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档期鏖战:电影如何破解“生不逢时”难题
在今年电影市场中,“撤档”一词频频闯入大众视野,引发观众对于电影撤档这一现象的持续关注。
2024-10-18
-
《山花烂漫时》成收视爆款
作为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电视剧展播剧目,最近一部名为《山花烂漫时》的电视剧收视和口碑都“炸”了。
2024-10-16
-
《文学在闪耀》:一场涤荡心灵的文学之旅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文艺之声推出的广播节目《文学在闪耀》,以新中国成立至今的文学发展为线索,通过10位作家的10部小说,让听众深入感受文学的魅力,体悟文学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对人类未来的深邃展望,实现了思想性、艺术性的有机统一。
2024-10-16
-
英模题材艺术形象:如何让观众赞叹、信服进而景仰
当前,我国文艺领域,长中短视频形态各有所长,电影院、电视、电脑、手机以及横屏和竖屏等不同媒介各显其能,竞相争夺审美需求正变得越来越高、越来越多样的观众群体。
2024-10-16
-
悬疑的“钩子”下准了,戏才好看
张艺谋监制、吕行导演的《雪迷宫》,占尽了刑侦、悬疑、缉毒等“好看”的元素,虽然没能让喜欢强情节、快节奏的观众过瘾,却让愿意琢磨罪案背后人与情,关注人物命运和人性较量的观众产生了沉浸感。
2024-10-15
-
从《默杀》到《浴火之路》:“复仇爽剧”的报应主义与法治理念的冲突
在电影《浴火之路》中,刘烨饰演赵子山 英国电影导演安东尼·明格拉曾说:“电影不但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社会现象。
2024-10-14
-
《大海道》:极限体验下的丝路回响
尹昉与娃尔在电视剧《大海道》中分别扮演林浩与哈里克 当前以“摩托”“赛车”等极限体验为题材的国产影视作品不在少数。
2024-10-14
-
电视剧《孤舟》里的苏州文化元素
图为苏州观前街“美食大观园”。
2024-10-14
-
星光熠熠耀金陵 忆昔抚今展情怀
由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南京广电集团承办的2024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周10月12日在南京开幕。
2024-10-13
-
AI+影视,打造视听新体验
近期,AI(人工智能)技术频频在国内影视制作领域亮相。
2024-10-11
-
《里斯本丸沉没》:真实还原一段沉默的历史
1942年9月,载有1816名英军战俘的“里斯本丸”号从香港前往日本,途经中国浙江舟山东极岛海域时,因未悬挂运送战俘的标志,被美军鱼雷击中。
2024-10-11
-
描绘藏族人民美好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75周年国庆之际,电视剧《日光之城》在央视和芒果TV热播,将享受假期的人们的视线与足迹引向雪域高原的西藏,引入日光之城里藏族人家火热的生活。
2024-10-11
-
何为喜剧片的底层逻辑
2024年国庆档10部新片扎堆上映,宁浩+葛优的导与演组合、“我和我的”系列中张北京角色IP加持的电影《爆款好人》,几乎被淹没在一众新片中,开画首日排片率不足5%。
2024-10-11
-
讲好故事,电影与文学殊途同归
9月27日,2024·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评论周论坛四“电影的文学精神论坛”在京举行,活动设有开幕式和三个单元的圆桌会议,与会专家围绕影视文学改编、电影文学性、电影诗性等议题进行讨论。
2024-10-11
-
广州影博会:共话“新时代文学与中国电影融合发展”
原标题:广州影博会 | 文学电影双向奔赴,文学界电影界大咖共话“新时代文学与中国电影融合发展” 文学作品为电影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电影以更直接的镜头语言,对文学作品进行再创作。
2024-10-10
-
“秘境之眼”,看见了什么
日前,户外记录类节目《秘境之眼》特别篇——《珠峰秘境》引起观众积极反响,在生态保护界好评如潮。
2024-10-10
-
构筑祖国花朵的“防风林”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与未来都值得全社会关注和保护。
2024-10-10
-
实现史学精神与美学品格的跨越
革命历史题材创作,记载着先辈们的初心使命,传承着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彰显着信仰之美和崇高之美,焕发出跨时代的精神力量与艺术光辉。
2024-10-10
-
多元题材佳作满足观影“刚需”
10月8日,国家电影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国庆档(10月1日至7日)全国电影票房为21.04亿元,观影人次为5209万,国产影片票房为20.17亿元,占比95.87%。
2024-10-09
-
“大屏聚宝盆”开启内容价值建设新方向
9月24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司指导,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和芒果TV主办的微短剧《欢喜一家人》研讨会在京举行。
2024-10-09