25
-
东西文明交汇之地的艺术奇观
克孜尔尕哈石窟飞天 丝绸之路沿线,除敦煌外,新疆是我国另一个留存有丰富古代绘画遗迹的地区。
2025-08-20
-
烽火铁笔 妙墨丹心——舒同抗战翰墨创作
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主要创立者舒同是20世纪中国书法史上的大书法家,同时也是一名具有传奇色彩的革命军人。
2025-08-15
-
作家金宇澄首部画册《不响》出版,六十年个人视觉档案
2025年上海书展期间,作家金宇澄首部个人画册《不响》将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2025-08-11
-
《墨韵新生》:短剧让传统文化找到新的落点
书画修复,是一项颇受年轻网友关注的工作,在社交媒体上,有些书画修复师所展示的工作与生活细节吸引了不少人关注,在古画修复爱好者看来,这已经不仅是一项工作,而是融合了诸多神秘、浪漫与理想主义色彩的事业。
2025-07-25
-
共谱和美边疆的民族之歌
春到西藏(油画) 纵情之马(油画) 赵培智作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
2025-07-17
-
连环画中的抗战烽火
《胜利与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连环画典藏》,沈尧伊、赵奇等绘,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河北美术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2025年6月 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5家专业美术出版社倾力打造的《胜利与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连环画典藏》面世。
2025-07-14
-
追光的决心:印象派女画家莫里索的艺术之路
莫里索《摇篮》 贝尔特·莫里索(1841—1895)是法国印象派核心创始成员,也是19世纪最伟大的女画家之一。
2025-06-19
-
从墨戏传统到数智新境
中国古典水墨画的“戏笔”,源于文人画的“墨戏”传统——一种以笔墨为游戏、在即兴中追求神韵的创作风格。
2025-06-16
-
《云南行》:吴冠中的速写精神与艺术回响
吴冠中(1919—2010年)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艺术家,也是中国现代艺术发展进程中中西融合的杰出代表者。
2025-06-09
-
梵高笔下的鸢尾花:困境中的艺术绽放
鸢尾花为草本植物,5月开花,法国人将其视为国花,认定它为光明和自由的象征。
2025-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